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州政辦發〔2007〕92號
自治州直屬各縣市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霍爾果斯、都拉塔口岸管委會:
《伊犁州直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辦法》經自治州第十一屆人民政府第4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七年六月十九日
伊犁州直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進一步促進州直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構建平安伊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深入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作用,遏制和減少各類重特大事故和事故隱患,特制定《伊犁州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實施辦法》。
第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生產經營單位、行政、事業單位、個體經營戶、社會團體存在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或事故隱患,均有權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或舉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舉報采取口頭、電話、信函、電子郵件和短信等形式。安監部門要公示當地安監部門的舉報電話、通訊地址及電子郵箱。
第四條 安監部門接到舉報后,24小時內組織或移送有關部門調查處理。有關部門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將調查處理情況反饋安監部門,安監部門應當在收到反饋情況后3個工作日內回復舉報人;對舉報情況屬實的,發放獎勵通知。
第五條 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和事故隱患的調查處理工作按照屬地
管轄原則,由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或有關部門負責。跨區域的違法行為,依據區域管轄原則協商處理,不能處理的由州安監局會同州相關部門調查處理。
舉報重大或者比較嚴重的違法行為,由州安監局會同有關部門調查處理。
第六條 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或事故隱患等舉報事項一經核查屬實,將給予舉報人獎金獎勵或表揚鼓勵。獎勵標準為:
(一)舉報一般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或一般事故隱患的舉報人,獎勵100元/件;
(二)舉報比較嚴重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或嚴重的事故隱患的舉報人,獎勵100元至1000元;
(三)舉報重大違法行為的獎勵1000-3000元。舉報行為避免重特大
安全事故發生的,獎勵標準可適當上浮。
第七條 同一案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舉報人的,原則上對第一舉報人給予獎勵。對共同舉報同一案件的,獎金由舉報人自行協商分配。對同一違法行為分別向州、縣(市)安監局舉報的,不重復獎勵。
第八條 舉報有功單位或人員接到獎勵通知后在1個月內到指定地點領取獎金,逾期不領取的,視為自動放棄。舉報人不便出面領取的,可由代理人領取,但代理人必須出具舉報人的書面委托并持舉報人和代理人的居民身份證。
第九條 安監部門要由專人負責實施獎勵,并嚴格為舉報人保密,未經舉報人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將舉報人姓名、身份、居住地及舉報情況公開或泄露給被舉報單位和其他無關人員與新聞媒體,違者依法追究有關行政和法律責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舉報的單位和個人打擊報復。
第十條 舉報獎勵經費由州、縣市財政設立財政專戶(按上年度舉報罰款收入的30%列入預算)管理,由安監部門從財政專戶中列支。
第十一條 舉報內容應當滿足以下條件:
(一)舉報人應當提供被舉報對象的情況,包括單位名稱、所在區域、地址、違法的基本情況、目前現狀及已經或者可能產生的危害。
(二)舉報人的真實姓名、單位、聯系方式(以備查詢、核查和實施獎勵)。
第十二條 舉報人應當對所舉報的事實負責。對借舉報之名故意捏造事實誣告他人或者進行不正當競爭的,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十三條 屬于本實施辦法舉報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范圍:
(一)生產安全管理
1.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按規定經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合格后任職的;
2.特種作業人員未取得操作證書上崗作業的,從業人員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上崗作業的;
3.未按法律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
4.違章指揮或強令冒險作業的;對從業人員屢次違章作業不予制止的;對事故隱患不及時采取措施整改的;
5.安全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的;
6.未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的;
7.未按規定如實告知從業人員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的;未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的;
8.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和個人的;
9.進行爆破、大型設備(構件)吊裝等危險作業,未安排專門管理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的,與施工方未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未設置作業現場安全區域的;
10.瞞報、謊報、拖延不報重傷、死亡事故的,或者偽造、故意破壞
事故現場的;
11.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工作的安全生產中介機構出具虛假證明的;
12.其他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違法行為。
(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
1.未經批準擅自設立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單位的;
2.未取得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證,擅自從事危險化學品生產的;
3.未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擅自從事危險化學品經營的;
4.未經危險化學品運輸資質認定,擅自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的;
5.未取得經營許可證或者不按照經營許可證規定從事收集、儲存、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
6.用于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的安全設計未經審查或者未經竣工驗收與評價、評審驗收而投入使用的;
7.生產、經營、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危險化學品,或者用劇毒化學品生產滅鼠藥以及其他可能進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學產品和日用化學品的;
8.危險化學品單位的生產裝置、儲存設備、運輸工具和安全設施隱患嚴重,可能危及操作人員或者市民生命安全的;
9.其他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違法行為。
(三)施工安全管理
1.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和相關資質承建工程或者非法轉包的,工程項目施工未辦理報監手續的;
2.施工起重機械、自升式架設設施等未經檢驗合格投入使用的;
3.施工現場未采取封閉圍檔措施進行施工作業的;施工現場“臨邊”、“洞口”等缺乏必要安全防護設施的;
4.施工現場設備、設施出現故障或者異常情況仍繼續使用的;施工用電不符合規范要求的;
5.在可能產生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場所作業未采取安全防護措施的;
6.在高壓電線下施工未采取有效安全防護措施的;
7.塔吊回旋半徑超出施工區域且未采取安全防護措施的;
8.將拆除工程發包給不具備資質等級施工單位的;
9.深基坑開挖未按規定進行評審或者未按設計、施工方案施工的;
10.招用臨時人員進行施工作業的;
11.其他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違法行為。
(四)防火安全管理
1.未經消防審核、驗收合格,以及需要進行開業前消防安全檢查并合格的建筑或場所,擅自投入使用;
2.未經批準同意,隨意改動建筑或場所的平面布局幾結構,致使該建筑或場所不符合現行有關建筑防火規范標準,造成火災隱患;
3.未經批準同意,擅自改變建筑或場所使用性質或者在設有車間、倉庫的建筑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的等“三合一”場所的;
4.擅自改動、停用、拆除消防設施或由未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消防設施工程施工資質的企業進行消防設施施工的;
5.不定期對消防設施和器材進行維護保養,而又不能保證消防設施完好有效并處于準工工作狀態的(如隨意關閉消防管網閥門,常閉式防火門處于開啟狀態,防火卷簾下堆放物品等);
6.將安全出口上鎖,遮擋,堵塞消防通道或在安全出口上安裝棚欄等影響疏散的障礙物的;
7.埋壓、圈占消防火栓或者占用防火車間距的;
8.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超員進行營業的;
9.電氣設備超負荷運轉或電器產品、燃氣用具的安裝或線路、管道的敷設不符合有關消防安全技術規定的;
10.指使或者強令他人違反規定消防安全規定,冒險作業的;
11.其他可能導致消防安全生產事故隱患的發生或形成的違法行為。
(五)特種設備安全管理
1.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未取得特種設備操作證上崗作業的;
2.制造、銷售、使用簡陋鍋爐,或者將常壓鍋爐非法改裝為承壓鍋爐的;
3.未經許可從事特種設備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檢驗檢測的;
4.非法充裝、(整車)運輸液化石油氣瓶、罐的;
5.使用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特種設備和使用未經定期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的;
6.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使用年限仍未辦理報廢手續,予以報廢的;
7.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異常情況繼續使用的;
8.其他可能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的違法行為。
第十四條 州安監局定期將舉報查實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案件及舉報獎勵數額在州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網站和有關媒體、網站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