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政辦發〔2006〕77號
各區(市)人民政府,
棗莊高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大企業:
《棗莊市服務業發展指標體系及考核辦法(試行)》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望認真貫徹執行。
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棗莊市服務業發展指標體系及考核辦法(試行)
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全市服務業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全面、客觀、公正地反映和評價各區(市)、棗莊高新區服務業發展情況,切實加強全市服務業績效考核工作,特制定本辦法。
一、基本要求
(一)宏觀性要求:通過科學的指標設置與考核,宏觀體現服務業經濟發展水平,全面反映服務業經濟活動與宏觀經濟的內在關系。
(二)客觀性要求:運用各種綜合指標和細分指標,保持各方面指標數據互相印證、配套銜接,便于同實際參照比較,使考核更具備客觀依據。
(三)引導性要求:形成科學有效的服務業評價指標考核體系,以此闡明服務業發展戰略意圖,引導區(市)、行業與市場主體行為方向。
二、指標體系構成
棗莊市服務業發展指標體系的構成,以服務業可持續發展為總綱,以規模、效益、結構為重要內容,綜合考慮變量,統籌設置指標。分別圍繞規模與發展、質量與效益、結構與協調、組織與領導設置4個評價領域,具體設置20項評價指標。其中,核心指標4項,配套指標16項。
三、組織領導
市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考核工作的組織領導。市服務業辦公室和市統計局負責收集數據、初步審查、綜合計算考核結果等具體工作。
四、考核辦法
(一)考核對象:各區(市)、棗莊高新區。
(二)考核內容:主要考核棗莊市服務業發展指標體系中20項評價指標。
(三)考核時限:考核分年度進行,每年為一考核單元。為掌握情況,督促落實,每季度調度分析一次。
(四)計分方法:將棗莊市服務業發展指標體系中20項評價指標依據權重確定系數,總系數為100。考核主要依據指標同比增減測算,每一指標以各區(市)、棗莊高新區最高增幅為100,最低增幅為30,相應核算出得分,再按指標權重系數核算出各區(市)、棗莊高新區總分及排序。
(五)考核辦法:每年4月由市服務業辦公室和市統計局收集并計算上年指標體系的基礎數據;對各項指標的基礎數據進行技術處理,形成指標比較值;按照計分方法確定綜合考核結果。
(六)考核結果審定、獎勵與發布:每年4月底前,市服務業辦公室和市統計局將各區(市)、棗莊高新區綜合考核結果進行排序,對實績突出的區(市)或棗莊高新區(綜合排序前兩名)依據有關規定,提出表彰獎勵建議,書面報告市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市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審查同意后向社會公布。獎勵資金從市服務業引導資金中列支,用于扶持服務業發展。
(七)實施時間:考核自2006年起試行。
附件:1、棗莊市服務業發展指標體系
2、棗莊市服務業發展指標體系指標解釋
附件1:
棗莊市服務業發展指標體系
指標
類型
評價
領域
分
項
評價指標
計算單位
權重
系數
核心指標
規模
與
發展
1
服務業增加值
億元
10
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2
%
10
3
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
10
4
人均服務業增加值
元
10
配套指標
質量
與
效益
5
服務業勞動生產率
萬元 / 人
7
6
服務業稅收增長速度
%
7
7
服務業稅收占全部稅收比重
%
4
8
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
%
4
9
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
%
4
10
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
%
4
與
發展
1
服務業增加值
億元
10
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2
%
10
3
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
10
4
人均服務業增加值
元
10
配套指標
質量
與
效益
5
服務業勞動生產率
萬元 / 人
7
6
服務業稅收增長速度
%
7
7
服務業稅收占全部稅收比重
%
4
8
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
%
4
9
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
%
4
10
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
%
4
11
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
%
5
結構
與
協調
12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
%
3
13
交通運輸業客貨運周轉量增長速度
%
2
14
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增長速度
%
2
15
郵電業務總量增長速度
%
2
16
旅游業總收入增長速度
%
2
17
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速度
%
2
組織
與
領導
18
領導重視
4
19
措施有力
4
20
效果顯著
4
附件2:
《棗莊市服務業發展指標體系》指標解釋
一、核心指標
(一)規模與發展。
1.服務業增加值。
本指標體系中服務業包括第一產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和全部的第三產業。服務業增加值是指屬于服務業行業的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指一年)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即常住單位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新增價值和固定資產的轉移價值。增加值可以按生產法計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計算。按生產法計算增加值等于總產出扣除中間投入后的余額;按收入法計算增加值等于
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余之和。增加值反映生產單位或部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成果,也反映了本單位或部門對國內(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
2.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是指以服務業常住單位基期所創造的增加值為100,報告期增加值比基期增加值增長的相對程度,以公式表示就是:
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報告期服務業增加值-基期服務業增加值)/基期服務業增加值×100
以現行價格計算增加值的增長速度,是名義增長速度,其中包含了價格因素的變化;以可比價格計算的增加值增長速度,剔除了價格因素的變化,是實際的增長速度,或稱可比價格增長速度。本指標體系中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是指可比價格增長速度。
3.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是指服務業增加值在該地區生產總值中所占的百分比,用以從三次產業結構角度反映經濟發展對服務業的依存度。用公式表示為:
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服務業增加值/地區生產總值×100
地區生產總值=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增加值。
4.人均服務業增加值。
人均服務業增加值是指服務業增加值按同期年平均常住人口進行平均的結果,即該地服務業產品與服務的平均每人擁有量。該指標用以反映某地區服務業發展的絕對平均水平。用公式表示為:
人均服務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年平均常住人口
二、配套指標
(一)質量與效益。
5.服務業勞動生產率。
服務業勞動生產率=服務業增加值/服務業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
6.服務業稅收增長速度。
服務業稅收增長速度是指報告期服務業稅收收入比基期的增長率,通常以現行價格計算。本指標體系中,該速度指標是年度增長速度。用公式表示為:
服務業稅收增長速度=(報告期服務業稅收收入-基期服務業稅收收入)/基期服務業稅收收入×100
7.服務業稅收占全部稅收比重。
服務業稅收占全部稅收比重是指某地區全部稅收收入中服務業同期提供的稅收所占的比例。該指標反映服務業在按三次產業劃分的稅收結構中的地位。用公式表示為:
服務業稅收占全部稅收比重=服務業稅收/全部稅收×100
8.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
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是指報告期固定資產投資中對服務業的投資比基期相應投資增長的比率,通常以現行價格計算。本指標體系中,該速度指標是年度增長速度。用公式表示為:
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報告期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基期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基期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100
9.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
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是指一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中對服務業的同期投資所占的百分比,該指標一方面反映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服務業投資的構成情況,另一方面反映了未來新增全社會總供給中服務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為:
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0
10.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
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是指在服務業中從事一定社會勞動并取得
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全部勞動力占全社會就業人口的比例。用公式表示為:
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服務業從業人員/全社會從業人員×100
11.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
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指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在全部服務業(第三產業)增加值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為:
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100-傳統服務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100
(二)結構與協調。
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指各種經濟類型的批發零售貿易業、餐飲業、制造業和其他行業對城鄉居民和社會集團的消費品零售額和農業生產者對非農業居民零售額的總和。其增長速度即報告期比基期的增長百分比。
13.交通運輸業客貨運周轉量增長速度。
客貨運周轉量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由各種運輸工具運送的旅客(貨物)數量與其相應運輸距離的乘積之總和,是反映運輸業生產總成果的重要指標。計算公式為:
客貨運周轉量=∑旅客(貨物)運輸量×運輸距離
統計上在計算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客貨運總周轉量時,需要對客運周轉量進行轉換。客運周轉量轉換為貨運周轉量的比例分別是:鐵路1:1,公路10:1,水運2:1,航空13.7:1。交通運輸總周轉量的計算公式為:
交通運輸總周轉量=各種運輸方式的貨物周轉量+鐵路旅客周轉量+公路旅客周轉量÷10+水運旅客周轉量÷2+民航旅客周轉量÷13.7
交通運輸客貨運周轉量增長速度就是報告期客貨運總周轉量比基期增長量除以基期客貨運總周轉量得到的百分比。
14.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增長速度。
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是指某一時點上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與貸款余額的合計數,用以反映該時點金融機構資金融通活動的總規模。其增長速度即報告期比基期的增長幅度相對于基期規模的百分數,按照國家統計局現行統計制度,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發展速度采用加權法計算。計算公式:
當期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加權平均發展速度=當期存款余額現價發展速度×(上年年度存款余額÷上年年度存貸款余額合計)+當期貸款余額現價發展速度×(上年年度貸款余額÷上年年度存貸款余額合計)
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增長速度=當期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加權平均發展速度-100
15.郵電業務總量增長速度。
郵電業務總量指以貨幣表現的郵政電信部門為用戶傳遞信息和提供其他郵電通信服務的總量。它用各種郵政電信分類業務量(如函件件數、電報份數、長話張數、市內電話和農村電話的年均戶數、訂銷報刊累計份數等)分別乘以相應的平均單價(不變價),加總后再加上出租電路和設備的收入、代用戶維護電話交換機和線路等設備的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求得。郵電業務總量綜合反映了一定時期郵政電信工作的總成果,是研究郵政電信業務量構成和發展趨勢的重要指標。其增長速度即報告期郵電業務總量比基期郵電業務總量的增長百分比。
附件2:
《棗莊市服務業發展指標體系》指標解釋
一、核心指標
(一)規模與發展。
1.服務業增加值。
本指標體系中服務業包括第一產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和全部的第三產業。服務業增加值是指屬于服務業行業的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指一年)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即常住單位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新增價值和固定資產的轉移價值。增加值可以按生產法計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計算。按生產法計算增加值等于總產出扣除中間投入后的余額;按收入法計算增加值等于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余之和。增加值反映生產單位或部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成果,也反映了本單位或部門對國內(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
2.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是指以服務業常住單位基期所創造的增加值為100,報告期增加值比基期增加值增長的相對程度,以公式表示就是:
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報告期服務業增加值-基期服務業增加值)/基期服務業增加值×100
以現行價格計算增加值的增長速度,是名義增長速度,其中包含了價格因素的變化;以可比價格計算的增加值增長速度,剔除了價格因素的變化,是實際的增長速度,或稱可比價格增長速度。本指標體系中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是指可比價格增長速度。
3.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是指服務業增加值在該地區生產總值中所占的百分比,用以從三次產業結構角度反映經濟發展對服務業的依存度。用公式表示為:
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服務業增加值/地區生產總值×100
地區生產總值=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增加值。
4.人均服務業增加值。
人均服務業增加值是指服務業增加值按同期年平均常住人口進行平均的結果,即該地服務業產品與服務的平均每人擁有量。該指標用以反映某地區服務業發展的絕對平均水平。用公式表示為:
人均服務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年平均常住人口
二、配套指標
(一)質量與效益。
5.服務業勞動生產率。
服務業勞動生產率=服務業增加值/服務業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
6.服務業稅收增長速度。
服務業稅收增長速度是指報告期服務業稅收收入比基期的增長率,通常以現行價格計算。本指標體系中,該速度指標是年度增長速度。用公式表示為:
服務業稅收增長速度=(報告期服務業稅收收入-基期服務業稅收收入)/基期服務業稅收收入×100
7.服務業稅收占全部稅收比重。
服務業稅收占全部稅收比重是指某地區全部稅收收入中服務業同期提供的稅收所占的比例。該指標反映服務業在按三次產業劃分的稅收結構中的地位。用公式表示為:
服務業稅收占全部稅收比重=服務業稅收/全部稅收×100
8.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
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是指報告期固定資產投資中對服務業的投資比基期相應投資增長的比率,通常以現行價格計算。本指標體系中,該速度指標是年度增長速度。用公式表示為:
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報告期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基期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基期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100
9.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
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是指一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中對服務業的同期投資所占的百分比,該指標一方面反映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服務業投資的構成情況,另一方面反映了未來新增全社會總供給中服務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為:
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0
10.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
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是指在服務業中從事一定社會勞動并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全部勞動力占全社會就業人口的比例。用公式表示為:
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服務業從業人員/全社會從業人員×100
11.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
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指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在全部服務業(第三產業)增加值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為:
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100-傳統服務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100
(二)結構與協調。
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指各種經濟類型的批發零售貿易業、餐飲業、制造業和其他行業對城鄉居民和社會集團的消費品零售額和農業生產者對非農業居民零售額的總和。其增長速度即報告期比基期的增長百分比。
13.交通運輸業客貨運周轉量增長速度。
客貨運周轉量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由各種運輸工具運送的旅客(貨物)數量與其相應運輸距離的乘積之總和,是反映運輸業生產總成果的重要指標。計算公式為:
客貨運周轉量=∑旅客(貨物)運輸量×運輸距離
統計上在計算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客貨運總周轉量時,需要對客運周轉量進行轉換。客運周轉量轉換為貨運周轉量的比例分別是:鐵路1:1,公路10:1,水運2:1,航空13.7:1。交通運輸總周轉量的計算公式為:
交通運輸總周轉量=各種運輸方式的貨物周轉量+鐵路旅客周轉量+公路旅客周轉量÷10+水運旅客周轉量÷2+民航旅客周轉量÷13.7
交通運輸客貨運周轉量增長速度就是報告期客貨運總周轉量比基期增長量除以基期客貨運總周轉量得到的百分比。
14.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增長速度。
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是指某一時點上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與貸款余額的合計數,用以反映該時點金融機構資金融通活動的總規模。其增長速度即報告期比基期的增長幅度相對于基期規模的百分數,按照國家統計局現行統計制度,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發展速度采用加權法計算。計算公式:
當期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加權平均發展速度=當期存款余額現價發展速度×(上年年度存款余額÷上年年度存貸款余額合計)+當期貸款余額現價發展速度×(上年年度貸款余額÷上年年度存貸款余額合計)
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增長速度=當期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加權平均發展速度-100
15.郵電業務總量增長速度。
郵電業務總量指以貨幣表現的郵政電信部門為用戶傳遞信息和提供其他郵電通信服務的總量。它用各種郵政電信分類業務量(如函件件數、電報份數、長話張數、市內電話和農村電話的年均戶數、訂銷報刊累計份數等)分別乘以相應的平均單價(不變價),加總后再加上出租電路和設備的收入、代用戶維護電話交換機和線路等設備的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求得。郵電業務總量綜合反映了一定時期郵政電信工作的總成果,是研究郵政電信業務量構成和發展趨勢的重要指標。其增長速度即報告期郵電業務總量比基期郵電業務總量的增長百分比。
16.旅游業總收入增長速度。
旅游業總收入分為國際旅游收入和國內旅游收入,前者是指入境旅游的外國人、華僑、港澳同胞和
臺灣同胞在中國大陸旅游過程中發生的一切旅游支出,后者指我國大陸居民和在我國常住1年以上的外國人、華僑、港澳臺同胞離開常住地在境內其他地方的旅游設施內至少停留一夜,最長不超過6個月發生的旅游支出。國際旅游收入折算成人民幣與同期國內旅游收入的合計就是旅游業總收入,其增長速度即報告期比基期的名義增長百分比。
17.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速度。
商品房銷售面積是指報告期已竣工的房屋面積中已正式交付給購房者或已簽訂(正式)
銷售合同的商品房屋面積。不包括已簽訂預售合同正在建設的商品房屋面積,但包括報告期或報告期以前簽訂了預售合同,在報告期又竣工的商品房屋面積。其增長速度即報告期比基期的增長百分比。
(三)組織與領導。
18.領導重視。
主要評價機構是否健全、分工是否明確、責任是否落實,由專家進行評定。
19.措施有力。
主要評價政策是否完善、工作措施是否到位,由專家進行評定。
20.效果顯著。
主要評價服務業拉動經濟增長,對環境保護、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貢獻以及服務業排序位次增長,由專家進行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