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節約資源基本國策,促進全省經濟結構調整、增長方式轉變和質量效益提高,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號)、《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07)15號)精神,制定本辦法。
一、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和獎懲的必要性
省委、省人民政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將單位GDP能耗降低25%左右的指標作為“十一五”期間全省必須完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約束性指標。約束性指標是明確和強化政府責任的指標,是省人民政府在公共服務和涉及公眾利益領域對各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萬元GDP能耗指標是一個綜合性指標,既涉及產業結構問題,又涉及到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加大節能投入、財稅政策、能源價格、科技創新、標準、統計、教育培訓等政策機制,因此對省級相關部門應有評價。各市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和重點耗能企業在“十一五”期間肩負著十分艱巨的節能任務,必須緊緊圍繞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確定的節能目標開展工作。同時,為鼓勵和引導節能相關單位加大節能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全省節能目標的落實和完成,堅持科學、客觀、真實、公開、公正、公平、擇優的原則,對節能有突出貢獻和較大貢獻的單位給予一定的獎勵;對未能按期完成節能目標的相關單位給予相應處罰,做到有獎有罰、獎懲結合。
建立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和獎懲制度是加強節能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建立節能長效機制、促進節能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明確目標,落實責任,措施到位,表彰先進,督促后進,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目標。
二、節能目標責任制評價考核辦法
(一)評價考核對象。
1.評價對象。
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2.考核對象。
(1)各市人民政府。
(2)全省“雙百家”重點耗能企業。
(二)對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節能工作評價內容。
1.評價內容。
(1)貫徹落實國務院及省人民政府有關節能工作部署的情況;
(2)淘汰落后產能配套退出機制,經濟、行政綜合配套政策的制定及落實情況;
(3)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產能,促進節能降耗的產業、財政、稅收、價格、金融、科技、標準、教育培訓、統計等政策法規的草擬、制定、完善和執行情況;
(4)部門節能規劃、年度節能目標和工作計劃的制訂和落實情況。
2.評價時間和程序。
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每年在省人民政府組織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期間,向省人民政府報送上年度節能工作總結,由省人民政府進行統一評價。
(三)對各市人民政府的考核。
1.考核內容。
省人民政府與11個市人民政府簽訂的節能目標責任書中確定的節能指標和工作任務。對各市人民政府的考核指標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節能目標完成指標(占40分),二是節能措施指標(占60分)(詳見附件1)。
各市萬元GDP能耗降低率為否決性指標,只要未達到年度計劃目標值,即為未完成目標考核等次,節能措施為定性評價指標,根據指標的完成率或有關工作完成情況計分。
2.考核時間。
各市人民政府每年年初對上一年度節能目標責任書完成情況進行自查,寫出自查報告于2月底前報省節約能源工作領導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省節能辦)。省節能辦每年3一4月份組織相關部門及專家,對各市人民政府節能工作及節能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5月底前將考核報告報省人民政府審定。經省人民政府審定后,向社會公布。
3.考核等次。
以省統計局公布的地區能源消耗指標,年報和半年報作為考核主要依據;考核結果分為四個等次:超額完成(95分及以上且節能指標超過年度計劃目標值)、完成(80一94分且節能指標達到年度計劃目標值)、基本完成(60一79分且否決性指標基本達到年度計劃目標值)、未完成(60分以下或節能指標未達到年度計劃目標值)。考核結果為未完成等次的市人民政府,應在一個月內做出原因解釋并提出改進措施,限期改進,省人民政府將組織有關單位跟蹤改進成效并重新進行考核。
(四)對全省“雙百家”重點耗能企業的考核。
1.考核內容。
以《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晉政發(2006)38號)中所確定的“十一五”期間“雙百家”企業節能降耗指標分解表和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本行政區內“雙百家”企業節能量為準,分年度的節能量以各市人民政府與“雙百家”企業簽訂的節能目標和工作任務為準。
“雙百家”企業考核指標分兩類:節能目標完成指標(占40分),節能措施指標(占60分)(詳見附件2)。
否決性指標為節能量,只要未完成該指標,考核結果即為未完成等次;其他根據工作完成情況和指標的完成率計分。
2.考核時間和程序。
“雙百家”企業中屬于國家確定的千戶企業中86戶企業,應于每年1月底前向所在市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門提交上年度節能目標完成情況的自查報告,同時上報省節能辦,考核數據以統計部門審定的各企業能源相關報表為依據。由省節能辦組織相關部門、專家,對其節能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并于每年2-3月份完成對86戶企業的綜合考核報告,于每年3月底前上報省人民政府審定。同時,將考核報告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
其余114戶企業應于每年l月底前按屬地原則向所在市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門提交上年度節能目標完成情況的自查報告,同時抄報省節能辦,考核數據以統計部門審定的各企業能源相關報表為依據。由市人民政府節能主管部門組織相關部門考核。市人民政府節能主管部門每年3月份完成對“雙百家”企業綜合考核報告,并于月底前上報省節能辦。由省節能辦于每年4月底前匯總上報省人民政府。經省人民政府審定后,向社會公布。
3.考核等次。
考核結果按百分制打分,分為四個等次:超額完成(95分以上且節能超過年度計劃節能量)、完成(80-94分且否決性指標達到年度計劃節能量)、基本完成(60-79分且否決性指標基本達到年度計劃節能量)、未完成(60分以下或否決性指標未達到年度計劃節能量)。考核結果為未完成等次的企業,應在一個月內做出原因解釋并提交整改方案,限期改進。
三、節能獎懲辦法
(一)獎懲對象。
參加考核的各市人民政府、省確定的“雙百家”重點耗能企業及節能工作個人。
(二)獎懲等次。
1.各市人民政府、省確定的“雙百家”重點耗能企業根據考核結果將獎懲劃分為四個等次:對超額完成的有關單位設立特別獎;對完成的有關單位設立優秀獎,并結合省節能表彰活動進行表彰獎勵;對基本完成的單位予以通報表揚,激勵其在下一年度更好地完成節能目標;對未完成單位予以相應的處罰。
節能先進個人按其在節能管理或節能技術研發領域取得成績的大小,是否具備示范及推廣意義,為本單位本企業的節能目標做出貢獻的大小進行評選。
2.省節能獎的特別獎和優秀獎共分為5個獎項。特別獎包括山西省節能突出貢獻市級人民政府、山西省節能突出貢獻企業,每個獎項設2—3個名額。優秀獎包括山西省節能先進市級人民政府、山西省節能先進企業、山西省節能先進個人。
3.符合節能獎評選條件的市級人民政府、企業和個人少于本辦法規定的獎勵名額時,可以部分或全部空缺。市級人民政府、企業同時具備多個單項獎勵條件的,不重復獎勵。
(三)獎懲程序。
1.省節約能源工作領導組負責省節能獎評選的組織工作。
2.具備評選條件的單位、企業、個人可向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申報,并提交省節能獎申報表及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出具的鑒定報告等有關材料。中央駐晉單位、企業獎勵項目由省人民政府相關部門推薦。各市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將推薦材料報省節能辦。推薦單位對推薦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3.各市人民政府、省確定的“雙百家”重點耗能企業及節能先進個人由省節能辦對推薦材料進行資格審查,提出獎項候選名單報省節約能源工作領導組審定。由省節約能源工作領導組審定的獎項候選名單在省級新聞媒體上公示,經公示無異議的,報省人民政府批準。
4.在評選過程中要嚴格評選紀律,對參評單位有弄虛作假行為的,取消其參加評獎的資格;已經獲獎的,撤銷已獲獎項,5年內不得再次參加評選。推薦單位參與騙取節能獎勵的,省人民政府給予通報批評;評審工作人員在評審活動中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的,依據有關規定,給予相應處分。
(四)對各單位的獎懲辦法的具體規定。
1.對省直部門節能工作的獎懲辦法。
經省人民政府考核綜合評價成績突出的部門,由省人民政府通報表揚。對于綜合評價節能工作存在較大差距的部門,實行問責制,由省人民政府責令其限期改進。
2.對市人民政府的獎懲辦法。
市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考核結果,經省人民政府審定后,交由干部主管部門依照《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試行辦法》等規定,作為對市級人民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
對于節能目標責任制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的市人民政府,由省節能辦評選出節能突出貢獻單位,給予特別獎,從省財政安排的節能專項資金中列支,分別獎勵每個單位30萬元,省里還加大對該地區節能投資支持力度;對于節能目標責任制考核結果為完成的市人民政府,由省節能辦評選出節能先進單位,給予優秀獎,并從省財政安排的節能專項資金中列支,分別獎勵每個單位10萬元,省里還加大對該地區節能投資支持力度。對基本完成的市人民政府予以通報表揚,并結合省節能表彰活動進行表彰獎勵;對考核結果為未完成的市人民政府,予以通報批評,領導干部不得參加年度評獎,不得授予榮譽稱號等,省里從嚴控制該地區要求核準和批準新建高耗能項目和新增工業用地。
3.對“雙百家”重點耗能企業的獎懲辦法。
省人民政府對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的企業,由省節能辦評選出節能突出貢獻企業,給予特別獎。節能突出貢獻企業從單位產品(產值)能耗連續2年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并在完成責任書規定的各項節能任務、節能指標的基礎上,節能量超額完成4萬噸標準煤以上條件的企業中選出。省人民政府向獲獎企業頒發榮譽證書和獎牌,并從省財政安排的節能專項資金中列支分別獎勵每個企業50萬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加大對該企業節能項目的投資支持力度。
省人民政府對考核結果為完成的企業,由省節能辦評選出節能先進單位,給予優秀獎。節能先進企業從單位產品(產值)能耗連續2年保持全省領先,并在完成責任書規定的各項節能任務基礎上超額完成節能指標同時當年實現節能量在5千噸標準煤以上的企業中選出。省人民政府向獲獎企業頒發榮譽證書和獎牌,并從省財政安排的節能專項資金中列支分別獎勵每個企業20萬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加大對該企業節能項目的投資支持力度。
對考核結果為基本完成的企業,予以通報表揚,給予鼓勵。
對考核結果為未完成的企業,予以通報批評,并實行“一票否決”,企業負責人一律不得參加年度評獎、授予榮譽稱號,新建高耗能投資項目和新增工業用地要從嚴控制;國有、國有控股企業領導班子成員不得享受年終獎勵。屬于省國資委管理的企業,其考核結果按照《省屬企業領導人員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納入省屬企業領導人員經營業績考核之中。
4.對節能先進個人的獎勵辦法。
對于在節能管理或節能技術研發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具備示范及推廣意義,為本單位、本企業的節能目標做出重大貢獻的個人,每年評選50個左右授予節能先進個人稱號,獎勵每人1萬元。
(五)各市人民政府可結合實際參照本辦法設立市級節能獎懲辦法。
能源生產經營單位和用能單位應當制定和實施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節能獎懲制度。
本辦法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問題由省節能辦負責解釋。
二○○八年六月十七日
山西省經濟委員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三號
200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2007-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2004)
2004-10-27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2001-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辭去代表職務的辦法的決定
1999-01-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教師節的決定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198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于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2019-08-1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青島市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
1970-01-01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2013)
2013-08-0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3-1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國家人口計生委關于印發加強新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1-01-26國務院關于確定三亞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