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市直機關各單位,市屬及駐市各企事業(yè)單位、大中專院校,各人民團體:
《湘潭市重大行政決策聽證暫行辦法》已經2012年10月8日市人民政府第88次常務會議通過,現(xiàn)予印發(fā),請認真遵照執(zhí)行。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湘潭市重大行政決策聽證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guī)范重大行政決策聽證活動,促進依法決策,提高行政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jù)《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國發(fā)〔2010〕33號)、《湖南省行政程序規(guī)定》(省政府令第222號,2008年)等有關規(guī)定,結合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 市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市人民政府設立的派出機構(以下簡稱決策機關)作出重大行政決策的聽證活動適用本暫行辦法。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對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
第三條 本暫行辦法所稱重大行政決策是指決策機關作出的涉及面廣、專業(yè)性強、關系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政決策事項。重大行政決策的具體事項按照《湖南省行政程序規(guī)定》第三十一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四條 重大行政決策事項涉及公眾重大利益的、公眾對重大行政決策方案(以下簡稱決策方案)有重大分歧的、可能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以及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應當聽證的,決策機關應當舉行聽證會。
市人民政府認為需要聽證的,決策機關應當舉行聽證會。
第五條 組織聽證應當遵循合法、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除依法不得公開的事項外,應當公開舉行聽證會。
第六條 市人民政府統(tǒng)一領導本行政區(qū)域內的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工作,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指導本行政區(qū)域內重大行政決策的聽證工作,各有關職能部門負責承辦組織重大行政決策的聽證活動,監(jiān)察部門對聽證活動進行監(jiān)督,其他有關部門配合做好聽證的相關工作。
第二章 聽證組織者和聽證參加人
第七條 重大行政決策聽證會由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聽證記錄員、聽證代表、聽證陳述人等人員組成。根據(jù)聽證工作需要,可邀請上級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出席聽證會,指導聽證工作。
第八條 重大行政決策聽證主持人由決策承辦單位或決策機關的相關負責人擔任,聽證員由決策承辦單位、決策機關負責人指定。直接參與決策方案起草的人員不得擔任聽證主持人、聽證員。
聽證主持人負責組織制訂聽證方案,組織、指揮聽證會,維持聽證會秩序,指定聽證記錄員,組織分析、研究聽證代表提出的意見,形成聽證報告。聽證員協(xié)助聽證主持人做好聽證工作。
聽證記錄員應當就聽證會全過程制作書面聽證筆錄,準確記錄聽證代表的意見和建議。
第九條 聽證陳述人由承擔決策方案起草工作的負責人和工作人員擔任,人數(shù)不得超過2人。聽證陳述人負責陳述擬作出重大行政決策的內容、依據(jù)及理由,答復聽證代表的提問。
聽證代表可在聽證會舉行前收集公眾意見和相關資料,可在聽證會上就決策方案發(fā)表意見,向聽證陳述人提問。
第十條 參加聽證會的代表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且未被剝奪政治權利和限制人身自由;
(二)熟悉聽證事項,知曉與聽證事項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政策;
(三)除邀請的聽證代表外,須與聽證事項有一定的利害關系;
(四)決策機關認為須具備的其他條件。
第三章 聽證會的準備
第十一條 決策承辦單位擬訂的決策方案連同聽證公告,應當經決策機關法制機構審核后,報決策機關相關負責人審查同意。
第十二條 決策承辦單位舉行重大行政決策聽證會,應當于聽證會舉行前15日,在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或《湘潭日報》等有效載體上發(fā)布聽證公告。聽證公告應當包括以下事項:
(一)舉行聽證會的時間、地點;
(二)聽證的事項;
(三)公眾參加聽證會的報名時間、報名方式;
(四)應當為公眾知曉的其他事項。
第十三條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可在聽證公告發(fā)布之日起5日內,向決策承辦單位申請參加聽證會,提交決策承辦單位制作的統(tǒng)一格式的申請表,提供相關身份證明材料。代表法人或其他組織參加聽證的,除提供本人有關情況外,還應當提供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授權委托書。
第十四條 聽證代表人數(shù)一般為15至20人,采取自愿報名遴選或委托基層組織、社會團體推選,邀請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專家組成員等方式產生,其中申請參加和委托推選參加的行政相對人擔任聽證代表的人數(shù)不得少于聽證代表總數(shù)的二分之一。
報名參加聽證會且符合聽證代表條件的人數(shù)多于聽證公告規(guī)定的聽證代表人數(shù)時,決策承辦單位應當隨機選擇聽證代表參加聽證會;聽證代表人數(shù)不足時,應當讓所有符合條件的報名者參加聽證會,并委托基層組織、相關社會團體推選產生其他聽證代表。
第十五條 決策承辦單位按照本暫行辦法的規(guī)定和聽證公告的要求確定的聽證代表名單,經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備案后,在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等有效載體上對外公布。
在聽證會舉行前10日,決策承辦單位應當書面告知聽證代表擬作出重大行政決策的內容、理由、依據(jù)和背景資料。
第十六條 新聞媒體記者、社會公眾申請旁聽聽證會的,應當自聽證公告發(fā)布之日起5日內以書面形式向決策承辦單位報名申請;決策承辦單位也可邀請新聞媒體記者進行旁聽。新聞媒體記者、社會公眾參加旁聽的人數(shù)一般不超過5人。
第十七條 聽證代表應當親自參加聽證會,因故不能參加的,須在聽證會舉行前3日向決策承辦單位請假,并提供本人簽名或蓋章的聽證事項意見書。
第十八條 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或依據(jù)法律、政策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聽證會無法舉行或者無須舉行的,決策承辦單位可以延期舉行或者取消聽證會。
延期舉行或者取消聽證會的,決策承辦單位應當及時通知聽證代表,并說明原因。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30日。
第四章 聽證會的舉行
第十九條 聽證會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聽證主持人宣布聽證事項,提出聽證要求,介紹聽證參加人;
(二)聽證記錄員宣讀聽證會紀律;
(三)聽證陳述人說明決策方案的內容、依據(jù)、理由和有關背景資料;
(四)聽證代表發(fā)表意見;
(五)聽證陳述人解答聽證代表的提問;
(六)聽證主持人總結會議。
第二十條 聽證主持人應當公平合理地確定各方發(fā)言順序及時間。
聽證記錄員制作聽證筆錄,聽證代表、聽證陳述人、聽證主持人、聽證員等聽證參加人應當在聽證筆錄上簽名或蓋章。
聽證代表認為聽證筆錄有差錯或者遺漏的,有權要求補正。聽證代表拒絕簽名的,由聽證記錄員在聽證筆錄中注明情況。聽證代表、聽證會旁聽人可向聽證主持人提交對聽證事項意見及理由的書面材料。
第二十一條 所有參加聽證會的人員應當遵守聽證會紀律,不得有妨礙聽證會秩序的行為。
聽證主持人對違反聽證會紀律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拒不改正的,可以責令其退場。因秩序混亂,致使聽證會無法繼續(xù)進行的,聽證主持人可以中止聽證會。
第五章 聽證報告的形成及運用
第二十二條 聽證主持人、聽證員應當在聽證會后5日內根據(jù)聽證筆錄形成聽證報告。聽證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舉行聽證會的基本情況,包括會議時間、地點、組織者、到會人數(shù)、聽證事項等;
(二)聽證代表的總體意見;
(三)采納或不采納聽證代表意見的建議及其理由;
(四)其他有關情況。
第二十三條 聽證代表提出的意見,合法合理的,應當予以采納;不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上位規(guī)范性文件和不合理的,不予采納。
決策承辦單位應當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上位規(guī)范性文件以及聽證報告對決策方案進行修改。
決策承辦單位應當將修改后的決策方案,連同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上位規(guī)范性文件等依據(jù)和聽證報告、聽證筆錄,一并報決策機關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
第二十四條 按照《湖南省行政程序規(guī)定》的有關規(guī)定,決策機關應當根據(jù)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上位規(guī)范性文件的規(guī)定和聽證報告及實際情況,對決策方案進行審議、決策。
第二十五條 決策承辦單位在決策機關作出決策后,應當在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等有效載體上向社會公布聽證代表意見采納情況。
第六章 責任追究
第二十六條 決策承辦單位和有關單位及個人采取欺騙、賄賂、脅迫等不正當手段操縱聽證結果的,其聽證無效,應當重新組織聽證,并依法依規(guī)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第二十七條 決策承辦單位和有關單位及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任免機關或行政監(jiān)察部門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對責任部門領導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責任:
(一)決策承辦單位應當組織聽證而未組織的;
(二)決策承辦單位未按規(guī)定發(fā)布聽證公告、遴選聽證代表、公布聽證代表名單、公布聽證意見采納情況的;
(三)聽證陳述人提供虛假材料,聽證報告嚴重失實,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
(四)其他違反本暫行辦法規(guī)定的情形。
第二十八條 擾亂、妨礙聽證活動,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二十九條 各縣(市)區(qū)人民政府的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參照本暫行辦法執(zhí)行。
第三十條 本暫行辦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
1987-01-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
2014-0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lián)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xié)助的條約》的決
200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際電信聯(lián)盟組織法》和《國際電信聯(lián)盟公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規(guī)范處理1995年以前中央財政向人民銀行借款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3-10-28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法
1996-10-29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民用機場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融資擔保公司監(jiān)督管理條例
2017-08-02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y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
2015-08-1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國家教育考試違規(guī)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當前高溫干旱防御應對工作的通知
2013-08-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yè)發(fā)展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關于印發(fā)《國務院工作規(guī)則》的通知
2013-03-23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fā)展的意見
2012-07-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fā)衛(wèi)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guī)劃的通知
2012-0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山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qū)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部分節(jié)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0-12-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qū)(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0-06-30國務院關于淮河流域防洪規(guī)劃的批復
2009-03-26國務院法制辦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guī)定
2009-03-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設立江西贛州出口加工區(qū)的復函
2007-05-0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泰安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0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