第三十六條 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解讀:此條規定的是網絡侵權責任,主要針對的是因網絡而引起的對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榮譽權、專利權、商標權等的侵權行為。在此之前《最高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在網絡上侵犯著作權的侵權行為已有較為詳細的規定,此條基本源于該解釋中的規定。該解釋第五條對于“網絡服務提供者”加以了區分,如提供內容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如網站、提供網絡傳輸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如電信等網絡服務商,規定了提供內容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拒不提供實際侵權人的網絡注冊資料的也承擔侵權責任。而本條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承擔連帶侵權責任,較之前的規定更為寬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含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2018修訂)
2018-04-27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
2013-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條約》的決定
2007-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南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2-0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決定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4)
2013-12-11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
2013-02-2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山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免人員
2009-09-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8-07-15公共機構節能條例
200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