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私家車和新司機數量的激增,近年來交通肇事傷人事故頻頻發生。為對我省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依法進行救助,近日,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省財政廳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江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為盡可能減少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不必要的奔波,我省《細則》中明確規定,凡遇到搶救費用超過交強險責任限額的、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的、機動車肇事后逃逸的等三種情形之一時,當公安交警部門認定屬于救助基金救助范圍時,可由醫療機構、殯葬服務機構或受害人親屬申請救助基金。
交強險保費中提取2%入救助基金財政專戶
《細則》規定,我省設立省、市、縣三級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并在當地政府領導下成立同級救助基金管理委員會,為救助基金的主管部門,由財政、公安交警、保監、衛生、農業等部門組成,辦公室設在同級財政部門。
辦理交強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應當按照交強險保費收入2%比例提取資金作為救助資金,由承辦交強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省級分公司統一匯繳,并在每季度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全額轉入省級救助基金財政專戶。省級救助基金收到保險公司繳納的交強險一定比例后,統籌15%用于全省重特大交通事故及全省高速公路墊付資金的補助,余款根據各地交強險保費收入情況在每季度結束后15個工作日內劃撥至各市、縣救助基金財政專戶。
此外,地方政府還可按照保險公司經營交強險繳納營業稅數額給予財政補助,未按照規定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的所有人與管理人的罰款、救助基金孳息、救助基金管理機構依法向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的資金、社會捐款以及其他資金都將納入救助基金。
墊付受害人搶救之時起72小時內的搶救費用
《細則》規定,細則中提到的受害人,是指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除被保險機動車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凡遇到搶救費用超過交強險責任限額的、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的、機動車肇事后逃逸的等三種情形之一時,當公安交警部門認定屬于救助基金救助范圍時,可由醫療機構、殯葬服務機構或受害人親屬申請救助基金。
救助基金一般墊付受害人自接受搶救之時起72小時內的搶救費用,特殊情況下超過72小時的搶救費用由醫療機構書面說明理由,并按屬地原則墊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全部搶救費用。
救助基金的支付方面,高速公路上發生的符合救助情形的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由承辦該交通事故的高速交警大隊所屬支隊隊部所在地的市級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按照本細則相關程序進行墊付,定期由省級救助基金進行補助。
對于屬于救助基金救助情形且需要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告知醫療機構提交《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申請表》和搶救費用證明材料。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收到相關證明材料后,3個工作日內可在申請表上簽署意見,制作搶救費墊付通知書和相關材料一并送當地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收到材料后,經確認符合救助情形的,在2個工作日內送當地衛生主管部門初審,確定搶救費用是否真實合理,再轉回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復審后合格后,相關費用將劃入醫療機構賬戶。
墊付的救助基金要追償
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救助基金僅為“墊付”,以后將依法追償,對象是事故責任人。且公安交警部門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調解申請后,應當通知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指派工作人員參與調解。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承辦該交通事故調解的交警應當在協議書中記錄交通事故責任人償還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所墊付費用方式和期限,并督促交通事故責任人及時償還。
對不償還墊付費用的,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進行追償。相關責任人未償還救助基金墊付費用的,公安交警部門應當依法將責任人在該道路交通事故中涉及的車輛標注為道路交通事故未處理完畢,限制其辦理相關業務。道路交通事故責任人足額償還救助基金墊付的費用后,相關部門應當及時取消對其采取的限制措施。#p#分頁標題#e#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命令(1959)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決議
1985-11-22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1998)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0修正)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2004)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已修正]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行使原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準權的決定
1983-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1989-12-26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國營事業單位取得采礦權可以適用國營礦山企業取得采礦權的規定的答復
1989-08-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2004-09-1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國務院關于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2-10-2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浙江省嘉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行政學院工作條例
200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