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保障全市職工大病醫療互助工作正常運轉,依據《
運城市職工大病醫療互助暫行辦法》(以下統稱《暫行辦法》)的規定,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一章 范圍和條件
第二條 大病醫療互助對象暫不包括離退休職工、退職人員。
第三條 首期互助期限為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
第四條 首期參加人數以2007年6月30日人數為準。
第二章 繳費標準和辦法
第五條 每名職工互助期(即自然年12個月)內須繳納互助金36元。互助金均以貨幣形式繳納。
第六條 互助金原則上由職工個人繳納,有條件的單位行政可以給予一定補貼,對特困企業中的特困職工,各級工會可以申請政府(行政)給予適當的補貼。
第七條 所有參加職工大病醫療互助的職工必須在單位工會的統一組織下,按時足額繳納醫療互助金。互助金一經繳納,不再退還。每期繳費時間截止為當年9月30日。
第八條 凡參加職工大病醫療互助的單位,應當如實填寫《運城市職工大病醫療互助團體申請表》和提供參加大病醫療互助的職工名單、EXCEL電腦盤片。
第九條 參加醫療互助的職工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單位應在30日內持職工花名表,醫療機構出具的有關憑證和招聘書、
勞動合同、職工調動轉移報表等有關手續,到互助中心辦理變更手續。
(一)職工調出、調入的;
(二)
解除勞動關系的;
(三)職工退休、退職及死亡的。
第三章 互助責任和補償標準
第十條 大病住院和慢性病種的界定及其診斷標準和用藥范圍,按照市醫保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 《暫行辦法》第十五條所稱“定額幫扶”是指互助中心將根據職工的家庭困難情況和所花費醫療費的多少,參照市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的救助標準進行定額幫扶。
第十二條 同一患病職工在一個互助期內,大病住院互助
補償金和慢性病門診互助補償金兩項只可享受一項。
第十三條 參加大病醫療互助的職工,市總工會互助中心對其醫療費用的補償,掌握一個原則,即:(1)參加醫保的,醫保中心和互助中心對其醫療費用的報銷和補償總額,不超過本人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的報銷和補償總額,不超過本人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總額;(2)未參加醫保的,所在單位和互助中心對其醫療費用的報銷和補償總額,不超過本人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總額。
第四章 補償金申請和辦理
第十四條 為方便職工,全市十三個縣(市、區)總工會、開發區工會均設立代辦處,代行職工大病醫療互助中心的職責,市職工大病醫療互助中心按照各代辦處互助繳費總額先行撥付50%的補償預付款,互助期內補償金不夠的可申請增撥。當期互助期滿后15日代辦處帶上所有互助補償金發放原始資料及附件與市職工大病醫療互助中心結賬。經互助中心審核,代辦處錯發的互助補償金應由本級工會墊付,再向本人追討。
市直各基層工會均設立代辦點,負責單位職工互助補償的初步審核、報送,由職工大病醫療互助中心統一辦理。
第十五條 職工大病醫療互助中心每月15日、30日集中辦理互助補償的審核、給付(如15日和30日為法定休息日的,可延遲到上班后的第一個工作日辦理)。
第十六條 已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申請互助補償金時應提供當地醫保部門出具的費用結算憑證。
第十七條 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申請互助補償金時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職工所在單位及本人按時足額繳納互助金;
(二)職工患慢性病種應屬于細則規定范圍的;
(三)醫療費用的明細與治療方案相一致;
(四)慢性病患者先期已在互助中心申請登記且批準在冊的;
(五)治療方案必須由醫
保定點醫院具備主治醫師資格以上的醫務人員提出,當月報市互助中心。
第十八條 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職工慢性病治療期間如需變更治療方案的,應當月報市互助中心。
第十九條 參加大病醫療互助的職工患病治療時,必須到當地醫保部門指定的醫院就治和購藥。如確需到外地醫院治療時,須經當地醫保部門指定的最高級別醫療機構批準,并向市互助中心報告。
第二十條 因公出差、法定假期、探親期內等在異地急診住院治療時,應按照就近就診的原則到當地醫保部門確定的醫療機構進行治療,治療終結后當月向市互助中心報告。
第二十一條 參加本市大病醫療互助的單位在外地設立分支機構的,應當參加本市的醫療互助,職工患病時應到當地醫保部門確定的醫療機構就診。
第二十二條 參加大病醫療互助的職工住院治療的,應在一次性治療結束后60日內,持醫保部門或醫院出具的結算憑證或醫療費專用收據到互助中心申請大病醫療互助補償金,愈期不辦理,則終止互助補償責任。
第二十三條 參加大病醫療互助的職工患慢性病需在門診治療的,應在互助期滿60日內,持購藥憑證及有關治療憑證到互助中心申請大病醫療互助補償金,愈期不辦理,則終止互助金補償責任。
第二十四條 為方便職工就醫,可采取分段結算的辦法。即無論是一次性住院病人還是慢性病門診病人,凡醫療費用或慢性病門診累計費用已達到規定起付標準的,均可申請互助補償金,其余部分待治療期或互助期結束時一并結算。
第二十五條 患病職工是工會會員的,到互助中心結算互助補償金時,應出具中華全國總工會統一印制的《中華全國總工會會員證》,可在實際享受互助補償金的基礎上享受《暫行辦法》規定的優惠政策。
第二十六條 職工大病醫療互助期正常運轉前的住院費用或慢性病門診治療費用不計算互助金補償。
第五章 互助金管理
第二十七條 職工大病醫療互助金設專戶管理,專款專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各代辦處接收的補償預付金應在工會幫扶中心專戶上設立科目;沒有幫扶中心專戶的在工會的帳戶上設立科目。
第二十八條 互助中心負責醫療互助金的收繳、管理和支付,并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
第二十九條 互助中心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互管會成員和職工有權對互助金的收支、管理情況進行監督。
第三十條 職工大病醫療互助的基層工作機構是各級工會。各級工會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專兼職工作人員,負責職工大病醫療互助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十一條 互助中心根據各參加職工大病醫療互助單位完成工作任務的情況給予考核獎懲。
第三十二條 互助中心要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對參加職工大病醫療互助的單位、職工、定點醫院進行監督、檢查、考核和獎懲。
第六章 違規處理
第三十三條 參加職工大病醫療互助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者,除追回已經支付的互助補償金外,視情節輕重對直接主管的負責人員和直接責任人按有關規定予以責任追究:
(一)將不屬于互助范圍的人員列入互助范圍,冒名領取互助補償金的;
(二)不如實填寫單位的基本情況、瞞報職工人數的;
(三)不按期繳納互助金的;
(四)違反《暫行辦法》有關規定的。
第三十四條 參加大病醫療互助的職工有下列行為之一者,除給予通報批評外,終止其互助責任:
(一)開具虛假醫藥費用收據、處方,冒領互助補償金的;
(二)私自涂改醫藥費收據、病歷、處方、檢查報告單或自行開方取藥,違規檢查,先診治后補處方,授意醫護人員作假的;
(三)在定點醫療機構購藥進行非法倒賣的;
(四)其它違反職工大病醫療互助管理規定的。
第三十五條 參加職工大病醫療互助的職工因打架、斗毆、吸毒、交通事故或其它責任事故引發的醫療費用,不列入互助補償的范圍。
第三十六條 參加職工大病醫療互助的單位、醫療機構和職工有權對違反《暫行規定》的行為向互助中心舉報,一經查實,給予舉報人100元—1000元 獎勵。
第三十七條 本細則由運城市職工大病醫療互助管理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 本細則從2007年10月1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