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令
第110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已經 2015年11 月15 日自治區十二屆人民政府第6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發布,自 2016 年1月1日起施行。
自治區主席 陳武
2015 年12月10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確保氣象探測信息的代表性、準確性、連續性和可比較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保障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正常開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氣象、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城鄉規劃建設、國土資源以及環境保護等部門建立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協調以及信息共享等機制,協調解決相關規劃制定調整、項目許可銜接、執法等問題。
第三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在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工作。
設有氣象臺站的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做好本部門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并接受同級氣象主管機構的指導、監督和行業管理。
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城鄉規劃建設、國土資源以及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有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氣象主管機構做好本區域的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
第四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加強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保護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的意識。
第五條 下列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應當予以保護:
(一)國家基準氣候站、國家基本氣象站、國家一般氣象站、區域氣象觀測站等地面氣象觀測站的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
(二)高空氣象探測站、天氣雷達站、氣象衛星接收站等氣象臺站的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
(三)大氣成分觀測站、太陽輻射觀測站、酸雨監測站、農業氣象觀測站、空間天氣觀測站、自動土壤水分觀測站、負離子觀測站等氣象臺站的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
(四)無人值守的自動氣象站、雷電監測站、地基全球定位系統氣象探測設施、風能資源觀測站、海洋氣象觀測設施等氣象設施;
(五)氣象專用頻道、頻率、線路、網絡及其設施;
(六)其他應當保護的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
第六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根據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標準,提出本行政區域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劃定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向社會公告。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將本行政區域內氣象探測環境的具體保護范圍、保護標準和要求等,向同級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城鄉規劃建設、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通報。
第七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會同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等有關部門編制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納入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城鄉規劃部門在組織制定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應當根據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 征求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的意見。
上述規劃調整涉及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的,城鄉規劃、國土資源部門應當征求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的意見。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氣象設施納入基礎性公共服務設施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按照氣象設施建設規劃的要求,合理安排氣象設施建設用地,保障氣象設施建設順利進行和用地長期穩定。調整各類氣象設施用地應當征得有關氣象主管機構同意。
第九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的規定,會同有關部門在氣象設施附近設立保護標志,標明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標準和保護范圍。
第十條 禁止實施下列危害氣象設施的行為:
(一)侵占、損毀、盜竊或者未經批準擅自移動氣象設施;
(二)擠占、干擾依法設立的氣象無線電臺(站)、頻率;
(三)設置影響大型氣象專用技術裝備和其他氣象探測設施使用功能的干擾源;
(四)侵占氣象設施用地;
(五)在氣象設施周邊進行危及氣象設施安全的爆破、鉆探、采石、挖砂、取土、焚燒等;
(六)損毀或者擅自移動氣象設施保護標志;
(七)其他危害氣象設施的行為。
第十一條 禁止實施下列危害氣象探測環境的行為:
(一) 修建高度不符合要求的建筑物、構筑物;
(二)修建距離不符合要求的公路、鐵路、水塘、垃圾場、排污口等干擾源;
(三)種植生長高度不符合要求的作物、樹木;
(四)其他危害氣象探測環境的行為。
第十二條 氣象臺站站址應當保持長期穩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遷移氣象臺站。
因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或者城市(鎮)總體規劃變化,或者氣象臺站探測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確需遷移氣象臺站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遷站手續。
第十三條 具有特殊地理位置、特殊氣象觀測條件以及重要氣象歷史價值的氣象臺站,不可遷移。
不可遷移的氣象臺站名錄,由自治區氣象主管機構組織專家論證并征求有關部門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意見后編制,報自治區人民政府確定后公布實施。
第十四條 氣象設施遭受破壞時,當地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立即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緊急措施,組織力量修復,確保氣象設施正常運行。因人為原因造成氣象設施破壞的,有關部門應當依法進行查處。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加強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的日常巡查和監督檢查,建立健全實時監測和報告備案等管理制度。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發現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有未經批準擬建或者正在建設的項目危害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的,應當立即制止;屬于其他部門查處的違法行為,應當移交有關部門查處。
第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結合本地實際,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氣象、城鄉規劃建設、國土資源等有關行政執法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的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情況進行聯合監督檢查。
第十七條 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政府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擅自遷移氣象臺站的;
(二)擅自批準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危害氣象探測環境以及設置干擾源的;
(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不履行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職責的。
第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條的規定,危害氣象設施的,由氣象主管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逾期拒不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的,由氣象主管機構對違法單位處 1 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違法個人處100元以上1000 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擠占、干擾依法設立的氣象無線電臺(站)、頻率的,依照無線電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危害氣象探測環境的,由氣象主管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拆除或者恢復原狀,情節嚴重的,對違法單位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違法個人處2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5年施行)
2014-11-01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12-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2008-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一)
1988-04-2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99修訂)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的決定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
1991-04-09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2-07-01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2-17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反興奮劑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3修正)
2013-07-18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一次修正)
2012-03-30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2012修訂)
2012-11-30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2-07-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關于調整進境物品稅稅目稅率的通知
2011-0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序做好支援甘肅舟曲災區有關工作的通知
201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