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條 對法官處分或者處理錯誤的,應當及時予以糾正;造成名譽損害的,應當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賠償。對打擊報復的直接責任人員,應當依法追究其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于對法官處分或處理錯誤的應當及時改正和賠償損失的規定。
人民法院錯誤處分或者處理法官或對法官處理不當的現象可能會發生,為了使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能夠慎重處理涉及法官權益的問題,同時為補償法官因受到錯誤的處理而造成的損失,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錯誤處分或者處理法官后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對法官處分或者處理錯誤的,應當及時予以糾正。人民法院應當本著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一經發現由其作出的對法官的處分或者處理決定是錯誤的,必須盡快、及時地予以糾正,避免造成法官權益的更大損害。
2.造成名譽損害的,應當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這里所說的名譽損害,是指由于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對法官的錯誤處分或者處理,在一定范圍內敗壞了法官的名聲。對于造成法官名譽損害的,應當向法官賠禮道歉,并負責在造成法官名譽損害的范圍內恢復法官的名譽,并消除影響。
3.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賠償。由于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對法官的錯誤處分或者處理,從而給法官造成經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負責賠償。
4.對打擊報復的直接責任人員,應當依法追究其責任。這里所說的打擊報復,是指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利用手中的權力,以種種借口對一些在工作中有不同意見,或者堅持原則敢于提出批評意見,或者某些領導認為“不聽話”的法官所進行諸如降職、降級、調離崗位、經濟處罰、開除公職、捏造事實誣陷其經濟、生活作風上有問題等打擊報復。對打擊報復法官的直接責任人員,應當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對于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報復陷害,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條報復陷害罪的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1994-5-12修正)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81-12-1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就業政策公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0-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防止關停企業和停建緩建工程國家財產遭受損失的決議
1981-03-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的決定
1987-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84-05-1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7-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
2004-04-06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2017修正)
2017-11-17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
2017-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02-19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
2012-04-17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扶貧辦等部門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擴大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07國務院關于同意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的批復
2009-07-14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
2009-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