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熱議民訴法修正案草案
應賦予公民提起公益訴訟的權利
近年來,我國環(huán)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事故不斷發(fā)生,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和專家學者多次提出,應當在民事訴訟法中增加公益訴訟制度。
近日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的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首次增加了公益訴訟制度,規(guī)定:對污染環(huán)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有關機關、社會團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審議中,常委委員對立法建立公益訴訟制度普遍贊成,同時也提出進一步完善這一制度的建議。一些委員建議,應當賦予公民提起公益訴訟的權利。
增加公益訴訟制度影響深遠
“現(xiàn)在環(huán)境污染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有增多的趨勢,但提起公益訴訟于法無據(jù)。”劉振偉委員說,草案新增加的公益訴訟制度,是此次民訴法修改的一大亮點,其影響是深遠的。
陳秀榕委員也認為,公益訴訟是為了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而提起的訴訟。社會各界長期以來一直呼吁建立公益訴訟制度。這次修改民訴法,賦予有關機關、社會團體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權力,回應了社會關切,是草案的突出亮點之一。
“在程序法層面建立公益訴訟制度,是我國民訴立法的重大進步,對這一點應予充分肯定。”南振中委員說。
草案規(guī)定比較原則應當細化
“草案對公益訴訟制度的規(guī)定比較原則,建議細化相關規(guī)定。”劉振偉委員提出,比如,受理公益訴訟案件是否應設定一定的條件;行政機關能否提起公益訴訟;社會團體提起公益訴訟是否應得到相關授權;提起訴訟的主體是否包括利益受到損害的直接當事人;當事人提起的普通侵權訴訟與公益訴訟在程序上如何銜接;公益訴訟的受理法院適用怎樣的審判程序等問題,都應進一步明確。
朱永新委員也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草案中的有關機關、社會團體如何界定?機關好理解,是指政府及其各種機構,社會團體是指什么?是指人民團體還是包括所有的社會團體,是否包括各種備案登記的民間組織?這些組織如何確認?另外,公民聯(lián)名可不可以提起訴訟?比如有單位在家門口建污染企業(yè)、堆放大量垃圾等造成很大的污染,居民集體聯(lián)名提起訴訟行不行?
應擴大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
“我國民訴法中適當?shù)匾?guī)定公益訴訟的問題是必要的,但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fā),要慎重設置這一制度。”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戴玉忠說,草案規(guī)定的公益訴訟的起訴主體用“有關機關”的表述不合適。一是有關機關的表述不明確,民事訴訟本來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訴訟,公益訴訟是一種授權性的訴訟,這種授權應明確授予哪個單位的。二是我國與社會公共利益有關的機關很多,黨的機關、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等等,都與公眾利益有關,都能夠成為訴訟的主體嗎?顯然,黨的機關、人大機關、審判機關是不能作為公益訴訟主體的,剩下的就是行政機關和檢察機關,用“有關機關”的表述是不合適的。三是我國的行政機關作為公益案件起訴主體也有問題。一方面我國的行政機關權力比較廣泛,像這次草案提到的環(huán)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公共安全問題,政府都有主管部門,都有權對企業(yè)、社會組織造成這樣的公益侵權案件進行查處,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必作為訴訟主體再將案件起訴到法院。我國的行政機關不同于西方國家的行政機關,西方國家的行政機關一般不直接介入經(jīng)濟和市場活動,而我們的行政機關是黨領導下的代表人民利益、為人民辦事的政府機關,在招商引資、建設開發(fā)等經(jīng)濟活動中都直接參與,也可能是公益案件侵權主體或共同侵權主體。目前,不宜把行政機關作為我國公益案件的起訴主體。#p#分頁標題#e#
“在我國現(xiàn)在的國情下,有些公益案件賦予人民團體、社會團體作為公益案件起訴主體,是可以的。”戴玉忠委員說,我國的工會、婦聯(lián)、共青團作為人民團體,它代表著廣大職工、廣大婦女和廣大青年的利益,賦予這樣的人民團體和社會團體公益案件的起訴權,是可以考慮的。
南振中委員則提出,草案關于公益訴訟的規(guī)定,將原告主體限定在“有關機關和社會團體”的范圍內,未賦予公民和其他組織、法人單位獨立訴權。而環(huán)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實體法都明確規(guī)定公民對于污染和破壞環(huán)境的單位和個人有檢舉和控告的權利。
“建議草案對公益訴訟的原告范圍作適當調整,使公民及其他法人單位均可通過公益訴訟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南振中委員說。
叢斌委員也認為,訴訟主體應當是三種類型:公民、有關機關和社會團體。公民是自然人,法人和自然人在民事訴訟中的訴訟地位和權利是一樣的。對于公益事業(yè)的損害,公民理應有提起訴訟的權利,理應有維護公共利益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三修改議定書》的決定
2011-08-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xié)助的協(xié)定》的決定
1992-09-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guī)定
1992-09-0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賣房等行為是否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買賣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行為予以處罰的答復
1991-05-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改革工商稅制發(fā)布有關稅收條例草案試行的決定
1984-09-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guī)定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yè)企業(yè)法
1988-04-13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免辦法
1990-03-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決定 [修正]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年修訂)
2016-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1999年)
1999-12-25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jīng)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chǎn)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1-01-26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
2011-01-17國務院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fā)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fā)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jié)能服務產(chǎn)業(yè)發(fā)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chǎn)工作的通知
2008-04-30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督促整改2007年安全生產(chǎn)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中查出的重大隱患的通知
2008-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