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本準則規(guī)范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和相關信息的披露。
2.本準則不涉及下列內容:
(1)企業(yè)合并中取得的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2)經濟林木和產役畜等與農業(yè)活動有關的生物資產。
定義
3.本準則使用的下列術語,其定義為:
(1)固定資產,指同時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資產:
①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②使用年限超過一年;
③單位價值較高。
(2)使用壽命,指固定資產預期使用的期限。有些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也可以用該資產所能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業(yè)務的數量來表示。
(3)折舊,指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的系統分攤。其中,應計折舊額,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如果已對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準備,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固定資產的確認
4.固定資產在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才能加以確認:
(1)該固定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yè);
(2)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5.企業(yè)在對固定資產進行確認時,應當按照固定資產定義和確認條件,考慮企業(yè)的具體情形加以判斷。
企業(yè)的環(huán)保設備和安全設備等資產,雖然不能直接為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卻有助于企業(yè)從相關資產獲得經濟利益,也應當確認為固定資產,但這類資產與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之和不能超過這兩類資產可收回金額總額。
6.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如果各自具有不同的使用壽命或者以不同的方式為企業(yè)提供經濟利益,從而適用不同的折舊率或折舊方法的,應當單獨確認為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7.固定資產應當按其成本入賬。
8.外購的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買價、增值稅、進口關稅等相關稅費,以及為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所發(fā)生的可直接歸屬于該資產的其他支出,如場地整理費、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yè)人員業(yè)務費等。
如果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按各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9.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所發(fā)生的必要支出,作為入賬價值。
10.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入賬價值。
11.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其入賬價值按《企業(yè)會計準則——租賃》的規(guī)定確定。
12.債務重組中取得的固定資產,其入賬價值按《企業(yè)會計準則--債務重組》的規(guī)定確定。
13.非貨幣性交易中取得的固定資產,其入賬價值按《企業(yè)會計準則--非貨幣性交易》的規(guī)定確定。
14.盤盈的固定資產,按以下規(guī)定確定其入賬價值:
(1)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存在活躍市場的,按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減去按該項資產的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后的余額,作為入賬價值。
(2)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按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作為入賬價值。
15.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按以下規(guī)定確定其入賬價值:
(1)捐贈方提供了有關憑據的,按憑據上標明的金額加上應當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
(2)捐贈方沒有提供有關憑據的,按以下順序確定其入賬價值:
①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存在活躍市場的,按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估計的金額,加上應當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
②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按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作為入賬價值。
如接受捐贈的系舊的固定資產,按依據上述方法確定的新固定資產價值,減去按該項資產的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后的余額,作為入賬價值。
16.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借款費用,按《企業(yè)會計準則--借款費用》的規(guī)定處理。
固定資產的折舊
17.除以下情況外,企業(yè)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xù)使用的固定資產;
(2)按照規(guī)定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18.企業(yè)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除本準則第22條所列情況外,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一經選定,不得隨意調整。
19.企業(yè)在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時,主要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1)該資產的預計生產能力或實物產量;
(2)該資產的有形損耗,如設備使用中發(fā)生磨損、房屋建>物受到自然侵蝕等;
(3)該資產的無形損耗,如因新技術的出現而使現有的資產技術水平相對陳舊、市場需求變化使產品過時等;
(4)有關資產使用的法律或者類似的限制。
20.企業(yè)應當根據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選擇折舊方法,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除本準則第23條所列情況外,折舊方法一經選定,不得隨意調整。
21.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并根據用途分別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當期費用。
企業(yè)在實際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
22.企業(yè)應當定期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進行復核。如果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的預期數與原先的估計數有重大差異,則應當相應調整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23.企業(yè)應當定期對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進行復核。如果固定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則應當相應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固定資產的后續(xù)支出
24.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后續(xù)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業(yè)的經濟利益超過了原先的估計,如延長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或者使產品質量實質性提高,或者使產品成本實質性降低,則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其增計金額不應超過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
25.根據本準則第24條規(guī)定應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以外的后續(xù)支出,應當確認為費用。
固定資產的減值
26.固定資產的減值是指,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
本準則所稱可收回金額,是指資產的銷售凈價與預期從該資產的持續(xù)使用和使用壽命結束時的處置中形成的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中的較高者。其中,銷售凈價是指資產的銷售價格減去處置資產所發(fā)生的相關稅費后的余額。
27.企業(yè)應當于期末對固定資產進行檢查,如發(fā)現存在下列情況,應當計算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以確定資產是否已經發(fā)生減值:
(1)固定資產市價大幅度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時間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預計的下跌,并且預計在近期內不可能恢復;
(2)企業(yè)所處經營環(huán)境,如技術、市場、經濟或法律環(huán)境,或者產品營銷市場在當期發(fā)生或在近期發(fā)生重大變化,并對企業(yè)產生負面影響;
(3)同期市場利率等大幅度提高,進而很可能影響企業(yè)計算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的折現率,并導致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大幅度降低;
(4)固定資產陳舊過時或發(fā)生實體損壞等;
(5)固定資產預計使用方式發(fā)生重大不利變化,如企業(yè)計劃終止或重組該資產所屬的經營業(yè)務、提前處置資產等情形,從而對企業(yè)產生負面影響;
(6)其他有可能表明資產已發(fā)生減值的情況。
28.如果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企業(yè)應當按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并計入當期損益。
29.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以及尚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如果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價值又得以恢復,應當按照固定資產價值恢復后的賬面價值,以及尚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因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而調整固定資產折舊額時,對此前已計提的累計折舊不作調整。
30.如果有跡象表明以前期間據以計提固定資產減值的各種因素發(fā)生變化,使得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大于其賬面價值,則以前期間已計提的減值損失應當轉回,但轉回的金額不應超過原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固定資產的處置
31.企業(yè)發(fā)生固定資產出售、轉讓、報廢或毀損時,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其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后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32.售后租回固定資產,按《企業(yè)會計準則——租賃》的規(guī)定進行會計處理。
披露
33.企業(yè)應當披露下列與固定資產有關的信息:
(1)固定資產的標準、分類、計價方法和折舊方法;
(2)各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率;
(3)固定資產增減變動情況,包括期末和期初各類固定資產賬面總金額及累計折舊總額,以及各類擴建、處置及其他調節(jié)項目的金額;
(4)當期確認的固定資產減值損失及當期轉回的固定資產減值損失;
(5)在建工程的期初、期末數額及增減變動情況;
(6)對固定資產所有權的限制及其金額;
(7)已承諾將為購買固定資產支付的金額;
(8)暫時閑置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
(9)已提足折舊仍繼續(xù)使用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
(10)已退廢和準備處置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
銜接辦法
34.對于本準則施行之日以前取得的固定資產,除減值準備的提取應當追溯調整外,其余不作追溯調整。
附則
35.本準則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完)
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謝開榮律師 主辦律師 執(zhí)業(yè) 6 年 江西-贛州-于都縣 江西銳泓律師事務所 中小律所 實名認證執(zhí)業(yè)認證網站認證 因無暇在網絡上回復,咨詢的朋友請加微信留言或電話聯系(微信手機同號)。 謝開榮律師是中國法網贛州地區(qū)公益律師,被于都縣司法局評為五星級律師,被聘為于都縣政府信訪局法律服務律師,是法律快車網特邀推薦律師,華律網重點推薦資深律師。 謝開榮律師,2009年獲得法學學士學位,2010年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系江西銳泓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謝律師長期在贛南各地區(qū)從事法律工作。法學理論扎實,辦案經驗豐富,身經百戰(zhàn),辦理過各種紛繁復雜的訴訟案件,特別擅長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合同糾紛、刑事辯護、勞動工傷、債權債務等業(yè)務。 成功案例:請在百度搜索 華律網謝開榮律師 親辦案例 選擇謝開榮律師的理由: 專業(yè):謝開榮律師長期研究各類訴訟及非訴訟重大疑難案件,具有深厚的法學理論功底以及豐富的實踐辦案經驗。 盡責:謝開榮律師秉承"認真務實、優(yōu)質高效"的工作理念,窮盡一切法律途徑,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高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調查取證及材料收集工作,第一時間進入案件辦理程序,在案件處理或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實施辦法(2013)
2013-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198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0修正)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規(guī)范處理1995年以前中央財政向人民銀行借款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3-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1999-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市政機構問題的決定
1999-08-29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2-19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huán)境保護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直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chuàng)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yè)融合發(fā)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
2013-0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通知
2012-08-17國務院關于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2-0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fā)衛(wèi)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guī)劃的通知
2012-01-12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關于調整進境物品稅稅目稅率的通知
2011-0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發(fā)展改革委衛(wèi)生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y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國務院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fā)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