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
淮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淮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淮北市工業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暫行辦法的通知
淮政辦〔2009〕36 號
濉溪縣、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淮北市工業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暫行辦法》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九年七月二日
淮北市工業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市工業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以下簡稱為專項資金)是優化產業結構,推進園區發展,加速產業集聚,促進技術進步,培育規模企業,實現新型工業化的引導資金。為進一步規范專項資金的使用,根據《淮北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決定》(淮政〔2006〕35 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專項資金實行預算管理,由市財政部門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第二章 專項資金使用范圍
第三條 支持重大工業投資項目,鼓勵和引導企業推進技術進步,實施名牌戰略,推進產業發展。
(一)支持重大工業項目。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在 2 億元及以上新建工業項目,給予前期費用補助。
(二)引導工業企業推進技術進步,每年優選部分重大工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工業領域生產服務業項目給予補助。
(三)優化產業結構。對符合工業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重大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精細化工、新材料、新醫藥、生物工程、高檔紡織品及服裝和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產業中帶動作用大、成長性強的企業給予貼息。
(四)鼓勵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對新獲省級以上技術中心的企業,給予一次性補助。
(五)鼓勵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對新列入國家級、省級企業信息化試點并獲得資助的項目給予補助。
(六)新主持制定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并獲得認可和實施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的獎勵。
(七)鼓勵企業開發新產品。被新認定為國家級新產品和省級新產品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的獎勵。
(八)對新獲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省級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的企業給予獎勵。
(九)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對新獲國家和省出口名牌產品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
(十)對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新增規模企業戶數目標任務的縣區(本辦法中“縣區”均含淮北經濟開發區)給予獎勵。
(十一)用于項目專家評審等工作經費。
(十二)支持縣區項目建設,發展園區工業,給予縣區項目前期費用補助。
(十三)支持工業企業參加省級以上展銷會、博覽會以及展示企業形象、展銷企業產品等重大活動,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
(十四)引導企業加強管理,每年評選 10 個優秀企業管理進步成果,并給予適當的補貼。
第四條 按照《淮北市新型工業化發展評價考核體系》考核結果,獎勵縣區及優秀先進規模企業。
第五條 設立節能專項資金(300 萬元)用于支持重大節能及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第三章 專項資金使用標準
第七條 各類補助、貼息、獎勵標準:
(一)補助類
1. 對固定資產投資額在2億元以上的新建重大工業投資項目,在項目竣工驗收后,給予不超過 20 萬元的前期費用補助;5億元以上的項目,由市政府采取“一企一策”政策給予補助。
2. 擇優支持 10—20 項重大技術改造項目,依據項目投資總額和當年完成投資情況,每戶給予 10—15 萬元的一次性補助。
3. 每年優選 15 項技術創新項目,每項給予 8—12 萬元的補助。
4. 每年優選 10—15 項重大節能及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每項給予 10—15 萬元的補助。
5. 每年選出 2—3 項節能及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推廣、宣傳項目,每項給予不超過 4 萬元補助。
6. 每年優選 3—5 項工業領域生產性服務業項目,每項給予不超過 5—10 萬元的補助。
7. 對新獲國家級技術中心的企業,給予 30 萬元的補助;對新獲省級技術中心的企業,給予 15 萬元的補助。
8. 對新列入國家級、省級企業信息化試點并獲得資助的項目分別給予 15 萬元和 10 萬元的補助。
(二)貼息類
從符合工業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重大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精細化工、新材料、新醫藥、生物工程、高檔紡織品及服裝和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產業中,每年優選 10 戶左右帶動作用大、成長性強的企業,按照生產周轉
借款情況,每戶給予 10—30 萬元的貼息。
(三)獎勵類
1. 對新主持制定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并獲得認可和實施的企業分別給予 10 萬元、15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2. 對新獲國家級、省級新產品的企業分別給予 15 萬元、8萬元的獎勵。
3. 對新獲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給予 20 萬元的獎勵;對于新獲省級名牌產品、著名商標的企業給予 4 萬元的獎勵。
4. 對新獲“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出口名牌”的工業企業給予 10 萬元獎勵;對新獲“省出口名牌商品”的工業企業給予4 萬元的獎勵。
(四)其他類
1. 每年上半年,向市經濟開發區、濉溪縣、杜集區、相山區、烈山區各撥付 50 萬元的重大工業項目前期費用。年終考核,在市政府下達的工業發展目標任務中,每少完成一項,從下年指標中扣減 10 萬元。
2. 根據對縣區的考核結果,每年度評選出工業強市獎。由市委、市政府授予“淮北市工業立市獎”榮譽牌匾,一等獎獎勵30 萬元,二等獎獎勵 20 萬元,三等獎獎勵 10 萬元。獎勵資金中 50%獎給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50%獎給縣區為完成工業發展目標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
3. 根據規模企業的年度評價考核結果,評選 10 戶優秀企業,由市委、市政府授予“淮北市工業立市優秀企業”的榮譽牌匾,每戶獎勵 10 萬元;評選 10 戶先進企業,由市委、市政府授予“淮北市工業立市先進企業”榮譽牌匾,每戶獎勵 6 萬元。
4. 在縣區完成市政府下達的新增規模企業戶數目標任務的基礎上,每超增一戶獎勵 2萬元。該獎勵資金撥付到縣區工業經濟主管部門,作為發展工業經濟、培育規模企業的工作經費。
5. 每年從工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 30 萬元作為工作經費。
第四章 申報與審核
第八條 申報條件:
(一)在本市轄區內注冊的企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法人治理結構規范,財務管理制度健全,會計核算真實完整,能夠做到守法經營,依法納稅。
(二)項目符合產業政策,企業成長性好。
(三)必須是列入《淮北市重大工業投資項目庫》、《淮北市技術改造項目庫》、《淮北市規模企業培育發展項目庫》、《淮北市技術創新項目庫》、《淮北市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庫》和《淮北市工業領域生產性服務項目庫》,并依照有關規定進行核準或備案的項目。
(四)能夠及時向有關經濟綜合部門報送相關信息。
第九條 申報程序和要求:
(一)申報專項資金補助、貼息、獎勵的企業,均須向市工業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供相關申報材料。申報專項資金的縣區屬企業,須經縣區工業經濟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初選后上報。
(二)對同一企業、同一項目同一年度不予重復支持。同一企業當年只能申報一類專項資金補助;
法人代表為同一人的不同企業當年只能申報其中一個企業的補助。
第十條 對獲得國家級、省級認定的獎項,每年分兩次申報;對需專家評審、擇優補助獎勵的項目,依市工業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通知為準。
第十一條 市工業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經委、財政等部門,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和企業進行初審后,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評審,并將評審結果及初步意見報市工業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審批,確定最終扶持項目和資金安排工作。
第五章 資金撥付與監管
第十二條 專項資金實行合同化管理。經市工業經濟發展領導小組批準的專項資金補助、貼息和獎勵項目,項目單位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與市工業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簽訂《項目責任書》。
第十三條 根據市工業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審批結果,市經委會同市財政局聯合下發項目資金計劃,市財政局根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規定,將補助、貼息和獎勵的專項資金直接撥入項目單位。
第十四條 項目承辦單位要按照《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責任書》的要求,按計劃如期完成項目建設。本年度以前已獲得市工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未竣工、或未辦理竣工驗收手續的企業,原則上不再安排。
第十五條 市工業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項目單位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財經紀律和財務會計制度,并自覺接受審計、監察部門的審計和監督。專項資金使用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對弄虛作假騙取專項資金,截留、挪用、擠占專項資金等違反財經紀律行為,一經發現,立即收回全部專項資金,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予以嚴肅處理,且三年內取消申報有關補助和獎勵政策的資格。
第六章 附 則
第十六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市工業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在執行期間如遇國家政策調整,按國家政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