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武漢市知識產權局、武漢晶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聯合對外公布:歷經8年的艱難訴訟,我國環保領域的重大涉外知識產權案——武漢晶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晶源”)訴日本富士化水工業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日本富士”)和美資華陽電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陽電業”)專利侵權案勝訴已9個月,但判決至今未獲執行。
武漢晶源負責人感慨:“企業堅持自主創新,維權之路為何如此難?”
提供專利支持遭聯合侵權
武漢晶源是我國首家二氧化硫減排專業企業,其以天然海水實現硫減排的一項發明專利于1999年獲得專利授權。這項新技術解決了低成本減排二氧化硫的關鍵技術問題,如在我國沿海電廠推廣應用,將比進口的傳統脫硫方法減少成本2/3。
據武漢晶源負責人介紹,1997年,華陽電業發現采用日本富士的鎂法脫硫工藝,成本高且存在環保問題,其獨資32億美金的大型火電廠項目不能開工建設。在獲得武漢晶源的“海水法”脫硫技術后,華陽電業和日本富士順利脫困。
但是,2000年初,華陽電業在項目建成后宣布,其脫硫采用的是日本富士和歐美國家的現有工藝,否認采用中國技術。
由于這是我國首例大型(單機600MW)火電脫硫工程,華陽電業的否認和誤導,在當時國際競爭激烈的我國火電脫硫市場,立刻造成“中國沒有火電脫硫核心技術而必須依賴外國”的社會影響,直接促成了隨后出現的全行業外國技術壟斷局面,形成“脫硫整套工藝技術和關鍵設備應從國外引進”的行業現象。發展到后來,武漢晶源竟被要求必須得到日本富士等外國公司的“授權”,否則不得參與國內工程投標,導致武漢晶源喪失大量國內、國際脫硫市場,經濟損失慘重。
8年艱難訴訟終審獲得勝訴
在與對方協商一年多未果后,武漢晶源于2001年9月將日本富士和華陽電業告上法庭。
經過艱難的訴訟,2008年5月,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認定日本富士侵權,判決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5061.24萬元。
武漢晶源上訴,是因為一審雖然認定被告侵權,但卻沒有落實兩被告的共同侵權責任,而鑒于中、日沒有司法協助約定,僅由日本富士承擔賠償的判決將成為“空判”。
2008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首次組成大合議庭(5名法官同審)公開審理此案,并有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及專家學者、外國駐華機構代表約200人出席旁聽。
2009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認定日本富士、華陽電業共同實施了侵權行為,依法應承擔連帶責任,責令兩家外企共同賠償武漢晶源經濟損失5061.24萬元人民幣。
今年4月,該案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以中、英文發布的2009《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即《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白皮書》)十大知識產權經典案例之中,而且是其中唯一的發明專利案。
呼吁平等保護“中國創造”
武漢晶源沒有想到,這起在國內外影響如此之大的知識產權案件,竟然也遭遇了“執行難”。
今年1月,晶源公司向華陽電業發函請其在終審判決要求的15日內履行法定義務,被對方拒收后,依法向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執行書。這份本該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的案件,卻被降至福建順昌縣法院執行。
與此同時,華陽電業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訴并申請暫緩執行判決,4月13日、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兩次作出暫緩執行決定,暫緩期限均為3個月。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知識產權與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鄭友德說:“此案一審在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在最高人民法院,但執行‘連降三級’,是非常少有的。”#p#分頁標題#e#
據介紹,兩次“暫緩”執行都是在晶源公司不知情的情況下作出的,第一次暫緩執行后,晶源公司還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異議,但沒有任何答復。該案終審判決被兩次“暫緩執行”,都沒有提及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應當暫緩執行生效判決事由”。
華中科技大學知識產權戰略研究院院長朱雪忠教授等專家學者呼吁,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應給予國內企業和外企平等待遇,這樣才能維護司法尊嚴,保護“中國創造”。
武漢晶源董事長彭斯干說:“中國企業一直被綁定在國際產業鏈的低端。我國目前大力強調自主創新,就是希望中國企業沖破這種‘綁定’,由‘中國創造’取代‘中國制造’。我們維權,其實也是維護中國企業的創新權利!假如我們歷時8年維權換來的判決最終竟成‘白條’,那對中國企業的創新熱情將是很大的打擊,對中國的創新環境也將帶來負面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2018修正)
201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2009年)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12月26日)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7第四次修訂)
2007-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勞動行政管理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1998年特別國債付息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在國際貿易中對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7-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1996-05-15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決議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的決議
1970-01-0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2-04-03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汕頭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各自的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6-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機構的徽記、印章、旗幟問題的決定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1年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7-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