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文[2007]87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進一步做好農業產業化市重點龍頭企業的認定、運行監測和服務工作,根據《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意見》(豫政〔2003〕47號)和《
新鄉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的意見》(新政〔2007〕9號)文件要求,參照農業部《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管理的暫行辦法》(農經發〔2001〕4號)的有關規定,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制定的《新鄉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管理暫行辦法》已經2007年4月24日市政府46次常務會議研究,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七年五月十日
新鄉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范農業產業化市重點龍頭企業的認定和運行監測工作,搞好對市重點龍頭企業的服務和扶持,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意見》(豫政〔2003〕47號)和《新鄉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的意見》(新政〔2007〕9號)文件精神,參照農業部《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管理的暫行辦法》(農經發〔2001〕4號)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農業產業化市重點龍頭企業是指以農產品加工或流通為主業,通過各種利益聯結機制與農戶相聯系,帶動農戶進入市場,使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銷售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在規模和經營指標上達到規定標準并經市農業產業化聯席會議認定的企業。
第三條 在農業產業化市重點龍頭企業監測和認定過程中,實行競爭淘汰機制,遵循優勝劣汰的市場經濟規律,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干預企業經營自主權。
第二章 申報
第四條 申報企業應符合以下基本標準
1.組織形式。依法設立的以農產品生產、加工或流通為主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包括直接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開辦的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常經營一年以上。
2.經營產品。企業中農產品加工、流通的增加值占總增加值70%以上。
3.經營規模。加工型企業總資產2000萬元以上,其中,固定資產1000萬元以上,年銷售收入3000萬元以上;流通服務型企業總資產1000萬元以上,其中,固定資產500萬元以上,年銷售收入3000萬元以上;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年交易額1億元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年經營總額1000萬元以上。
4.經濟效益。企業的總資產報酬率應高于同期
銀行貸款利率,企業應不欠工資,不欠繳社會保險金,如實足額提取折舊,無偷逃稅款及欠稅行為,不虧損。
5.負債與信用。企業資產負債率應低于60%;銀行信用等級在A級以上(含A級)。
6.帶動能力。通過建立可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特種養殖和農墾企業除外)的數量一般應達到1000戶以上;有穩定的原料生產基地,企業從事農產品加工、流通過程中,通過訂立合同、入股和合作方式采購的原料或購進的貨物占所需原料量或所銷售貨物量的70%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入社社員100戶以上,輻射帶動農戶500戶以上。
7.產品競爭力。在全市同行業中企業的產品質量、產品科技含量、新產品開發能力居領先水平,主營產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和質量管理標準體系,產銷率達90%以上。
8.其他。申報國家、省重點龍頭企業從市重點龍頭企業中推薦,申報市重點龍頭企業的企業原則上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資料庫名單中推薦。對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第四條第6、7項不做要求。對目前資產規模暫達不到標準要求,但符合以下條件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可以按流通企業資產規模申報:①省以上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②企業連續三年銷售收入增長率在30%以上;③企業主營產品獲國家、省以上名牌、優質、免檢產品或獲綠色、有機產品認證;④企業年出口創匯100萬美元以上。
第五條 申報企業需報送的材料
1.企業年度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本情況;
2.稅務部門提供的該企業無偷逃稅款及欠稅證明;
3.
勞動部門出具的不欠交社會保險證明;
4.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審定的該企業年度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
5.銀行出具的該企業的信用證明;
6.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出具的企業與農戶利益關系證明;
有科技成果、專利以及各種獎勵、認定材料的,可作為認定的參考材料,企業應據實出具。
第六條 申報程序
1.申報企業直接向企業所在地的縣(市)、區農業產業化工作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2.各縣(市)、區農業產業化工作主管部門征求當地農業、發改、商務、稅務、財政、勞動等有關部門意見后,對符合標準的企業,經縣(市)、區人民政府同意,正式行文向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推薦,并附審核意見和相關資料。
第七條 市直所屬企業按照本辦法第六條申報程序直接向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申報。
第三章 認定和監測
第八條 農業產業化市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評價工作由市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聯席會議確定。聯席會議由市農辦、農業局、發改委、財政局、商務局、銀監局、國稅局、地稅局、供銷社等九部門組成。
第九條 市重點龍頭企業認定程序和辦法
1.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對各縣(市)、區上報的企業有關材料進行監督抽查后,提交市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聯席辦公會議審定。
2.農業產業化市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后,由新鄉市人民政府發文并在新聞媒體公布。
第十條 經認定公布的農業產業化市重點龍頭企業,按照相關規定,享受優惠政策。
第十一條 實行農業產業化市重點龍頭企業動態監測制度,及時了解企業的經營發展情況,并進行運行監測評價,為企業的進出提供依據,為有關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
第十二條 對農業產業化市重點龍頭企業實行動態管理,建立競爭和淘汰機制,實行1年1次的監測認定辦法。參與監測的農業產業化市重點龍頭企業應據實填寫市重點龍頭企業運行監測表,并按本辦法第五條要求上報有關基礎材料。監測評價按照本辦法第九條有關規定進行。監測材料應在2月底以前報送完畢,監測評價在3月底以前完成。
第十三條 運行監測合格的市重點龍頭企業,繼續享受有關優惠政策;對監測不合格者,取消市重點龍頭企業資格的企業,不再享受有關優惠政策。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以適當形式向社會公布監測結果。
第四章 附則
第十四條 市重點龍頭企業及申報市重點龍頭企業的企業應按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不得弄虛作假。對存在舞弊行為的,一經查實,已經認定的企業取消其市重點龍頭企業資格;未經認定的企業取消其當年申報資格。
第十五條 對在申報、認定、監測評價過程中不能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存在徇私舞弊行為的工作人員,由其主管機關要按有關黨紀政紀規定予以嚴肅查處。
第十六條 市重點龍頭企業更改企業名稱的,企業應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營業執照等更名材料,由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予以審核確認。
第十七條 本辦法由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