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實施辦法》的通知
陜發改環資〔2017〕331號
各設區市發展改革委,韓城市發展改革委,楊凌示范區發展改革局,西咸新區經濟發展局,神木縣、府谷縣發展改革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陜西省節約能源條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2016年第44號令),為促進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科學合理利用能源,從源頭上杜絕能源浪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強能源消費總量管理,我委制定了《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實施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實施,請認真貫徹執行。《陜西省節約能源條例》中的有關規定與2016年7月2日第12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不一致的地方,遵從上位法規定。原《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實施暫行辦法(修訂稿)》(陜發改環資〔2015〕1338號)同時廢止。
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7年3月13日
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實施辦法
第一條 為促進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科學合理利用能源,從源頭上杜絕能源浪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強能源消費總量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陜西省節約能源條例》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2016年第44號令),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各級人民政府投資主管部門管理的在我省建設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本辦法所稱節能審查,是指根據節能法律法規、政策標準等,對項目節能情況進行審查并形成審查意見的行為。
第三條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意見是項目開工建設、竣工驗收和運營管理的重要依據。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單位在報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前,需取得節能審查機關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企業投資項目,建設單位需在開工建設前取得節能審查機關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未按本辦法規定進行節能審查,或節能審查未通過的項目,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已經建成的不得投入生產、使用。
第四條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由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負責。
核報國務院審批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的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單位在報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前,由省發展改革委出具節能審查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核報國務院核準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的企業投資項目,建設單位需在開工建設前取得省發展改革委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
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000噸標準煤以上(改擴建項目按照建成投產后年綜合能源消費增量計算,電力折算系數按當量值,下同)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節能審查由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年綜合能源消費量在5000噸標準煤至1000噸標準煤之間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節能審查由各設區市、韓城市、楊凌示范區、西咸新區發展改革部門負責。
第五條 年綜合能源消費量不滿1000噸標準煤,且年電力消費量不滿500萬千瓦時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以及用能工藝簡單、節能潛力小的行業(具體行業目錄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應按照相關節能標準、規范建設,不再單獨進行節能審查。
第六條 建設單位應編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報告。項目節能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分析評價依據;項目建設方案的節能分析和比選,包括總平面布置、生產工藝、用能工藝、用能設備、能源計量器具和重點用能單位能耗監測端系統建設等方面;選取節能效果好、技術經濟可行的節能技術和管理措施;項目能源消費量、能源消費結構、能源效率等方面的分析;對所在地完成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目標、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目標的影響等方面的分析評價。
第七條 省(市、區)發展改革部門受理項目節能報告后,應委托有關機構進行評審,形成評審意見,作為節能審查的重要依據。節能審查應依據項目是否符合節能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政策;項目用能分析是否客觀準確,方法是否科學,結論是否準確;節能措施是否合理可行;項目的能源消費量和能效水平是否滿足本地區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管理要求等對項目節能報告進行評審。
第八條 省(市、區)發展改革部門受理項目節能報告后,在法律法規規定的時限內出具節能審查意見。節能審查意見自印發之日起 2年內有效。
通過節能審查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內容、能效水平等發生重大變動的,建設單位應向節能審查機關提出變更申請。
第九條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投入生產、使用前,應對其節能審查意見落實情況進行驗收。
第十條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應納入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統一管理,實行網上受理、辦理、監管和服務,實現審查過程和結果的可查詢、可監督。
第十一條 省(市、區)發展改革部門加強節能審查信息的統計分析,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對節能審查意見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各市(區)發展改革部門應按季度向省發展改革委報送本地區節能審查實施情況。
省發展改革委實施全省節能審查信息動態監管,對各市(區)節能審查實施情況進行定期巡查,對重大項目節能審查意見落實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對違法違規問題進行公開,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十二條 對未按本辦法規定進行節能審查,或節能審查未獲通過,擅自開工建設或擅自投入生產、使用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由各市(區)發展改革部門依法責令停止建設或停止生產、使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逾期不改造的生產性項目,由各市(區)發展改革部門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或省發展改革委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責令關閉,并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以拆分項目、提供虛假材料等不正當手段通過節能審查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由節能審查機關撤銷項目的節能審查意見。
未落實節能審查意見要求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各市(區)發展改革部門責令建設單位限期整改。不能改正或逾期不改正的,各市(區)發展改革部門按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負責審批政府投資項目的工作人員,對未進行節能審查或節能審查未獲通過的項目,違反本辦法規定予以批準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十三條 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對建設單位、中介機構等的違法違規信息進行記錄,將違法違規信息納入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投資項目審批監管平臺,在省級信用平臺向社會公開。
第十四條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審、業務培訓、監督檢查,以及標準指南編制等工作經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納入部門預算,并按照規定程序向同級財政部門申請。
第十五條 本辦法由省發展改革委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原《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實施暫行辦法(修訂稿)》(陜發改環資〔2015〕1338號)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8第三次修正)
2008-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11-10-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1988)
198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掌握地方性法規清理標準問題的答復
1996-11-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禁止發展、生產、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的決定
1996-12-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就業政策公約》的決定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99)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99修訂)
1999-12-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和立即行動消除最惡劣形式的童工勞動公約》的決定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取締邪教組織、防范和懲治邪教活動的決定
1999-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1986-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已修定]
1993-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失效]
1998-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4-29護士條例(2020修正)
2020-03-27旅行社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科學數據管理辦法
2018-04-02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5-0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4-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7-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2-04-13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關于試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意見
2010-01-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
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