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定醫療糾紛發生后,患方要求賠償金額在3萬元以上的,雙方可以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的調委會申請調解
23日下午,蘇州市衛生局聯合該市司法局、公安局等有關部門,聯合召開了新聞信息通氣會,宣布從12 月 1 日起,蘇州將正式施行《蘇州市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今后一旦發生醫療糾紛,衛生、公安、醫患雙方等有關方面必須依據該辦法行事。《蘇州市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已在 10月 14 日,由蘇州市政府第 27 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共有六章三十一條,主要規定了醫療糾紛預防、醫療糾紛報告、醫療糾紛處理以及相應的法律責任等內容。
該辦法最大的“亮點”是,醫療糾紛發生后,患方要求賠償金額在3萬元以上的,雙方可以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的調委會申請調解。調委會應當自受理調解開始之日起1個月內調結;到期未結束的,視為調解不成,患者可訴諸法律等其他手段進行權利維護,雙方當事人同意延期的除外。
據了解,這是省內首個市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給“調委會”確定了“身份”,從而使得醫療糾紛出現后,解決醫療糾紛獲得了又一實質性解決途徑。
醫療糾紛有了第四種解決途徑
據蘇州市衛生局副局長王燁源介紹,在制定該《辦法》的過程中,他們主要依據了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司法部《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同時參考了《寧波市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置暫行辦法》、《天津市醫療糾紛處置辦法》等。
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醫療糾紛可通過三種途徑解決,一是醫患雙方協商,二是通過衛生行政部門處理,三是通過民事訴訟。不過,王燁源坦承,由于患者、醫療機構、衛生行政部門三者之間彼此信任度不夠,許多醫患矛盾極難化解。因此,此次該辦法還引入了第四種解決途徑,即向蘇州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根據該《辦法》規定:醫療糾紛發生后,患方要求賠償金額在3萬元以上的,雙方可以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的調委會申請調解。調委會應當自受理調解開始之日起1個月內調結;到期未結束的,視為調解不成,患者可訴諸法律等其他手段進行權利維護,雙方當事人同意延期的除外。而調委會則是選擇了社會責任感強、醫學和法律知識淵博、實踐經驗豐富且有較強的溝通說服能力的人員擔任調解員。
調委會為中立性中介組織
據悉,蘇州市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今年8月4日剛成立的,是公益性、中立性、專業性的中介組織,業務上接受蘇州市司法局、市衛生局及人民法院的指導,獨立開展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當時蘇州也是全省首個成立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城市。
王燁源表示,蘇州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不隸屬于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單位,與醫患雙方無利害關系,將以第三方的角色,免費、及時、有效、公平、公正調處醫療糾紛,可以最大程度緩解緊張的醫患關系。“這也是對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三種解決途徑的一種補充。”
蘇州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人員徐娟梅告訴記者,目前該調委會有九名成員,除了三名專職工作人員外,其他6人都是兼職人員。在這些成員中,不僅有律師、公安,還有退休的司法人員、醫療管理機構退休下來的前官員,當然也包括一部分醫療單位的退休人員。
據蘇州市衛生局醫政處副處長徐俊華介紹,當初為挑選這些委員,他們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向律師、司法、公安各有關部門發出了協助通知,然后再根據各部門報上來的人選進行再次精心篩選。“一要在社會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公信力,同時還要對公益事業有愛心和熱情,其次還比較有豐富的糾紛處理經驗和一定的醫療知識。”
例如該調委會成員沈蘭生就是一位來自蘇州留園街道司法所的老司法,有著近30年司法經驗,同時他還曾在部隊從事過醫療衛生工作。“畢竟醫療是一門很專業的知識,一般人做不來,否則就很難做醫患雙方的工作,更無法得到雙方的理解和認同。”#p#分頁標題#e#
調解成功率超過80%
“現在我們每個月都要接受30起左右的醫療糾紛。”徐娟梅告訴記者。據悉,目前蘇州的醫療糾紛數量在逐年增加,醫患關系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緊張。不過,徐娟梅認為,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既有醫方的原因,如醫務人員服務技能、服務態度和醫療機構管理水平、能力等問題,也有患方的原因。另外,還有醫療糾紛處置機制不完善等原因。
為此,早在2006年8月,蘇州就成立了全省首家醫患糾紛專業調解機構——蘇州和協醫患糾紛調解中心,為醫療機構和患者架起了溝通調解的橋梁。2007年,該中心又加掛了蘇州和協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牌子。經蘇州市司法局批準,今年在蘇州和協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基礎上,正式成立了蘇州市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
據介紹,從2006年“和協醫療糾紛調解中心”成立起,截至今年6月,累計受理醫患糾紛421件,調解成功350件,成功率超過80%;但訴諸調解的醫患糾紛,僅占蘇州三年間全部醫療糾紛的不足10%。
不過,徐娟梅表示,她們只是社會團體,屬于人民調解的一部分,調解過程和結果需要醫患雙方都認可,否則就無法進行下去。“如果通過我們的調解,雙方還是達不成共識,我們只能建議他們采取上法院等途徑解決了。”
例如前不久蘇州一家醫療機構發生了一起產婦產后死亡的事件,當時家屬鬧得很兇,不僅在該醫療機構門口拉橫幅,還聚眾占據醫療機構診療或辦公場所,拒不將尸體移放太平間,要求院方賠償87萬元,結果造成該醫療機構正常的醫療活動受到了一定影響。
事后,據她們前去了解后得知,此次事件中,院方不存在對方所聲稱的醫療事故,主要是產婦體質的問題。“據我們調查得知,該產婦此前身體一直不好。”在調解員耐心講解和溝通下,經過多次調解,最終醫患雙方達成了共識,院方一次性補償對方8萬元。
以“市長令”的形式發布,具有強制性
據蘇州市衛生局副局長王燁源介紹,《蘇州市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是在 10月 14 日,由蘇州市政府第 27 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以“市長令”的形式對外發布,共有六章三十一條,主要規定了醫療糾紛預防、醫療糾紛報告、醫療糾紛處理以及相應的法律責任等內容。
據悉,為解決醫療糾紛,去年蘇州市衛生局、市公安局和司法局還聯合下發了《蘇州市醫患糾紛預防處置暫行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對處置醫療糾紛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這只是個規范性文件,缺少剛性,約束力不強,并不是強制性規定。而此次,《蘇州市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以“市長令”的形式對外發布,是具有強制性的。
例如該辦法規定,醫療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醫療糾紛報告制度,不得隱瞞、緩報、謊報醫療糾紛;由于醫務人員不負責任延誤危急患者的搶救和治療,造成嚴重后果的,將由衛生行政部門依法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在接到關于醫療糾紛的治安警情后,應當立即組織警力趕赴現場,開展教育疏導,制止過激行為,維護醫療秩序。
“既然以‘市長令’的形式對外發布,那就是已經上升到地方性法規的這個高度,意味著衛生、公安、醫療機構,包括患方今后就必須按照這個辦法來處理有關糾紛,否則各有關單位就要承擔相應的后果和責任。“王燁源如是說。
目前蘇州市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經費來源主要由蘇州市、區二級財政保障,并建有完備的糾紛受理登記制度、會議制度、重大和復雜糾紛集體研究制度、工作報告制度、保密制度、調解工作回避制度,以及重大案例討論和報告制度、回訪制度、定期分析和總結等工作制度,并明確調解程序步驟,統一調解文書格式,規范調解臺賬資料。
據了解,蘇州市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主要負責平江區、滄浪區、金閶區、蘇州工業園區、高新區的醫療糾紛調解工作,蘇州其余5個縣級市和吳中區、相城區將單獨成立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負責轄區內醫療糾紛調解和處理。#p#分頁標題#e#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8修正)
201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五號
2013-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一 號
2008-03-16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暫行組織條例[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1998)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0修正)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萊索托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決定(2006)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10-09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決議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79)
1979-07-07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
1989-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1978-05-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確認1955年至196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7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08-30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城鎮燃氣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年修正)
2016-02-06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
2014-03-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天津東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