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規已被《中國進出口銀行關于印發的通知》(發布日期:2000年9月26日 實施日期:2000年9月26日)廢止
中國進出口銀行項目評審管理暫行辦法
(1995年1月18日中國進出口銀行
第一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項目評估審查工作的管理,增強項目管理的科學性,提高評審質量,保證國家產業政策和外貿政策的貫徹,減少經營風險,促進信貸資產質量的提高,根據《中國進出口銀行章程》和審貸分離的原則,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 凡本行承擔的各類
貸款項目、擔保項目、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項目及其他項目的評估審查,均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項目評估審查應堅持公正、客觀、科學的原則,通過認真的調查研究,運用科學的評審方法,獨立開展工作。
第四條 項目評估審查應以下列各項為依據:
一、我國及有關國家的法律、法規,我國締結或者加入的有關國際條約、國際公約以及國際慣例;
二、國家的產業政策、外貿政策、外交政策、科學技術政策、金融政策、財政和稅收政策等;
三、項目的批準文件、可行性研究報告、合同、協議等文件;
四、國家有關評估、評價、論證的規定、辦法及參數;
五、本行有關業務管理規定和辦法。
第二章 評審工作的組織
第五條 項目評審部門是從事本行辦理的各類項目評估審查業務的職能部門。
第六條 項目評審工作主要由本行評審部門的專業人員完成;對于一些金額巨大、情況復雜的特殊項目或者高新技術項目,可以由項目評審部門聘請或
委托有關院校、科研機構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協作完成。
第七條 項目評審人員應當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工作經驗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第三章 評審程序及辦法
第八條 對項目單位報請本行辦理的各類項目,由各項目管理部門(即有關業務部門,下同)在收到項目
申請書后的規定期限內,將項目單位報送的項目有關資料、文件(原件或者復印件)送交項目評審部門。項目評審部門在收到有關項目的文件、資料后,應當及時研究,做出安排。
第九條 經確定需要進行評估審查的項目,項目承擔單位應當及時、準確、完整地提供下列文件、資料:
一、
借款、擔保、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等項目的申請書;
二、項目的政府批準文件;
三、
營業執照復印件;
四、出口許可證;
五、進出口經營權批準文件;
六、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
七、項目承擔單位前兩年的年度及本年度近期的財務報表;
八、貿易合同及與項目有關的其他合同;
九、買方的資信證明;
十、銀行保函、信用證或抵押文件;
十一、項目評審所需要的其他材料。
第十條 項目評審部門開展業務,應當根據項目單位不同的資信情況、經濟實力、償債能力和項目的不同規模、經濟效益、風險程度以及與本行業務來往歷史的長短等因素,分別確定評審的內容和重點。
對于資信狀況良好,經濟實力強,與本行長期合作良好的項目單位和一些規模不大,產品技術、工藝比較簡單、風險較小的項目,可以適當簡化評審內容。
第十一條 對列入評審計劃的項目,項目評審部門應當組織評審小組,確定小組負責人,擬定評審工作計劃,確定評審重點和工作進度,保證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評審任務。
對一般單機出口信貸項目和擔保項目,應在以下時間內完成:小型項目為7個工作日,中型項目為10個工作日,大型項目為15個工作日。對于成套設備出口的各類貸款(包括政府貸款、援外貸款)或涉及固定資產投資的項目,應在以下時間內完成:小型項目為10個工作日,中型項目為20個工作日,大型項目為30個工作日。項目情況特殊的,經行領導批準,評審期限可以適當延長。
前款所述項目大小的劃分按其金額確定。小型項目為1000萬元人民幣以下;中型項目為1000萬至5000萬元人民幣之間;大型項目為5000萬元人民幣以上。
第十二條 開展項目評審,評審人員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評審要求和實際需要,可深入項目單位和有關部門調查研究,核實、收集資料,掌握項目的實際情況。為加快工作進度,避免重復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項目評審部門可與項目管理部門共同進行項目的前期調查。在實際工作中,項目評審部門和項目管理部門應注意相互溝通、相互配合。
第十三條 對調查、收集并經過核實的資料,評審人員應當及時進行分析、審查、預測和評價,在歸納綜合各個單項分析、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編寫、提交評審報告,根據本規定的項目審批權限逐級上報行領導審批。
第四章 評審內容及規則
第十四條 對項目的具體評審,應當根據本行承擔的不同業務類型項目的具體情況,分別確定重點的評審內容。
第十五條 對于大型成套設備或涉及固定資產投資類出口貸款(包括政府轉貸、援外貸款)等項目,應評審下列內容:
一、項目的必要性及有關的國家產業政策、外貿政策、外交政策、科學技術政策、國別政策,以及所在國的地理位置、政治局勢、貿易管理、外匯管制等有關情況;
二、市場與規模分析。對市場(規模)范圍、供需狀況、產品競爭能力(包括質量、性能、價格)和發展趨勢的分析,項目經濟規模分析;
三、生產條件評審。對國內出口單位和國外進口單位的建設條件和建成投產后的生產條件做出評價。包括資金、資源、地質水文資料是否清楚,廠址選擇是否合理,施工隊伍狀況、原材料、燃料電力供應、交通運輸、配套設施、環境保護措施等;
四、技術評審。對項目采用的工藝、技術、設備的先進性、適用性、安全可靠性和經濟合理性進行綜合的分析和評價;
五、財務效益評審。對項目單位的財務狀況、綜合還款能力和項目的盈利能力及清償能力做出評價。包括項目的現金流量,產品的成本、折舊、銷售收入、稅金、利潤等各項財務指標,資產負債狀況、投資回報率、貸款償還期、外匯流量、凈創匯、換匯成本、貸款創匯效益等;
六、擔保人的評審。包括擔保人資格、能力、財務狀況、資信情況和近期擔保、履約情況;
七、
抵押物的評審。包括
抵押權的設立,抵押物的選擇、
鑒定、估價,
抵押率、抵押期限、抵押條件,抵押物的占管及處置,抵押物的保險及法律
公證手續等項內容;
八、貿易合同的評審。主要側重于支付方式、交貨期、預付款、定金、銀行保函、支付所使用的貨幣、外匯匯率變動趨勢及可能發生的風險、采取的保值措施;
九、不確定性分析和風險度評審。對利率、匯率、價格等因素變動對項目的影響進行分析。
第十六條 對于單機出口項目的評審,可以參照本辦法第十五條規定的評審內容,但第二、三、四、九等項內容可以適當簡化。
第十七條 評審總結。在進行各項單項評審的基礎上,提出項目評審的結論性意見。項目的評審結論應包括以下事項:
一、有關項目的各種資料是否合法、有效、齊備;
二、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外貿政策、外交政策、科學技術政策等政策;
三、國別風險;
四、項目單位的資信情況、經濟實力、履約條件、還款期內的財務狀況預測、償債能力、還款保證;
五、項目采用的技術、設備是否先進、適用、可靠,產品是否適銷對路,市場狀況分析(主要指與固定資產類有關的成套設備出口項目);
六、項目在經濟上是否合理,其財務效益、創匯效益情況如何,支付方式是否可靠;
七、項目的擔保方式是否得當,擔保人是否具有擔保資格和擔保能力,抵押物價值和抵押率是否合理;
八、項目方案和項目方式的選擇和決策是否得當(主要指交鑰匙工程和大型成套設備出口);
九、對是否同意該項目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十八條 項目的后評審。為了加強和完善項目的管理和監督,檢驗項目的實施質量和決策水平,及時發現項目執行中的重大變化和問題,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項目評審部門將根據不同情況,按照本暫行辦法規定的內容、方法和程序提出后評審意見。
第十九條 有關項目評審的各種資料、文件、領導批示、評估審查報告、對合同、協議的意見,后評價報告等評審材料由項目評審部門統一歸檔管理,妥善保存。
第二十條 項目評審過程中,凡涉及國家機密、項目單位及有關企業的商業秘密、技術秘密的各種數據、資料,評審部門和評審人員應當負責保密。
第二十一條 項目評審中因聘請專家、顧問所需的費用,由項目評審部門擬出計劃,按本行財務規定審批支付,列入業務費支出。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由中國進出口銀行負責解釋。本辦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