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惠州市海底電纜管道保護辦法》業經2012年2月13日十一屆1次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惠州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三月六日
惠州市海底電纜管道保護辦法
第一條 為保護海洋環境,保障海底電纜、管道安全運行,維護海底電纜、管道所有者合法權益,根據《海底電纜管道保護規定》(國土資源部令第24號)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我市管轄海域內非軍用海底電纜、管道的保護工作,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市海底電纜、管道保護工作,縣、區海洋主管部門負責所在轄區海底電纜、管道的保護工作。
第四條 市、縣(區)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本辦法,負責管轄海域內的海底電纜、管道檔案資料管理、提供資料查詢服務,對海底電纜、管道保護區進行定期巡航檢查,對進入海底電纜、管道保護區的各類作業船舶提出警示,制止可能危及海底電纜、管道的作業行為等工作。
第五條 市、縣(區)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沿海重要場所展示我市海底電纜、管道保護區示意圖、海底電纜、管道名稱及其編號、注冊號、所有者、用途、總長度、詳細線路、標識等內容。
第六條 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海底輸油管道溢油應急機制,制定海底輸油管道溢油事故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海事、安監、港務和海底輸油管道所有者開展海底輸油管道溢油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練。
第七條 市、縣(區)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牽頭組織海底電纜、管道所有者成立海底電纜、管道保護協會,保護協會會員企業應當協同做好海底電纜、管道保護工作,定期交流海底電纜、管道保護工作信息。
第八條 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報請上級海洋主管部門劃定我市海底電纜、管道保護區,并及時向社會公告。
第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海底電纜、管道的義務,各級政府應對舉報破壞海底電纜、管道的有功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條 禁止在海底電纜、管道保護區內從事挖沙、鉆探、打樁、拋錨、拖錨、底拖捕撈、張網捕撈、水產養殖、爆破等可能破壞海底電纜、管道的海上作業。
因重點工程建設、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或者鋪設新的海底電纜、管道,確需在海底電纜、管道保護區內進行填海、鉆探、打樁、開溝、疏浚作業的,作業范圍距離現有海底電纜、管道兩側各不得少于50米。
第十一條 在我市海域從事海底電纜、管道的路由勘測和鋪設施工,應當向所在縣、區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和惠州海事部門提出申請,經依法審核、批準后方可實施。
第十二條 海底電纜確需穿越錨地、航道的,必須經過嚴格的論證,市、縣(區)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核前應當征求海事、港口等有關主管部門意見。海底輸油管道、污水管道等不得穿越錨地和需要進行人工疏浚的航道。
第十三條 海底電纜、管道鋪設竣工后,所有者應在90日內將電纜、管道的詳細路線圖、位置表等登記資料報送市、縣(區)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并同時抄送惠州海事、港口主管部門。
第十四條 鼓勵海底電纜、管道所有者按照國家規定對海底電纜、管道保護區和海底電纜、管道線路設置標識,并報市、縣(區)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五條 海底電纜、管道所有者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海底電纜、管道進行定期檢測,并于每年1月30日前,將上一年度海底電纜、管道的使用、檢查、運行情況和保護措施等情況報告所在地市、縣(區)海洋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六條 新鋪設的海底電纜、管道需要交越已鋪設的海底電纜、管道時,應當先與已鋪設的海底電纜、管道所有者協商,就交越施工的技術處理、保護措施及經濟補償等問題達成協議,并報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施工。
第十七條 海底電纜、管道的維修、改造、拆除等施工作業,所有者應在實施作業的30日前向惠州海事部門申領水上水下作業許可證,并將作業內容、原因、時間、海區、施工單位和作業船只等情況報告省、市、縣(區)海洋行政主管部門。
緊急搶修可以先行施工,并同時將有關情況向海洋、海事、安監、港務等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并補辦相關手續。
第十八條 在海底電纜、管道保護區從事作業前,作業者應當詳細了解作業海域海底電纜、管道的鋪設情況,制定對現有海底電纜、管道的保護方案和措施,避免在施工過程中損壞現有海底電纜、管道。保護方案和措施應當征得現有海底電纜、管道所有者的同意,并經所在地縣、區海洋、惠州海事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
海上作業勾住海底電纜、管道時,海上作業者不得拖起、拖斷或者截斷,必須立即報告海洋、海事主管部門和海底電纜、管道所有者,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害進一步加劇。
海上作業一旦鑿穿輸油管道、污水管道,海上作業者必須立即報告海洋、海事、安監、港務等行政主管部門,準確標記事故發生位置,積極參與應急救災工作。
第十九條 海上作業的單位和個人造成海底電纜、管道及其附屬設施損壞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損壞海底輸油管道、污水管道導致重大海洋環境污染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關施工單位和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因地震等不可抗拒自然因素,導致輸油管道、污水管道等破裂,管道所有者采取必要的措施仍未能避免環境損害的,可以依法減輕或免除責任。
第二十一條 海上作業者有下列行為的,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將其驅離作業場所,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一)未經批準,在我市海域開展鉆探、疏浚、爆破、傾倒固體廢棄物的;
(二)擅自進入海底電纜、管道保護區進行觸及海底的捕撈作業的;
(三)拖起、拖斷海底電纜、管道的;
(四)故意損壞海底電纜、管道及其附屬保護設施的。
第二十二條 海上作業者有下列行為的,由海事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一)候潮進港或避風船舶不在海事部門公布的錨地下錨停泊的;
(二)施工單位在非緊急情況下未取得通航水域水上水下施工作業許可進行施工作業的。
第二十三條 海底電纜、管道運行過程中,非因不可抗拒自然因素導致重大環境事故發生或者損害第三者權益,其所有者應當依法承擔環境修復責任或者對第三者作出合理賠償。
第二十四條 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在海底電纜、管道的保護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權力、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所稱海底電纜、管道,是指位于我市海域內大潮高潮線以下的民用海底通信電纜(含光纜)和電力電纜及輸水(含工業廢水、城市污水等)、輸氣、輸油和輸送其他物質的管狀設施。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
2012-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2015年修正)
2015-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在沿海港口城市設立海事法院的決定
1984-11-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1992-09-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1998)
199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修正)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
1989-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1-04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2004-09-19票據管理實施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3-02-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關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
2010-08-27關于加強對行政機關公文中涉及字母詞審核把關的通知
2010-04-0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09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0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