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解讀:規定了一般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為過錯責任原則,即只有行為人對侵權后果具有法定的過錯的時候才應承擔侵權責任,無過錯時只有在法定條件下才承擔適當的補償責任而沒有賠償的義務。這一原則《民法通則》以來我國立法對一般侵權所采取的規則原則是一致的,這里只不過是重申。
本條第二款規定了特殊侵權的情況下,采用過錯推定,這實際上并非實體法原理,而是程序法中的證據法則,即在損害事實發生后,基于某種客觀事實或條件而推定行為人具有過錯,從而減輕或者免除受害人對過錯的證明責任,并由被推定者負擔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規則。目前我國立法中采用過錯推定的,最為明確的就是《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六條建筑物等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另外我們注意到本條文采用了“行為人”的表述,這里我們通過本法的審議討論摘錄注意到的是,立法者的意圖為“行為人”既包括積極作為的行為人,也包括消極不作為的行為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07年修訂)
2007-05-09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3-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2000修正)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5)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9-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團組成的決定
1989-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決定
1988-07-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廣東省、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所屬經濟特區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的決議
1981-11-26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0-05-1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
2013-01-06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
2012-09-05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
2012-06-0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