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同意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關于辦好暨南大學、華僑大學的報告》,現轉發給你們,請照此辦理。
關于辦好暨南大學、華僑大學的報告
為了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關于進一步辦好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的意見》文件的精神,我們就如何把暨南大學、華僑大學(以下簡稱兩校)辦成有特色的、在海外具有良好聲譽的大學的問題征求了各有關方面的意見。現報告如下:
一、兩校要面向海外和港澳地區,積極擴大學生來源。兩校招生的主要對象是華僑、港澳、臺灣和外籍華人青年。根據目前學生來源主要來自港澳地區的實際情況,要特別注意對港澳地區各種政治傾向、各種類型的學校多做工作,廣開渠道,積極爭取,擴大學生來源。國內學生的比例應逐步降低,應主要招收華僑、歸僑、港澳同胞的子女和臺灣省籍青年。對華僑和歸僑子女,在招生錄取時,應給予適當照顧;對低于當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錄取分數線的,可以擇優招入預科班,也可招收不包分配的收費生,為更多的華僑、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青年創造升學的機會。
二、兩校要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在海外具有吸引力,必須大膽進行改革。兩校應與國內其他大學有所不同,在專業設置上,要從適應港、澳、臺和國外就業的需要出發,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和改革。要改變過去完全與國內一樣的做法,可以采用一些國外和港澳地區的課程和教材。在辦學形式上,要靈活多樣,可以采取多種層次、多種規格、多種形式,也可以采取擴大預科,增設函授,實行多種學制,允許插班、轉系、試行兩科文憑(雙學位)等措施。兩校可以單獨制定學籍管理辦法,報我辦、教育部備案。在教學、文體及生活設施的建設標準上,應高于國內其他大學。管理上,要照顧海外學生的習慣和特點。總之,要盡量方便海外學生回來升學就讀。
兩校都應加強董事會的工作,發揮董事會的作用。要尊重董事的意見,爭取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友好人士和校友在財力、物力上對學校的支持。
三、擴大兩校的自主權,實行校長負責制(注解:一九八六年一月十八日國家教育委員會《關于你辦教育工作座談會情況報告的復函》中將“實行校長負責制”改為“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學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精神。除學校規模、總體規劃、經費總額和人員編制總數由我辦歸口管理外,其他方面盡可能地由學校自主解決。
(一)擴大學校的人事權
兩校校長由董事會提名,經我辦商所在省人民政府同意后任命;其余校級干部,由校長提名,商所在省人民政府同意后,報我辦任命;校以下干部(不含校)統由學校任命。教學人員的職稱,教授按教育部的有關規定審批,副教授以下均由學校學術委員會按照國家學銜制度審定,學校批準。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的調動,由學校確定,報所在省人民政府和我辦備案。
兩校可以決定聘請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擔任或者兼任學校的教學工作。
學校有權把超編和不稱職的人員列入編外,另行安排工作。
(二)(注解:有關擴大學校教學、科研業務權的問題,現按一九八六年一月十八日國家教育委員會《關于你辦教育工作座談會情況報告的復函》中的有關規定執行。)擴大學校教學、科研的業務權
兩校的院、系設置,機構設置,科研規劃等,由學校確定,報所在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我辦備案,醫學教育工作報衛生部備案。兩校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和教學改革、學校管理等,均由學校自行確定。
(三)擴大學校的對外活動權
兩校與海外學校進行人員互訪,開展學術交流活動,聘請海外學者、教授來校任職、兼課或講學,組織出國考察,選派留學生、進修生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引進先進的設備、圖書等要放寬政策,盡量簡化手續。能由學校自行確定或報所在省人民政府批準的,不必層層上報。需要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由我辦歸口辦理。
為了加強兩校與港澳地區的聯系,便利開展工作,兩校出入港澳地區的人員,由學校報所在省人民政府審批。兩校根據工作需要,可在香港設立董事會辦事機構。
(四)擴大學校的經費使用權
學校基金的收入和上級核定的預算包干經費,統由學校按照國家規定掌握使用。
四、對兩校要進行重點扶植,重點投資
十年浩劫,兩校元氣大傷。復辦后,雖然國家給予了照顧,但許多方面的條件都還不適應實際需要。為了使兩所華僑大學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國家在分配投資時請給予重點扶植,加速兩校的發展。
為使兩校的辦學條件能有較大的改善,今后兩校所需基本建設投資和事業經費以及需要進口的教學、科研設備,請國家計委和財政部給予適當安排。
學校的基本建設投資和事業費來源除由國家撥款外,還可以接受董事會、同學會和熱心華僑教育事業的僑胞、港澳同胞和友好人士的捐助;學校本身也要自力更生,發揮優勢,面向社會,廣開財源,增加收入。
五、對兩校工作的管理分工
兩校的發展規劃、人員編制等,由學校提出,報我辦商國家計委和勞動人事部確定。
兩校的專業設置,由我辦審批,報教育部備案。
兩校在國內外的招生計劃由學校提出,經我辦審核后報國家計委和教育部。兩校對華僑、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和外籍華人實行單獨招生,招生工作由我辦歸口管理,招生政策、辦法,由我辦商有關部門制定。兩校在國內參加全國統一招生,招收國內歸僑、僑眷及其子女和港澳臺同胞子女的政策,由教育部商我辦制定。
海外學生畢業后要求在國內或內地分配工作的,由學校報我辦匯總,請國家計委列入國內高等院校畢業生的分配計劃。
兩校每年需補充做師資的大學畢業生和畢業研究生,由學校編制計劃,經我辦審定后,報請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衛生部分配。
兩校所需物資,凡屬中央統配和部管物資,列入國家計劃直接供應,由我辦負責調撥。屬于地方管理的物資(包括生活物資),由兩校所在省、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門立戶,要保證供應。教育部教學儀器公司協助兩校購買教學、科研設備和器材。
兩校教學和科研工作接受教育部和所在省人民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暨南大學醫學院和廣州華僑醫院應接受衛生部的指導。
教育部、衛生部、所在省人民政府召開的有關高等教育的各種專業會議,請通知兩校參加,教育部、衛生部制定的有關文件,請發給兩校。
兩校的教育事業經費(包括科研經費),由我辦核轉財政部批撥。兩校分年度基建投資,在國家計委分配給我辦的投資總額內安排下達。兩校在編制以內需要增加的勞動指標,列入我辦計劃,報請勞動人事部審批。
請教育部幫助兩校開辟對外學術交流渠道。對于互換、派遣專家、學者、留學生和組織出國考察等,請教育部給予支持配合。
兩校日常工作的領導,委托兩校所在的廣東、福建省人民政府負責。
六、兩校要認真肅清“左”的思想影響,切實貫徹黨的僑務、統戰、知識分子等有關政策。為解除知識分子的后顧之憂,兩校可以開辦以招收本校職工子弟為主的中小學和服務性企業等。兩所學校,特別是泉州的華僑大學交通不便,地點偏僻,應注意改善教職工的生活條件。兩校對教職員工的工資、生活待遇等,可由學校制定一些較為靈活的照顧措施,以利于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吸引各方面的人才參加兩校的工作。
以上報告如無不妥,請批轉廣東、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委照此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08-04-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友好合作條約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1958-01-09公安派出所組織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1997-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06-28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2-19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11-08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關于加強對行政機關公文中涉及字母詞審核把關的通知
2010-04-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共和國關于深化傳統友好關系的聯合聲明
2009-04-21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
2008-09-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環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