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總則
1.1 編制目的
為了迅速、有效地處置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突發公共事件,竭盡全力為旅游者提供救援和幫助,保護旅游者的生命安全,維護襄樊旅游形象,制定本預案。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旅行社管理條例》等制定本預案。
1.3 工作原則
(1)
以人為本,救援第一。
(2)
屬地救護,就近處置。
(3)
及時報告,信息暢通。
1.4分類分級
本預案所稱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旅游者重大傷亡、財產損失等緊急事件。
1.4.1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的分類
根據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1)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導致的旅游者重大傷亡事件。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旅游者重大傷亡事件。
(3)發生重大涉外旅游突發事件和大型旅游節慶活動中由于人群過度擁擠、火災、建筑物倒塌等造成人員傷亡的突發事件。
(4)其他突發旅游公共事件。
1.4.2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的分級
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按旅游者傷亡程度以及影響范圍的大小,一般分為四級: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
1.5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全市范圍內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的應對工作。
2組織指揮體系和工作職責
2.1組織指揮體系及主要職責
市政府統一領導本市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根據需要成立市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市應急指揮部)。指揮長由市政府領導擔任,成員由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主要職責是統一領導、指揮、協調處置全市范圍內或我市公民在市外、省外以及境外突發的旅游公共事件;
2.2縣(市)區應急指揮部及其職責
縣(市)區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指揮部由縣(市)區政府領導及有關部門組成。指揮部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處理的指揮、協調,建立和完善旅游應急管理與監測體系的責任制,及時上報旅游應急信息,并根據應急管理實際或市應急指揮部的要求,決定要采取的應急措施。市應急預案啟動后,按照市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完成各項應急任務。
3預測與預警
3.1預 測
建立健全突發旅游公共事件預測機制。
3.2預 警
市政府旅游行政部門每年要定期組織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和有關專家咨詢委員會對全市旅游公共信息進行分析,根據其發生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對其發展的趨勢做出預測,根據需要向市政府提出相應級別的預警建議。市政府根據市旅游行政部門提出的建議,向全市發出突發旅游公共事件預警。
預警分為四個級別,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特別嚴重、嚴重、較重和一般四個預警級別。
3.3報告制度
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所在地有關單位和個人(重點是領隊、導游,旅游景區景點、賓館飯店負責人以及事發現場的相關人員),應當立即將有關情況向當地或上級政府、旅游行政部門以及旅游經營單位報告。
特別重大、重大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發生后,事發地政府及旅游行政部門應立即核實在1小時內向上一級政府及旅游行政部門報告,逐級上報到市政府的時間距事件發生不得超過2小時,特殊情況下,可以越級上報。
報告內容主要包括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性質、起因、影響以及涉及人員情況和采取的應急措施。
3.4先期處置
發生或確認即將發生較大和一般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時,事發地政府要組織旅游、公安、交通、衛生、安監等相關部門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發生或確認即將發生特別重大、重大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時,市政府領導要迅速趕往現場,指揮、協調、組織、動員有關專業應急力量和群眾進行先期處置。
4應急響應
4.1分類響應
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等級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 、較大(Ⅲ級)、一般(Ⅳ級)。
響應包括:突發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事件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應急救援處置程序,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國(境)外發生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4.2應急結束
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或者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現場應急指揮機構予以撤銷。
4.3應急救援聯絡方式
縣級以上旅游行政部門應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救援電話,或共享有關部門的救援電話,并保證24小時暢通。
4.4新聞發布
各級政府對有關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的新聞發布,按照《襄樊市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應急預案》的規定,由相關部門的新聞發言人及時、準確地統一發布。
5應急保障
5.1通訊保障
有關部門和縣(市)區政府,要向市旅游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提供準確有效的通信聯絡方式,保證通信隨時暢通。
5.2交通保障
必須配備必要的交通工具,隨時確保參與應急救援人員運送和在事件中傷亡人員的轉移救治。
5.3隊伍保障
政府有關部門和旅游企業應組建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或群眾救援隊伍,備齊必要的裝備和物資。
5.4經費保障
各級財政部門應將突發旅游公共事件處理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 市財政局每年要對市、縣旅游事件應急財政經費落實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6后期處置
6.1評估和改進
要及時對應急處理的效果進行評估和總結,對每一次應急預案執行中發現的問題要認真研究,提出改進的意見和措施,進一步提高旅游應急預案實施的可操作性。
6.2責任處罰
應急反應終止后, 要對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的原因、責任以及受到傷亡、損失的情況進行嚴肅認真的調查、統計,對導致事件發生和在事件處置中不力并造成無辜傷亡和損失的有關責任人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6.3總結與表彰
對參加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處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對致病、致殘、死亡的工作人員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恤;對英勇獻身的工作人員,按照有關規定追認為烈士。
7宣傳教育
各級旅游行政部門要主動做好公眾旅游安全知識、救助知識的宣傳教育。旅游團隊的領隊和導游在團隊出游前必須強調安全重要性和必要的安全自救知識,提高旅游者自身預防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8演練
各級旅游行政部門要圍繞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救援工作,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和演習,做到熟悉相關應急預案和程序,了解有關應急支援力量、醫療救治、工程搶險等相關知識,保持信息暢通,保證各級響應的相互銜接與協調。
9附則
9.1分級制定應急預案
各縣(市)區政府及市政府有關部門要根據市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結合各自實際,制定相關的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健全旅游救援體系,并進行必要的實際演練。各旅游經營單位應結合實際制定相應應急預案或方案。
9.2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市政府辦公室負責解釋。
9.3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2008年3月18日
湖北省襄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2-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2008-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修改〈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議定書》的決定
2007-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82修正)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
199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推遲審議憲法修改草案的決議
1981-12-1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2015-04-06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2012-07-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1-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意見
2011-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
2011-01-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0-21國務院關于確定三亞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07-1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捐贈資金使用指導意見
2008-06-13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管理條例
200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