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記者節前,新聞出版總署就保障新聞采編人員合法采訪權利發出通知,指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干擾、阻礙新聞采編人員合法的新聞采訪活動”。黨的十七大報告更是明確強調,要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黃鐘大呂,聲猶在耳,河南省伊川縣就發生了《經濟參考報》記者的采訪遭遇阻撓、采訪器材被搶、記者被毆致傷事件。(11月18日《中國青年報》)
??? 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里,媒體和記者存在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它們共同努力,起到了監督政府職能部門、監督社會各主體行為的重要作用。媒體被喻為是“政府的喉舌、社會的眼睛”,而記者做為媒體的主要成員,有著依法采訪報道,依法對不法現象進行曝光和監督的權力,當事人也有著配合記者調查的義務。
??? 事實上,因為利益和名譽的驅使,很多當事人,特別是負有主要責任的人當事不理解,認為記者報道了事實真相,就對自己的利益和政治前途造成了不利影響。所以他們在地方保護主義的庇護下,千方百計的躲記者,躲不過就罵娘,罵不走就動手。頻繁發生的記者被打事件就是最好的佐證。
??? 期望被采訪的當事人能夠有足夠長遠的眼光和責任心,保持理智積極配合記者調查,然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些在以最大化經濟利潤為企業追求目標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在現階段政府工作人員政績考核制度下,無疑是幼稚的,也不現實的。
??? 而縱觀現行的法律法規,均沒有對采訪權的明文規定。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受到傷害,只能視情況不同在《治安處條例》《民法通則》等相關法律中尋求幫助,被打嚴重的才能以《刑法》來要求打人者承擔刑事責任。
??? 基于此,筆者認為,頻發的記者被打事件,留給我們血淋淋的警示是:在社會還沒有進步到每一個人都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和心理素質的時候,在一些人還偏執地認為“拳頭就是真理”的情況下,在地方保護主義還不能完全消除的現實制度里,希望國家能夠盡快制定保障媒體輿論監督權和記者人身安全的法律和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訂)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
1987-06-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武漢、九江、蕪湖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91-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綠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7-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2-03-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3-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衛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山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3-15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
2009-08-17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嚴格執行國家法定節假日有關規定的通知
2009-03-26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8-09-14國務院批轉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關于當前抗震救災進展情況和下一階段工作任務的通知
200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