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熱議民訴法修正案草案
應賦予公民提起公益訴訟的權利
近年來,我國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事故不斷發生,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和專家學者多次提出,應當在民事訴訟法中增加公益訴訟制度。
近日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的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首次增加了公益訴訟制度,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有關機關、社會團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審議中,常委委員對立法建立公益訴訟制度普遍贊成,同時也提出進一步完善這一制度的建議。一些委員建議,應當賦予公民提起公益訴訟的權利。
增加公益訴訟制度影響深遠
“現在環境污染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有增多的趨勢,但提起公益訴訟于法無據。”劉振偉委員說,草案新增加的公益訴訟制度,是此次民訴法修改的一大亮點,其影響是深遠的。
陳秀榕委員也認為,公益訴訟是為了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而提起的訴訟。社會各界長期以來一直呼吁建立公益訴訟制度。這次修改民訴法,賦予有關機關、社會團體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權力,回應了社會關切,是草案的突出亮點之一。
“在程序法層面建立公益訴訟制度,是我國民訴立法的重大進步,對這一點應予充分肯定。”南振中委員說。
草案規定比較原則應當細化
“草案對公益訴訟制度的規定比較原則,建議細化相關規定。”劉振偉委員提出,比如,受理公益訴訟案件是否應設定一定的條件;行政機關能否提起公益訴訟;社會團體提起公益訴訟是否應得到相關授權;提起訴訟的主體是否包括利益受到損害的直接當事人;當事人提起的普通侵權訴訟與公益訴訟在程序上如何銜接;公益訴訟的受理法院適用怎樣的審判程序等問題,都應進一步明確。
朱永新委員也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草案中的有關機關、社會團體如何界定?機關好理解,是指政府及其各種機構,社會團體是指什么?是指人民團體還是包括所有的社會團體,是否包括各種備案登記的民間組織?這些組織如何確認?另外,公民聯名可不可以提起訴訟?比如有單位在家門口建污染企業、堆放大量垃圾等造成很大的污染,居民集體聯名提起訴訟行不行?
應擴大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
“我國民訴法中適當地規定公益訴訟的問題是必要的,但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要慎重設置這一制度。”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戴玉忠說,草案規定的公益訴訟的起訴主體用“有關機關”的表述不合適。一是有關機關的表述不明確,民事訴訟本來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訴訟,公益訴訟是一種授權性的訴訟,這種授權應明確授予哪個單位的。二是我國與社會公共利益有關的機關很多,黨的機關、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等等,都與公眾利益有關,都能夠成為訴訟的主體嗎?顯然,黨的機關、人大機關、審判機關是不能作為公益訴訟主體的,剩下的就是行政機關和檢察機關,用“有關機關”的表述是不合適的。三是我國的行政機關作為公益案件起訴主體也有問題。一方面我國的行政機關權力比較廣泛,像這次草案提到的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公共安全問題,政府都有主管部門,都有權對企業、社會組織造成這樣的公益侵權案件進行查處,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必作為訴訟主體再將案件起訴到法院。我國的行政機關不同于西方國家的行政機關,西方國家的行政機關一般不直接介入經濟和市場活動,而我們的行政機關是黨領導下的代表人民利益、為人民辦事的政府機關,在招商引資、建設開發等經濟活動中都直接參與,也可能是公益案件侵權主體或共同侵權主體。目前,不宜把行政機關作為我國公益案件的起訴主體。#p#分頁標題#e#
“在我國現在的國情下,有些公益案件賦予人民團體、社會團體作為公益案件起訴主體,是可以的。”戴玉忠委員說,我國的工會、婦聯、共青團作為人民團體,它代表著廣大職工、廣大婦女和廣大青年的利益,賦予這樣的人民團體和社會團體公益案件的起訴權,是可以考慮的。
南振中委員則提出,草案關于公益訴訟的規定,將原告主體限定在“有關機關和社會團體”的范圍內,未賦予公民和其他組織、法人單位獨立訴權。而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實體法都明確規定公民對于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有檢舉和控告的權利。
“建議草案對公益訴訟的原告范圍作適當調整,使公民及其他法人單位均可通過公益訴訟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南振中委員說。
叢斌委員也認為,訴訟主體應當是三種類型:公民、有關機關和社會團體。公民是自然人,法人和自然人在民事訴訟中的訴訟地位和權利是一樣的。對于公益事業的損害,公民理應有提起訴訟的權利,理應有維護公共利益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鄧曉莉律師,廣東省律師協會省村(社區)法律顧問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佛山市南海區工會法律服務特約律師庫成員,佛山電視臺《法治佛山》欄目2017年度合作律師。榮獲2016年度廣東省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先進個人;承辦案例評為2014年十大律師服務村居典型事例;2013年1月佛山市律師法律服務村居工作優秀律師,2011年度佛山市律師法律服務村居工作優秀律師;畢業于武漢科技大學法律專業。 畢業后從事專職律師工作,擔任多家大型企事業單位的常年法律顧問,辦理了大量的經濟糾紛、商事合同糾紛,勞資工傷、債權債務、離婚財產糾紛、交通事故及多起重大疑難復雜民商事訴訟和刑事辯護。恪盡職守,兢兢業業,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強調客戶體驗與專業并存,深信杰出源于專業,成功來自口碑。 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承擔律師的社會責任,常年接受佛山電視臺、小強熱線、630新聞等欄目的采訪。 ? 過往案例略舉: 1、代理某市政府行政訴訟案,最終一審在某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取得勝訴; 2、代理某公司訴某市城市綜合管理局合同糾紛案,眾所周知,民告官難于上青天,本律師團隊介入委托后,通過努力和專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2017-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2017-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12-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失效]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成立香港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的決定
1996-03-24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關于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7-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1995年)
1995-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
2000-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烈士褒揚條例(2019第二次修訂)
2019-08-01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天津東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1-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3-15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2010修訂)
2010-12-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
2010-06-04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
201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