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計劃單列市分行:
為了提高我行貸款資產質量,控制和減少貸款風險,探索國有商業銀行
貸款管理方式,根據《商業銀行法》、《擔保法》、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對商業銀行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通知》和《
貸款通則》等有關法規,總行制定了《中國人民
建設銀行貸款風險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經過試點和廣泛征求意見,已經總行1995年第8次行務會議正式通過。現印發各行執行,并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學習。實行貸款風險管理是我行向具有國際經營管理水平的商業銀行轉軌的戰略重點,同時又是一項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的系統工程,緊迫性和復雜性兼具,各行要組織所屬認真學習《辦法》,搞好培訓,切實領會《辦法》的精神實質,在處理復雜多變的貸款風險問題時,應以是否有利于維護我行的利益為出發點和最終目的,真正做好這項工作。
二、加強領導。各分行要由行領導牽頭負責,明確部門分工,相互配合開展工作;要全行動員,將貸款風險管理工作落實到每一個工作環節和崗位。
三、抓緊實施。本辦法從1996年1月1日起執行,各行要在清貸工作的基礎上盡快完成對1995年12月31日以前存量貸款的風險界定,并按照“先易后難、區別對待”的原則,在1996年6月底前先對1996年1月1日以后的貸款增量實施風險管理,1996年7月開始對貸款增量、存量同時推行貸款風險管理。各行還要按照學習動員、基礎準備、全面實施的時間順序盡快制定出貸款風險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和細則,并將方案和實施細則于1995年底以前報送總行。
四、各行在《辦法》執行中如有新問題、新情況,請及時向總行反映。
附:一 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貸款風險管理辦法
(1995年9月22日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第8次行務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風險監測、風險轉化、風險責任約束機制,提高貸款資產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對商業銀行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通知》、《貸款通則》(試行)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暫行實施辦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指貸款風險管理是指建設銀行對不能按
借款合同約定收回貸款本息的可能性等貸款風險度的全過程管理,是建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組成部分,包括貸款風險的識別、界定、監測、控制、轉移、分散與補償,以及貸款風險管理的考核、獎罰、組織與實施等內容。
第三條 貸款風險管理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考核、責任約束、自我控制”的原則。
第四條 本辦法適用于建設銀行利用信貸資金發放的各類人民幣貸款,外匯貸款風險管理辦法另行制定。
第二章 貸款風險的識別
第五條 貸款對象、貸款方式、貸款期限和貸款形態對貸款安全的影響程度稱為貸款風險權數(見附一)。貸款風險的識別是指對貸款風險權數的認定過程。
第六條 貸款對象風險權數(簡稱對象權數),按企業信用等級和項目風險等級(見附二)來認定,劃分為AAA、AA、A、BBB及BBB以下(含未評級企業)五個等級。
第七條 貸款方式風險權數(簡稱方式權數),貸款審批時,按擬選貸款方式認定;貸款發放后,按實際貸款方式認定,劃分為
信用貸款、
抵押貸款、
質押貸款、保證貸款、票據貼現五種方式。
第八條 貸款期限風險權數(簡稱期限權數),貸款審批時,按擬定貸款期限認定;貸款發放后,未到期時按借款合同約定期限認定,到期后按實際占用貸款時間認定,劃分為三個月以內(含三個月,下同)、三個月以上半年以內、半年以上一年以內、一年以上三年以內、三年以上五年以內、五年以上六個檔次。
第九條 貸款形態風險權數(簡稱形態權數),貸款審批時,按正常貸款認定;貸款發放后按實際占用形態認定,劃分為正常貸款和
不良貸款兩種形態。
第三章 貸款風險的界定
第十條 貸款風險用貸款風險度的大小來表示,數值大的風險高,數值小的風險低。貸款風險度值最低為0,最高為1,大于1時以1計。貸款風險度按單筆貸款風險和綜合貸款風險分別測定。單筆貸款風險度超過0.7的為高風險貸款,綜合貸款風險度超過0.7的區域為高風險投放區(包括企業、行業和地區),高風險投放地區所在分支機構為高風險貸款行。
第十一條 單筆貸款風險度的測定。單筆貸款風險度為該筆貸款風險權數的連乘積。即
單筆貸款風險度=對象權數×方式權數×期限權數×形態權數
(待核銷呆帳貸款風險度取值為1)
單筆貸款風險額=某筆貸款額×單筆貸款風險度
第十二條 綜合貸款風險度的測定。綜合貸款風險度為貸款風險總額與貸款總余額的比。即
綜合貸款風險度=∑單筆貸款風險額÷∑單筆貸款余額
第十三條 貸款風險度的確認。單筆貸款風險度由經辦行確認,綜合貸款風險度由下級行報上級行確認;高風險貸款和高風險貸款企業由經辦行確認,高風險貸款行業和高風險貸款地區由各分行報總行確認。
第四章 貸款風險的監測與控制
第十四條 單筆貸款風險的監測與控制。
(一)貸款風險度指標是貸款決策的主要依據之一,在貸款審批時,必須測定貸款風險度。
(二)單筆貸款風險度和綜合貸款風險度每個月監測一次,對于風險度超過0.6的貸款要加強監測密度,并及時調整我行相關信貸政策。
(三)各行不得批準發放高風險度貸款,特殊情況需要發放的,須逐級上報由總行審批。
(四)各省級分行確定所轄行的貸款審批權限要考慮貸款風險度的高低和貸款風險額的大小;要適當上收風險度高、風險額大貸款的審批權限,具體限額由各省級分行自行決定。
(五)各省級分行對同一借款客戶的擬新放貸款與原貸款余額之和超過本行營運資本總額15%的視同高風險貸款,須報總行審批。
(六)各行對AA級以下(不含AA級)企業或項目,新發放的貸款不得采取信用貸款方式;新
發放貸款總額中信用貸款比例不得超過20%。
(七)各行要加強對貸款全過程的風險控制。貸款風險管理人員要對借款人資金使用情況和經營狀況定期考核分析,及時采取風險控制措施。
(八)各行在辦理貸款時應與借款人在合同中約定有關保護性條款,明確若借款人或其經營體制等變化影響我行貸款安全的均需我行書面同意。
第十五條 綜合貸款風險的監測與控制。各分行每年2月1日前將上年綜合貸款風險度指標及相關指標執行結果和當年綜合貸款風險度控制指標及相關指標的建議上報總行,總行每年一季度核定各分行當年綜合貸款風險度控制指標及相關指標控制計劃。
第十六條 建立貸款高風險投放區的控制機制
(一)對高風險投放區,要在我行系統內定期通報,并采取相應政策措施。
(二)對高風險貸款行,要適當上收其貸款審批權限,減少貸款投放,對由于管理不善造成貸款風險的,要限期整頓。
(三)對高風險貸款企業要實行嚴格的專門管理,并規定檢查間隔期。要有專人上門催收到期和非正常占用貸款,落實抵押、質押和保證,停止發放新的貸款,并向上級行定期報送情況。
(四)對處于高風險狀態的不良貸款,要逐筆落實清收措施,制訂階段性的壓綜合目標。
第五章 貸款風險的轉移、分散與補償
第十七條 各行對于已經發生的各種貸款風險要積極采取轉移、分散與補償等具體措施,及時處理、消化風險,落實風險責任。
第十八條 各行可結合本行實際情況試行企業聯合擔保,有條件的行可自行或要求借款人辦理貸款保險,或酌情追加
貸款擔保等方式轉移貸款風險。
第十九條 對于巨額貸款,各行可采取組織
銀團貸款等方式分散貸款風險。
第二十條 各行要按照《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的規定,及時足額提取貸款呆帳準備金和壞帳準備金,并按規定程序報批核銷呆帳貸款,補償貸款風險損失。
第二十一條 健全抵押、質押物品的管理制度,對因行使
抵押權、質權取得的各種抵押品、質押品,要在取得之日起一年內予以處分,及時補償貸款損失。
第六章 貸款風險管理的考核與獎懲
第二十二條 各級行應按以下要求對所屬分支機構的貸款風險管理定期進行檢查和考核。
(一)各級行要嚴格按照核定的貸款風險度、逾期貸款率、呆滯貸款率、呆帳貸款率、貸款擔保率和
貸款利息實收率等貸款質量監管指標對下屬行進行定期考核。
(二)凡單筆50萬元以上的待核銷呆帳貸款,列為重要風險情況,要按照規定程序及時向總行書面報告;500萬元以上的待核銷呆帳貸款列為特別風險情況,除按上述要求上報外,還應向總行上報單行材料。
(三)稽審部門根據有關規定,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對下屬行的貸款風險管理進行稽審,具體辦法另行下達。
(四)各行要按時如實填報總行規定的貸款風險管理報表。
(五)貸款風險管理的考核時間與現行會計年度一致。
第二十三條 貸款風險管理工作和貸款質量狀況是總行考核分行行長業績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行員評先進的主要依據之一,對全面執行本辦法,完成總行核定的貸款風險度及相關控制指標的行,給予有關經辦人員和負責人適當的精神和物質獎勵。
第二十四條 對綜合貸款風險度超過總行規定控制指標的分支機構,視情況依次按以下各款處理:
(一)通報批評。
(二)降低存貸款比例。
(三)上收貸款審批權限。
(四)限期完成風險消化任務。限期內不能把風險降至總行控制指標以內的,有關部門責任人應予離崗,三年內風險狀況未能改善的,分支機構負責人調離崗位。
以上各款可以并處。
第二十五條 對于弄虛作假縮小風險度,虛報統計或會計數字等行為,作為隱瞞貸款風險情況處理。凡隱瞞貸款風險情況的,追究當事人及有關領導的責任。
第七章 組織與實施
第二十六條 各行應建立健全貸款風險管理責任約束機制,由貸款風險歸口管理部門牽頭對貸款實行全面風險管理,努力完成上級行核定的貸款風險度控制指標及相關指標,把管理的責任落實到各個管理環節和操作崗位。
(一)貸款風險歸口管理部門職責:全面負責貸款風險管理工作的組織實施和考核。
(二)投資調查部門職責:負責
固定資產貸款項目貸前風險等級評定。
(三)信貸部門職責:負責企業信用等級評定和貸款全過程中的風險識別、界定、監測和控制。
(四)貸款評審委員會職責:在對調查部門和信貸部門提交的貸款風險度測定結果進行確認的基礎上進行貸款決策。
(五)財會部門職責:按照財務管理制度規定辦理呆帳準備金和壞帳準備金的提取和呆帳貸款核銷手續。
(六)計劃部門職責:根據貸款風險管理的要求,相應調整與貸款風險管理有關的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監控指標。
(七)稽審部門職責:負責對貸款風險管理的審計監督。
第八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計劃單列市分行可按照本辦法,結合本地、本行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并報總行備案。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由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總行制定、修改、解釋。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1996年1月1日起實行。
附件:一 貸款風險權數
一、貸款對象風險權數
企業信用等級或項目風險等級 對象權數(%)
AAA級 30
AA級 50
A級 70
BBB級 90
BBB級以下及未評級企業或項目 100
對基本建設新建項目按附二評定項目風險等級后,直接確定對象權數;對基本建設改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采取計算加權風險權重的辦法確定對象權數,即:
企業信用 企業資 新項目風險 新項目總
× + ×
改擴建、技改 等級權數 產總額 等級權數 投資額
=─────────────────────
項目對象權數 企業資產總額+新項目總投資額
二、貸款方式風險權數
對一般企業和個人的貸款方式 方式權數(%)
(一)信用貸款 100
(二)抵押貸款
1.居住樓抵押(含樓宇按揭) 50
本條所稱居住樓抵押需同時符合以下五個條件,否則,風險權數為100
(1)貸款必須以個人名義
(2)抵押貸款的數額不能超過買入價或市場估價的70%,兩者以較低者為準
(3)居住樓產權屬于借款人
(4)必須是第一擔保,即抵押貸款的
債權人必須是第一債權人
(5)居住樓已辦理保險
2.其他抵押
(1)城市地帶土地使用權或房屋及其他建筑物抵押 50
(2)非城市地帶土地使用權或房屋及其他建筑物抵押 70
(3)交通運輸工具抵押 70
(4)機械設備抵押 80
(三)質押貸款
1.現金
(1)本行人民幣存單 0
(2)其他銀行經證實的人民幣存單 10
(3)外匯現匯(國家外管局規定可兌換的幣種) 20
(4)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經證實的人民幣存單 50
2.有價證券
(1)國債 0
(2)金融債券 10
(3)股票、股權 50
(4)銀行擔保企業債券 50
(5)非銀行金融機構擔保企業債券 70
(6)無擔保的企業債券 90
3.動產質押按抵押權數乘以90%計算
(四)保證貸款
1.國有商業銀行及政策性銀行擔保 10
2.其他銀行擔保 20
3.非銀行金融機構擔保
(1)全國性非銀行金融機構擔保 20
(2)省級非銀行金融機構擔保 50
(3)地(市)級非銀行金融機構擔保 70
(4)地(市)級以下非銀行金融機構擔保 80
4.AAA級企業擔保 50
5.AA級企業擔保 70
6.AA級以下企業擔保 90
貸款的保證企業(4-6),其信用等級亦應評定
以上所指保證均為連帶責任保證,若為一般保證,應在以上權數基礎上再加5(一)至(四)項如參加了貸款保險,則該系數再乘50%
(五)票據貼現
1.全國性商業銀行及政策性銀行承兌匯票 10
2.區域性銀行(含外資銀行)承兌匯票 20
3.本行基本結算戶AAA級企業商業承兌票據 50
4.其他企業商業承兌票據 70
三、貸款期限風險權數
貸款期限 期限權數(%)
1.期限在三個月以內(含三個月) 100
2.期限在三個月以上半年以內(含半年) 105
3.期限在半年以上一年以內(含一年) 110
4.期限在一年以上三年以內(含三年) 130
5.期限在三年以上五年以內(含五年) 135
6.期限在五年以上
四、貸款形態風險權數
貸款形態 形態權數(%)
1.正常貸款 100
2.不良貸款
(1)一般逾期貸款 150
(2)呆滯貸款(催收貸款) 200
附件:二 企業信用等級、項目風險等級評定
一、企業信用等級評定
按照總行頒布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評定企業信用等級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評定企業信用等級(個人信用等級評定由各分行自行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AA級),經信貸部門確認后有效。
二、項目風險等級評定
項目風險等級標準如下:
參數分值 項目風險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