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12月22日起施行的《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
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中國降低了定罪“門檻”。此前,5月,國務院成立以副總理吳儀為組長,12個部門為成員的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制定實施我國知識產權戰略;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方案》;11月,公安部部署開展為期一年的打擊侵犯商標專用權犯罪“山鷹”行動……
?? 在2003年知識產權工作的基礎上,一場知識產權保護風暴正從上到下,席卷中國大地,讓百姓、企業、國家受益。
?? 刑事保護從快從嚴
?? 2004年11月29日,北京市公安局對周志均為首的假冒“旗艦”注冊商標的
犯罪團伙展開突擊行動,查扣假冒“旗艦”商標復印紙成品200余箱。此案的成功偵破,標志著北京市公安機關打響了“山鷹”行動的第一槍。
?? 在我國,刑事司法保護是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一環。長期以來,公安機關對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活動進行了不懈地打擊。據統計,2003年至2004年10月,我國共破獲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1589起,抓獲
犯罪嫌疑人2219人,挽回數億元經濟損失。
?? 與此同時,“公安機關建立了專門機構,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督辦工作;研究掌握知識產權刑事執法的主動權;建立健全溝通機制,探索國際執法合作新模式。”公安部
經濟犯罪偵查局胡安福局長表示。2004年6月—7月,上海市公安局與美國國土安全部移民和海關執法局協作,成功偵破一起銷售侵權復制品案。“這是我國公安機關與美國移民海關執法部門開展實質性跨國執法合作的首次行動,成為今后國際執法合作的范例。”胡安福說。
?? 他稱,公安部部署開展打擊侵犯商標專用權犯罪“山鷹”行動開展后,收到顯著效果。“打擊犯罪,我們力求從重從快,決不手軟。”公安部對此次專項行動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像鷹捕食一樣的準確、有力,穩、準、狠地打擊侵權犯罪活動,這成為“山鷹”的來歷。公安部經偵局趙斌處長介紹,這是一次全面、猛烈、堅決的打擊行動,開展破大案、端窩點、挖“黑手”、打團伙、查網絡的破案戰役,實施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全程打擊,堅決打掉摧毀一批違法犯罪團伙和網絡,嚴懲首要
犯罪分子和幕后組織者、策劃者。
?? “2004年12月22日起實施的《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為執法提供了有力武器。”胡安福說。
????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在北京市海淀法院知識產權庭,記者了解到,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往往涉及多個領域,侵權分子在實施侵權犯罪活動中所使用的生產設備和生產技術越來越先進,制假水平越來越高,作案手法日益隱蔽,打擊難度很大。
?? “當前,我國知識產權形勢仍然不容樂觀,案件總量增多,涉案金額增大;屢打不止,屢禁不絕,不斷反彈現象突出;
團伙犯罪嚴重,犯罪區域和規模擴大,跨國(境)犯罪的趨勢愈加明顯,危害程度不斷加深。”趙斌憂心忡忡。他為記者列舉了一組數據:不完全統計,1998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侵犯知識產權案500余起,涉案金額近1.5億元;1999年立案近700起,涉案金額逾2億元;2000年立案1000余起,涉案金額近3億元;2001年立案1300余起,涉案金額3億元。四年里,侵犯知識產權立案數年均增長33%,涉案金額年均增長29%。面對這些,他坦言:“知識產權保護,任重道遠。”
?? 2004年3月,
深圳公安局偵破假冒“路易威登”商標案;5月,
安徽公安機關偵破“寶潔”、“聯合利華”等假冒注冊商標案;6月,
江蘇公安機關偵破假冒“邦迪”注冊商標標識案;9月—11月,上海市公安局偵破假冒“強生”等公司注冊商標案……“侵犯商標專用權,尤其是假冒著名商標獲取暴利,成為近年來一個突出特點。”趙斌說。據悉,1998年至2003年,我國公安機關共立侵犯商標專用權案件近5000起,占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立案總數的80%。 #p#分頁標題#e#
?? “侵犯商業秘密案件近年來也增長較快。”他說,“有些人將原單位商業秘密提供給新單位以獲取高額回報;有些企業重金收買相關人員,獲取別人的商業秘密;有些不法分子應聘進入科技含量高的公司,竊取商業秘密后,另起爐灶。”據統計,1998年—2003年,此類案件的涉案金額占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涉案總額的32%。
?? 保護體系業已形成
?? 1980年3月3日,我國政府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遞交了加入書,同年6月3日,我國成為這個組織的成員國。近25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發展情況怎樣呢?“中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和執法保護體系,建立了司法和行政執法相銜接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辦公室副秘書長馬恩中表示。
?? 馬恩中用七點概括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其一,已經建立起符合國際通行規則、門類比較齊全的
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參加了國際保護知識產權的主要條約、公約,走過了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逾百年的歷程。其二,形成了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兩條途徑、相互銜接”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這種方式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其三,為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領導,設立了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組長由吳儀副總理擔任,工作組成員由12個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行政、司法部門的負責人組成。其四,行政執法部門初步建立起了跨區域聯合執法機制。
廣東省和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了粵港保護知識產權合作專責小組;北京、上海等全國16省、自治區、直轄市達成了《省際間專利行政保護協作執法協議》;中國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和中南十省市也分別建立了區域聯合執法機制,旨在加強大案信息溝通、異地案件移送、協同調查取證方面的協作。其五,建立了與外商投資企業定期溝通協調機制。定期與外商投資企業溝通情況,了解他們在打擊假冒商品,保護知識產權,改善外商投資環境等方面反映的問題、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其六,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保護知識產權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了社會各界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其七,始終對各種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開展持續不斷的打擊和查處,有效遏制了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多發的勢頭。(杜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