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在誘惑未成年人步入犯罪歧途,如何集結力量把他們拉回人生正軌?未成年人一旦滑入犯罪泥沼,那些原本陽光向上的青春花季,就會錯位為迷惘無助的綿長雨季,給家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成為社會沉重的話題。
江西省檢察機關在充分履職、加強對涉罪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同時,緊緊依靠各級黨委、人大、政府和社會各界的給力支持,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幫助折翼孩子重新注入飛翔的力量。
爭取人大支持,在全國省級檢察院中首個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未檢工作
去年下半年,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向江西省檢察院征集議題時,該院結合檢察工作實際,報送了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這項議題,希望這項工作獲得人大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
今年上半年,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將該項工作列為正式議題,并將于9月底審議江西省檢察院專項報告。記者獲悉,江西省檢察院也由此成為全國省級檢察院中,第一個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的單位。
9月16日下午,江西省檢察院檢察長劉鐵流主持召開了該院2013年第5次檢察委員會,第一項議題,就是討論即將向該省人大常委會提交的未檢工作報告。“未檢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要提得簡明扼要,加強和改進工作措施要提得更實,整體篇幅再壓縮……”劉鐵流和其他參會人員圍繞未檢工作報告,大到文章體例、內容,小到個別措辭、附件排序等,進行了兩個小時的充分討論,提出了完善意見和建議。
江西省各級人大常委會在監督、支持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過程中,對檢察機關工作開展情況,也有了更加深入直觀的了解。今年以來,南昌市西湖區、宜春市袁州區、尋烏縣等地人大常委會,已專題聽取和審議了當地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8月12日,江西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主任委員胡憲一行,專程到該省檢察院調研未檢工作。“全省檢察機關在未檢工作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胡憲對該省未檢工作進行了充分肯定。
隨后,江西省人大常委會調研組深入撫州、宜春等地檢察機關開展調研,一路上看到的、聽到的,讓調研組成員感受頗深。
“辦附條件不起訴案件比辦起訴案件,要求更高、幫教任務更重。檢察機關為涉罪未成年人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做了很多辛苦、細致的工作。未檢工作是一項服務社會的民生工程,應當引起社會各界更為廣泛的關注。”江西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可忠和其他調研組成員普遍認為。
加強總結指導,率先出臺未檢工作年度報告
“未成年人犯罪類型以暴力、侵財犯罪為主,共同犯罪占大多數。一些未成年人過早輟學,或在九年義務教育畢業后未能繼續升學讀書,接受學校教育不夠,又無正當職業和收入,終日無所事事,最終走上犯罪道路。低齡犯罪增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呈增長趨勢……”記者手里有一份1.1萬余字的江西省檢察機關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情況的年度報告,里面對未成年人犯罪基本情況、主要特點、發展趨勢和未檢工作存在的問題等,都作了詳細闡釋,提出了預防對策。
據了解,2011年,江西省檢察院就在全國省級檢察院率先建立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年度報告制度,加強對辦理此類案件的總結與指導,并將年度報告報送黨政有關職能部門。2012年,該院召開了全省性未檢工作會議,檢察委員會專題聽取未檢工作報告,研究謀劃推進未檢工作的總體思路。今年,該院首次專門制定《全省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要點》,將未檢工作納入執法辦案考評,對未檢工作每月定期通報,并首次對該省121名未檢工作業務骨干,進行集中培訓。
未檢工作專門機構建設的步伐,也在有序推進。2012年9月,江西省檢察院成立了由公訴一處、偵查監督一處、監所檢察處共同派員參加的“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辦公室”,具體承擔該省未檢工作的指導職責。#p#分頁標題#e#
在江西省南昌、撫州、九江等地,已有18個檢察院成立了經編委批準的未成年人刑事檢察科(處),占全省檢察機關總數的14.63%,56個檢察院成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辦公室”,普遍實行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捕、訴、監、防一體化辦案模式,即由同一承辦人參與同一案件的批捕、起訴、訴訟監督和預防幫教工作,以全面掌握案件情況,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感化、挽救工作。
目前江西省檢察機關有10余個單位獲評全國、省級“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在該省檢察機關中最早成立未檢科的廣昌縣檢察院,2012年因未檢工作成績突出,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是全國檢察機關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該院檢委會專職委員、“維權媽媽”魏云秀,被評為江西省首屆“十大法治人物”。豐城市檢察院被確定為全國檢察機關未檢工作聯系點。
強化司法保護,為錯位花季按下成長“更新鍵”
9月18日,6個月的考驗期屆滿,小鄧拿到了檢察機關依法作出的不起訴決定書。
回想起幾個月前那場沖動惹的禍,小鄧仍后悔不已。去年年底,就讀高三、在班上擔任班長的小鄧因被同學叫罵,和同學起了糾紛,結果把同學打傷。檢察機關經審查認為,小鄧系未成年在校生,在校表現良好,又屬初犯、偶犯,案發后能如實供述,與被害人達成了刑事和解,可適用附條件不起訴。今年3月18日,檢察機關依法對小鄧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在考驗期間里,承辦檢察官和小鄧父母、學校班主任聯手,對小鄧開展了監督考察。小鄧將悔恨和感激藏在心底,刻苦學習,不再惹事。今年高考一揭榜,小鄧順利考取了江西一所高校。
在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是江西省檢察機關自覺貫徹落實的辦案指針。該省檢察機關從嚴掌握捕、訴標準,加強對涉罪未成年人的特殊司法保護。2011年1月至今年6月,該省檢察機關共依法不批捕920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起訴295人。
“特別是今年上半年,我們積極貫徹修改后刑訴法限捕慎訴要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捕率達30.32%,同比上升14.44個百分點;不起訴率達5.37%,同比上升1.82個百分點,為他們改過自新、重新回歸社會創造了有利條件。”江西省檢察院公訴一處負責人介紹。
對于提起公訴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該省檢察機關通過加強監督,依法糾正損害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小閔和小曾沒有想到,自己觸犯了刑法,檢察官不僅沒有放棄他們,還為他們“較上了勁”。原來,一審法院認定小閔和小曾構成搶劫罪,對他們判處有期徒刑,并分別判處小閔、小曾罰金6000元和5000元。檢察機關認為他們搶劫所得金額400元,判處罰金數額超過搶劫數額20余倍,明顯與法律不符,屬附加刑量刑畸重,以判處罰金刑不當為由提請抗訴。目前二審法院已撤銷原判決,將小閔和小曾的罰金刑分別改判為1000元和500元。
還有更多的涉罪未成年人,從檢察機關的“認真較勁”中獲益。針對近年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判處罰金刑過重的問題,江西省檢察院已依法向該省高級法院發出檢察建議,省高級法院為此專門下發通知,對未成年人判處罰金刑的規范適用,提出明確要求。在檢察機關的監督下,南昌、景德鎮、鷹潭等地已將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統一羈押在市看守所,落實了未成年人分押分管分教的制度。
除了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出庭公訴、監所檢察等各個環節對涉罪未成年人加強教育挽救外,對于那些被判處緩刑、刑罰執行完畢和不捕、不訴的未成年人,該省檢察機關積極開展回訪考察,幫助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促使他們早日正常回歸社會。
導入多方力量,共同探索解題路徑
讓折翼孩子重新擁有沖擊藍天、追趕未來的勇氣和條件,需要社會各界多方力量的共同參與。而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體系還不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社會化幫教預防體系還不健全等,成為掣肘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長遠發展的不可忽視的不利因素。#p#分頁標題#e#
“就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辦理工作,政法各單位聯系溝通還不夠,在社會調查、法律援助、分案起訴、親情會見、犯罪記錄封存等需要多單位溝通合作的制度落實上,存在不銜接、不協調的問題,我們檢察機關的監督意識和監督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江西省檢察院公訴一處檢察官分析。
長期關注未成年人犯罪預防的江西省人大代表、南昌大學法律系副主任涂書田認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有關部門、人民團體、學校等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但由于缺乏統一協調機制,目前整體合力還不強。
“政法各單位要經常加強聯系溝通,同時提高社會力量的參與度。”涂書田代表說。
對此,江西省檢察機關在主動加強與其他政法部門協調配合同時,積極導入社會多方力量,打造多種合作模式,共同探索解題之道。南昌市東湖區檢察院與江西師范大學洪宇社會工作服務社簽訂《社工介入涉罪未成年人社區幫教試點項目》協議,借助專業社工力量,共同做好涉罪未成年人幫教工作。南昌市西湖區檢察院今年1月成立未檢科時,由18名本院干警和6名社會相關專業人士組成的未成年人工作志愿者隊伍也同步成立,其中7人具備國家心理咨詢師執業資格證,對可能存在心理疾病的涉罪未成年人及時開展心理矯治。景德鎮市珠山區檢察院與當地司法局建立未成年人犯罪社區矯正聯系制度,與技工學校聯系,支持刑滿釋放未成年人學習專長融入社會……
“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關系涉罪未成年人和家庭幸福安寧,關系社會和諧穩定。檢察機關積極爭取社會各方支持,引入社會力量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幫教,未檢工作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闊。”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瑞昌市公安局肇陳派出所教導員周俊軍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10年修正)
2010-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號
200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京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6-01-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1995年)
1995-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7-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1999年12月20日至31日澳門公眾假日安排的決定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04-28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23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05-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制度指引
2010-12-29自然災害救助條例
2010-07-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雪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
2009-1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
2009-10-18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
200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