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各有關單位:
現將《關于進一步規范本市補貼培訓工作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二○○七年四月十日
關于進一步規范本市補貼培訓工作的意見
為完善本市失業保險基金用于補貼培訓的工作機制,規范補貼培訓的運作,現就有關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關于補貼培訓的實施機構
(一)申報條件
補貼培訓的實施機構(以下簡稱“補貼培訓機構”)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法定辦學資質,補貼培訓項目應為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范圍內的培訓項目。
2、具有與培訓項目和培訓規模相適應的培訓場所和實訓設施、設備,具有穩定、合格的師資隊伍。
3、具有較豐富的辦學經驗,培訓質量較好。培訓機構申請承擔的補貼培訓項目均應有過一個完整的培訓周期經歷,培訓項目的鑒定合格率一般不低于上年度該項目全市平均鑒定合格率(列入當年度補貼培訓目錄的新職業培訓項目除外)。
4、培訓機構年度網絡化檢查合格,培訓機構無違規辦學的不良記錄,其法定代表人無不良誠信記錄。
(二)申報審核
1、培訓機構符合上述條件的,可以向所在區縣勞動保障部門提出書面申請。
2、區縣勞動保障部門對申報的培訓機構進行審核,基本符合條件的應通過市勞動保障服務網和區縣政府網站向社會公示,公示期限為七個工作日。
(三)簽約
1、經公示后審核符合條件的培訓機構,由區縣勞動保障部門與其簽定《培訓成果購買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協議》每年簽訂一次。《協議》內容包括協議期限、補貼培訓項目、培訓規模、協議的變更與終止,以及違約責任等事項。
2、區縣勞動保障部門應及時將已簽約確認的補貼培訓機構相關材料報市職業培訓指導中心備案。
二、關于補貼培訓目錄和標準
(一)補貼培訓目錄
1、根據《上海市促進就業若干規定》第十條規定,由市勞動保障局在聽取區縣和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經委、市農委、市總工會等相關部門和單位,確定補貼培訓目錄,并由市勞動保障局定期向社會公布。
2、本市失業和協保人員、農村富余勞動力參加非目錄內的定向培訓,均可納入補貼培訓的范圍。
(二)補貼標準
1、補貼培訓目錄內各培訓項目的補貼標準,經市物價局核準后,由市勞動保障局公布實施。
2、凡具有本市戶籍、在勞動年齡段內的勞動者,持“培訓帳戶卡”參加補貼培訓目錄范圍內的職業培訓并考核鑒定合格的,失業和協保人員、農村富余勞動力可享受100%培訓費用補貼,參加中高層次技能培訓的在職職工和高校畢業學年的學生可享受50%的培訓費用補貼。
本市勞動者參加補貼培訓目錄范圍的初級、中級或模塊類培訓項目,考核鑒定不合格的不予以培訓費用補貼;自考核鑒定之日起一年內補考合格的,也可予以培訓經費補貼(補考鑒定費用自理)。
三、關于補貼培訓督導評估工作
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對本轄區內培訓機構開展補貼培訓的情況進行管理,實施督導評估。
(一)督導評估組織實施
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加強對補貼培訓督導評估工作的領導,建立補貼培訓督導制度,制定實施方案,對每個補貼培訓班均有督導記錄和評估意見。
區縣勞動保障局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失業保險、勞動保障監察等職能部門應相互配合,形成督導評估協作機制。
(二)督導評估內容和方式
督導評估的內容,應包括培訓招生情況、授課計劃執行情況、師資和實訓落實情況、教學組織情況、培訓質量情況、培訓經費核銷情況等。督導評估重點是對補貼培訓機構在實施培訓過程中的規范操作和質量控制情況。
各區縣可根據工作實際開展日常督導評估、專項督導評估、綜合督導評估。督導評估可通過實地核查、隨堂聽課、召開座談會、電話抽查、問卷調查、網絡核查等多種方式進行。
(三)違約違規處理
1、對督導評估中發現并經查實補貼培訓機構有違反《協議》約定的,由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協議》約定處理。
對督導評估中發現并經查實補貼培訓機構有違法違規行為的,由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處理。
2、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處理補貼培訓機構違規行為時,涉及補貼經費的,應視情況予以減撥或不予核撥,對已核撥的培訓補貼經費應予以追回。
3、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及時將督導評估及處理情況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四、關于補貼培訓信息公開
根據政府信息公開的要求,建立補貼培訓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公布本市補貼培訓實施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一)補貼培訓目錄信息公布。市勞動保障部門應在每年3月份公布補貼培訓目錄和補貼標準,每年下半年根據市場需求情況作適當增補調整。
(二)補貼培訓機構信息公布。區縣勞動保障部門應及時將已簽約確認的補貼培訓機構相關信息向社會公布。公布內容應包括機構基本情況、培訓運作情況、鑒定質量情況等。
(三)督導評估情況信息公布。區縣勞動保障部門應定期向社會公布本區縣補貼培訓督導評估情況;對補貼培訓機構違規行為作出處理的,處理情況應及時向社會公布。
五、其它
(一)列入當年度補貼培訓目錄的新職業培訓項目,以及行業企業急需但相關有資質培訓機構較少的技能類的技師、高級技師培訓項目,可通過招投標等方式確定培訓機構,經區縣勞動保障部門審核并報市勞動保障部門核準同意的,由區縣勞動保障部門與培訓機構簽訂單項《協議》。
(二)培訓機構組織的定向培訓,就業錄用率達到80%及以上的,所有學員均可持“培訓帳戶卡”核銷培訓費用;就業錄用率達不到80%的,錄用的學員方可持“培訓帳戶卡”核銷培訓費。培訓費核銷以用人單位辦理用工備案手續為準,協保人員以簽訂勞動合同為準。
對用人單位是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的定向培訓項目,須經所在區縣開業指導中心審核同意。
(三)本市勞動者因就業需要原則上一年可享受一次職業技能補貼培訓,但上一次培訓費用核銷后方可參加下一次補貼培訓。高等院校全日制學生畢業學年也可享受一次職業技能補貼培訓,參加校企合作項目的培訓費補貼按本市相關文件執行。
(四)本市失業和協保人員、農村富余勞動力自主選擇培訓機構,自費參加補貼培訓目錄范圍內的培訓項目,經鑒定合格,自發證之日起一年內被用人單位錄用并簽訂一年及以上勞動合同的,可持“培訓帳戶卡”直接到區縣職業介紹所按補貼標準核銷培訓費用。
六、本意見自2007年5月1日起實施。原實施意見與本意見不一致的,以本意見為準。
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新增列九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修正案》和《〈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新增列硫丹修正案》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號
2009-06-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7-06-29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對法律實施情況檢查監督的若干規定
199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2001修訂)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199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9-04-10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23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一次修正)
2012-03-30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山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12-30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關于印發舟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11-0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