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農生字〔2007〕3號)
各有關市農業局,廳屬有關單位:
為促進專用玉米良種推廣補貼項目的落實,實現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不斷提高生產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根據國家相關要求,在各地申報的基礎上,按照“項目要求、專家推薦、市場認可、農民歡迎”的原則,省廳組織有關專家進行了充分論證,篩選確定了《
山東省2007年專用玉米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區補貼品種》,現予發布。
請及時通知專用玉米良種推廣補貼項目縣(市、區),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地選擇2-3個品種作為項目區補貼品種。
附件:山東省2007年專用玉米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區補貼品種
山東省農業廳?
二〇〇七年三月二日
附件:
山東省2007年專用玉米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區補貼品種
1、鄭單958
審定編號:魯種審字第0319號。2000年審定。
育種單位:
河南省農科院糧作所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耐密性好。夏播生育期103天左右,株高250厘米左右,穗位111厘米左右,穗長17.3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粒數565.8粒,千粒重329.1克/升,果穗筒形,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偏馬齒型。抗大斑病、小斑病和黑粉病,高抗矮花葉病,感莖腐病。籽粒粗蛋白質含量9.33%,粗脂肪3.98%,粗淀粉73.02%,賴氨酸0.25%。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3500-4500株/畝。苗期發育較慢,注意增施磷鉀肥提苗,重施拔節肥;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
適宜地區:在全省適宜地區推廣利用。
2、魯單981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2]001號。2002年審定。
育種單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特征特性:該雜交種株型半緊湊,生育期103天左右,株高280厘米左右,穗位118厘米。高抗小斑病、彎孢菌葉斑病、青枯病,抗大斑病,中抗玉米黑粉病、玉米矮花葉病。抗倒伏(折)性較差。果穗筒形,穗長20.1厘米,穗粗5.2厘米,軸粗3.4厘米,禿頂1.0厘米,穗行數14.9行,穗粒數550.1粒,千粒重297.8克,出籽率83.8%。紅白軸,籽粒馬齒型,黃白粒。籽粒粗蛋白含量10.74%,粗脂肪含量4.48%,賴氨酸含量0.29%,粗淀粉含量70.26%,容重745克/升。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要點:適宜密度3000株/畝,高產開發田也不宜超過3300株/畝。由于中期莖稈生長速度較快,管理上前期要注意控制肥水,增強莖稈柔韌性,防止倒伏(折)。
適宜地區:可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推廣利用
3、聊玉18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1]005號。2001年審定。
育種單位:
聊城市農科所
特征特性:該雜交種株型緊湊,生育期103天左右,株高243厘米左右,穗位106厘米,抗倒性較好。果穗穗行數16-18行,穗粒數平均516.2粒,穗軸白色,出籽率88.0%,黃白粒,半硬粒型,千粒重345.7克。抗小斑病,較抗大斑病,抗矮花葉病,抗粗縮病,中感彎孢菌葉斑病,抗青枯病,黑粉病發病株率6.3%。籽粒粗蛋白含量9.0%,粗淀粉含量65.56%,粗脂肪含量2.7%,賴氨酸含量0.27%。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要點:適宜密度4000-4500株/畝,精細播種,生育期間加強田間管理,苗期注意蹲苗,增施磷鉀肥,促進穗大粒多。
適宜地區: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推廣應用。
4、農大108
審定編號:國審玉2001002。2001年審定。
育種單位:中國農業大學
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生育期108天左右,株高260厘米左右,穗位100厘米。抗倒性強,保綠性好。穗長16-18厘米,果穗筒形,穗行數16行左右,單穗平均粒重127.2克,百粒重26-35克。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品質優良。籽粒含粗蛋白9.43%,粗脂肪4.21%,粗淀粉72.25%,賴氨酸0.36%。高抗玉米小斑病、絲黑穗病、彎孢菌葉斑病和穗腐病,抗玉米大斑病、灰斑病和玉米螟,感莖腐病和紋枯病。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550公斤左右。
栽培要點:一般肥力條件下3000-3500株/畝,條件較好或夏播可3500-4000株/畝。前期應適當控制肥水,大喇叭口期可重施追肥。后期應注意田間排水,如成熟期積水,會增加青枯病的發生。
適宜地區:適宜在東北、華北、西北春玉米區及黃淮海夏播玉米區和西南玉米區推廣種植,但在紋枯病流行區應慎用。
5、金海5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3]005號。2003年審定。
育種單位:萊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該雜交種株型緊湊,生育期105天左右,株高245厘米左右,穗位92厘米,較抗倒伏。果穗長筒型,穗行數14-16行,果穗穗長20.7厘米,穗粗4.9厘米,穗粒數581粒,禿頂1.3厘米,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千粒重327克。中抗大、小葉斑病,抗彎孢菌葉斑病、青枯病,高抗玉米黑粉病、矮花葉病。籽粒粗蛋白含量10.0%,粗脂肪含量4.31%,賴氨酸含量0.32%,粗淀粉含量70.36%,容重760克/升。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3000-3500株/畝,高肥水地塊可增至4000株/畝,足墑播種,一播全苗,施好基肥,重施攻穗肥,酌施攻粒肥,澆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漿期豐產水,及時防治病蟲害。
適宜地區: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推廣應用。
6、浚單20
審定編號:國審玉2003054。2003年審定。
育種單位:河南省浚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清秀,生育期103天左右,株高242厘米左右,穗位106厘米左右。果穗筒型,穗長16.8厘米,穗行數16行,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2克。感大斑病、抗小班病,感黑粉病,中抗莖腐病,高抗矮花葉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抗玉米螟。籽粒容重為758克/升,粗蛋白含量10.2%,粗脂肪含量4.69%,粗淀粉含量70.33%,賴氨酸含量0.33%。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要點:適宜密度為4000-4500株/畝。
適宜地區:適宜在河南、
河北中南部、山東、
陜西、
江蘇、
安徽、
山西運城夏玉米區種植。
7、東單60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5]019號。2005年審定。
育種單位:
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該雜交種株型半緊湊,生育期108天左右。株高285厘米左右,穗位116厘米。果穗紡錘形,穗長18.1厘米,穗行數平均18.1行,穗粒數682.4粒,紅軸,籽粒黃色、馬齒型,出籽率86.5%,千粒重286.9克,容重674.0克/升。抗病、抗倒性較好。籽粒粗蛋白含量10.50%,粗脂肪含量3.70%,賴氨酸含量0.35%,粗淀粉含量69.40%。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3000株/畝,其它田間管理同一般大田管理措施。
適宜地區:在魯南、魯西南、魯中、魯北、魯西北地區作為麥田套種品種推廣利用。
8、登海11號
審定編號:國審玉2001005。2001年審定。
育種單位:山東省萊州市農業科學院
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株高283厘米左右,穗位高115厘米左右。果穗筒形,穗長18厘米,穗行數16行,單穗平均粒重159.3克,百粒重31.7克。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籽粒粗蛋白含量9.65-9.68%,粗脂肪4.49-5.09%,粗淀粉72.0-73.2%,賴氨酸0.32%。抗玉米大、小斑病,中抗莖腐病、黑粉病,感矮花葉病和彎孢菌葉斑病。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550-600公斤。
栽培要點:足墑播種,每畝種植3000株,前期適當蹲苗,在肥水管理上應注意氮、磷、鉀的配合使用,施好基肥、種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澆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漿期的豐產水,及時防治病蟲害。
適宜地區:適宜在河北、河南、山東、陜西、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區和
四川、
重慶等適宜地區種植,但矮花葉病和彎孢菌葉斑病流行區慎用。
9、魯單9002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4]005號。2004年審定。
育種單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特征特性:該雜交種株型緊湊,生育期101天左右,株高249厘米左右,穗位100厘米,果穗柱形,果穗穗長17.1厘米,穗粗4.8厘米,禿頂0.9厘米,穗行數平均14.0行,穗粒數463粒,穗軸白色,黃白粒、半馬齒型,出籽率85.8%,千粒重345.2克。抗倒性較好。感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高抗矮花葉病、玉米黑粉病和青枯病。籽粒粗蛋白含量10.76%,粗脂肪含量3.66%,賴氨酸含量0.31%,粗淀粉含量72.36%,容重767克/升。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要點:適宜密度4500株/畝。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適宜地區: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推廣利用。
10、魯種99118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5]008號。2005年審定。
育種單位: 山東省種子總公司
特征特性:該雜交種株型半緊湊,生育期平均104天,株高平均241厘米,穗位平均112厘米,穗長17.7厘米,穗粗5.0厘米,穗行數平均14.8行,穗粒數583粒,出籽率86.9%,千粒重361.4克,容重744.7克/升。抗病性較好。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以上。
栽培技術要點:種植密度3500-4500株/畝,其它田間管理同一般大田管理措施。
適宜地區: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推廣利用。
11、魯單984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3]006號。2003年審定。
育種單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特征特性:該雜交種株型緊湊,生育期101天左右,株高252厘米左右,穗位95厘米,較抗倒伏。果穗筒形,穗行數14行,果穗穗長18.0厘米,穗粗4.9厘米,穗粒數509粒,禿頂0.7厘米,穗軸白色,籽粒黃白色、半馬齒型,千粒重338.3克。中抗大、小葉斑病,抗彎孢菌葉斑病,高抗玉米黑粉病、青枯病,感矮花葉病。籽粒粗蛋白含量11.39%,粗脂肪含量4.47%,賴氨酸含量0.32%,粗淀粉含量69.96%,容重740克/升。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4000-4500株/畝,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
適宜地區: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推廣應用。
12、萊農14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2]004號。2002年審定。
育種單位:萊陽農學院
特征特性:該雜交種株型緊湊,生育期99天左右,株高245厘米左右,穗位89厘米。抗倒,抗病性較好,果穗穗長18.8厘米,禿頂0.7厘米,穗行數13.3行,穗粒數503.4粒,千粒重338.0克,出籽率85.2%。白軸,籽粒半硬粒型,黃白粒。籽粒粗蛋白含量11.5%,粗脂肪含量3.7%,賴氨酸含量0.36%,粗淀粉含量72.67%,容重753克/升。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550-600公斤。
栽培要點:適宜密度3500-4500株/畝,管理同一般大田。
適宜地區:可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推廣利用。
13、泰玉二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3]002號。2003年審定。
育種單位:
泰安市農星種業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該雜交種株型緊湊,生育期103天左右,株高258厘米左右,穗位107厘米。較抗倒伏。果穗筒形,穗行數14-16行,果穗穗長19.8厘米,穗粗4.8厘米,穗粒數572粒,禿頂0.9厘米,穗軸紅色,籽粒黃色、馬齒型,千粒重333.8克。中抗大斑病,抗小斑病、彎孢菌葉斑病,高抗玉米黑粉病、矮花葉病、青枯病。籽粒粗蛋白含量10.97%,粗脂肪含量4.18%,賴氨酸含量0.34%,粗淀粉含量69.15%,容重752克/升。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3000-3500株/畝,施足氮磷鉀基肥,重施攻穗肥,酌施攻粒肥,澆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漿期豐產水,及時防治病蟲害。
適宜地區: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推廣應用。
14、天泰10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5]001號。2005年審定。
育種單位:山東省平邑縣種子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該雜交種株型半緊湊,生育期104天左右。株高283厘米左右,穗位117厘米,果穗柱形,穗長18.5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數平均15.3行,穗粒數584粒,白軸,籽粒黃色、馬齒型,出籽率85.6%,千粒重332.7克,容重723.5克/升。高抗小斑病,抗大斑病和彎孢菌葉斑病,中抗青枯病,高抗玉米黑粉病和矮花葉病。籽粒粗蛋白含量10.06%,粗脂肪含量4.29%,賴氨酸含量0.28%,粗淀粉含量74.07%,達到高淀粉玉米二級標準。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種植密度以每畝3500株左右為宜,其它田間管理同一般大田管理措施。
適宜地區: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推廣利用。
15、LN3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4]004號。2004年審定。
育種單位:萊陽農學院、萊陽市種子公司
特征特性:該雜交種株型緊湊,生育期102天左右。株高274厘米左右,穗位113厘米,果穗圓柱形,果穗穗長19.5厘米,穗粗4.3厘米,穗行數平均14.0行,穗粒數527粒,穗軸白色,黃粒、硬粒型,出籽率84.7%,千粒重352.3克。抗倒性較好。抗大斑病,感小斑病,抗彎孢菌葉斑病、矮花葉病,中抗玉米黑粉病和青枯病。籽粒粗蛋白含量11.57%,粗脂肪含量3.92%,賴氨酸含量0.31%,粗淀粉含量70.61%,容重780克/升。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要點:適宜密度3500-4500株/畝,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適宜地區: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推廣利用。
16、五岳97-1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4]007號。2004年審定。
育種單位:泰安市齊魯種子中心、泰安市五岳泰山種業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該雜交種株型半緊湊,生育期107天左右,株高270厘米左右,穗位121厘米,果穗圓柱形,果穗穗長19.2厘米,穗粗5.0厘米,禿頂1.3厘米,穗行數平均15.2行,穗粒數555粒,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出籽率83.8%,千粒重333.5克。較抗倒伏。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抗彎孢菌葉斑病,高感青枯病,高抗玉米黑粉病、矮花葉病。籽粒粗蛋白含量11.08%,粗脂肪含量4.40%,賴氨酸含量0.34%,粗淀粉含量70.48%,容重744克/升。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要點:適宜密度3000株/畝,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適宜地區: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推廣利用。
17、鑫豐1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6002號。
育種單位:山東鑫豐種業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生育期106天左右,株高282厘米左右,穗位121厘米,較抗倒伏。果穗筒型,穗長15.8厘米,穗粗5.3厘米,禿頂0.7厘米,穗行數平均16.0行,穗粒數518粒,紅白軸,籽粒黃色、馬齒型,出籽率84.7%,千粒重359.8克,容重716.2克/升。高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抗彎孢菌葉斑病,感青枯病,高抗瘤黑粉病和矮花葉病。籽粒粗蛋白含量10.10%,粗脂肪含量4.90%,賴氨酸含量0.24%,粗淀粉含量71.0%。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3500-4200株/畝。以6月15日前播種為宜,肥水管理上要注意氮、磷、鉀肥的配合使用,增施優質農家肥。施好基肥、種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澆好灌漿水,及時防治病蟲害。
適宜地區: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18、振杰2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6001號。
育種單位:聊城市種子管理處。
特征特性:該雜交種株型緊湊,生育期101天左右,株高248厘米左右,穗位104厘米。果穗長筒型,穗長16.0厘米,穗粗5.4厘米,禿頂0.3厘米,穗行數平均14.9行,穗粒數508粒,白軸,黃白粒、半硬粒型,出籽率86.4%,千粒重325.6克,容重727.8克/升。高抗小斑病和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青枯病,抗瘤黑粉病,中抗矮花葉病。籽粒粗蛋白含量10.00%,粗脂肪含量3.90%,賴氨酸含量0.18%,粗淀粉含量72.00%。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4000-4500株/畝,其它管理同一般大田。
適宜地區: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19、天泰14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6015號。
育種單位:平邑縣種子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生育期106天左右,株高268厘米左右,穗位111厘米,較抗倒伏(折)。果穗筒型,穗長19.2厘米,穗粗5.1厘米,禿頂1.0厘米,穗行數平均15.7行,穗粒數565粒,紅白軸,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出籽率84.1%,千粒重332.0克,容重711.4克/升。中抗小斑病,抗大斑病、彎孢菌葉斑病和青枯病,感瘤黑粉病,高抗矮花葉病。籽粒粗蛋白含量9.29%,粗脂肪含量4.74%,賴氨酸含量0.25%,粗淀粉含量71.80%。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在中等肥水條件下,適宜密度4000株/畝。套種或夏直播均可,適宜播期6月上旬。拔節期重施攻稈肥,抽雄期重施攻穗肥,開花期酌施攻粒肥。及時防治螟蚜蟲。
適宜地區: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20、金海702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4]008號。2004年審定。
育種單位:萊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該雜交種株型半緊湊,生育期108天左右,株高253厘米左右,穗位98厘米。較抗倒伏。果穗圓柱形,果穗穗長19.4厘米,穗粗5.0厘米,禿頂0.9厘米,穗行數平均15.0行,穗粒數572粒,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出籽率83.8%,千粒重328.6克。中抗大、小葉斑病,抗彎孢菌葉斑病,高抗青枯病、黑粉病,高感矮花葉病。籽粒粗蛋白含量10.56%,粗脂肪含量3.72%,賴氨酸含量0.33%,粗淀粉含量70.52%,容重750克/升。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3200株/畝,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適宜地區: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推廣利用。
21、登海3號
審定編號:國審玉2003012。2003年審定。
育種單位:山東省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較散,在黃淮海夏玉米區全生育期108天左右。株高270厘米左右,穗位高116厘米左右,果穗粗大、筒形,穗行數16~18行,穗軸紅色,穗長16厘米左右,單穗粒重160克左右,結實較好,有禿尖,軸粗,脫水慢。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2克左右。熟期中晚,活桿成熟,對環境反應敏感。遇到不良氣候,易倒伏。籽粒粗蛋白10.52%,粗脂肪5.51%,粗淀粉69.80%,賴氨酸0.32%,容重741g/l。高抗大斑病、小斑病、莖腐病、彎孢菌葉斑病和玉米螟,抗矮花葉病,中抗黑粉病。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550-600公斤。
栽培要點:應選擇中上等肥力地塊,大田密度3000~3300株/畝。注意防止倒伏。
適宜地區:適宜在山東、河北、河南、陜西、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夏播區和山西、
寧夏、
甘肅隴南、
云南、四川、重慶、
貴州、
湖北、
湖南、
廣西、
吉林南部春播區種植。
22、泉星2101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5]015號。2005年審定。
育種單位:
濟南市種子公司
特征特性:該雜交種株型緊湊,生育期103天左右,株高280厘米左右,穗位127厘米。果穗長錐形,穗長16.2厘米,穗粗4.8厘米,禿頂1.0厘米,穗行數平均15.7行,穗粒數522粒,白軸,籽粒黃色、馬齒型,出籽率86.7%,千粒重294.5克,容重721.5克/升。中抗小斑病、大斑病、彎孢菌葉斑病和青枯病,高抗玉米黑粉病,感矮花葉病。籽粒粗蛋白含量10.16%,粗脂肪含量4.21%,賴氨酸含量0.32%,粗淀粉含量69.58%。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4000-4500株/畝,其它田間管理同一般大田管理措施。
適宜地區: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推廣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