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發
中山市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
中府辦〔2010〕64號
火炬區管委會,各鎮政府、區辦事處,市屬有關單位:
《中山市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業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貫徹執行。
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一○年十一月八日
中山市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實施細則
(試行)
第一條 為推進我市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根據《中山市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暫行規定》(中府〔2010〕151號),結合我市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工作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市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負責具體實施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工作,開發和維護“中山市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積分制管理模塊,組織、協調和指導各鎮區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開展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工作,受理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相關投訴。
市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委托各鎮區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具體負責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的申請受理、資料初審和資料錄入等工作。
市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及其在鎮區的分支機構、派出機構和其他相關組織機構,在職責范圍內協助市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以及各鎮區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做好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工作。
第三條 各鎮區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設立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申請窗口,負責統一受理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申請。
各鎮區計生辦設立專門服務窗口核查申請積分的流動人員計劃生育情況,確定加減分,開具計劃生育情況審核表。
第四條 流動人員向產權房屋所在地或工作所在地鎮區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提出申請納入積分制管理,應按規定填寫申請表格,提供身份證、
廣東省居住證原件及復印件,單位開具的在我市工作滿一年以上的證明(個體工商戶提供登記時間一年以上的
營業執照)、繳納社會保險證明以及居住地計生部門開具的計劃生育情況審核表,并按《中山市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計分標準》中設定的各項計分指標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一)文化程度。應提供學歷證書原件及復印件,大專以上學歷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或中國教育考試網無法驗證的,須同時提供省級以上教育部門出具的學歷認證材料。
(二)職業資格或專業技術職稱。
職業資格(含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應提供經全國、廣東省統一考試頒發的或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原件及復印件。其職業資格證書在國家或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官方網站無法驗證的,須同時提供中山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出具的鑒證證明。
事業單位工勤技術工崗位級別,應提供《廣東省機關事業單位技術工人聘書》原件及復印件。
專業技術職稱,應提供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原件及復印件,并同時提供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具的鑒證證明。
(三)社會保險。應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出具的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
工傷保險、生育保險情況證明。
(四)房產情況。應提供
房產證和土地證原件及復印件。
(五)居住年限。應提供《廣東省居住證》(暫住證)原件及復印件。
(六)婚姻狀況。應提供戶籍所在地民政部門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
(七)計劃生育。應提供中山市鎮區計生辦出具的接受計劃生育管理情況證明。
(八)急需人才。符合我市有關引進緊缺適用人才規定的流動人員,提供市人才辦、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明文件。屬于鎮區急需人才的提供鎮政府(區辦事處)出具的相關證明文件。
(九)專利創新。應提供專利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十)表彰獎勵。應提供個人獲獎證書或榮譽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十一)社會貢獻。應提供志愿者組織出具的證明、接受捐贈機構所出具的捐贈證明、獻血證書原件及復印件、捐獻造血干細胞榮譽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十二)投資納稅。應提供工商營業執照原件及復印件和中山市稅務機關出具的納稅憑證。
(十三)衛生防疫。應提供資料包括:
1、子女的《出生醫學證明》和《兒童免疫接種證》原件及復印件;
2、中山市各醫院或防保所出具的自覺接受國家規定產前檢查及兒童生長發育監測檢查的有關證明;
3、有婚檢資質的醫院出具的已自愿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證明;
4、中山市醫療機構發出的涉及食品生產經營、公共場所服務從業人員的《健康證明》及有毒有害工種從業人員的職業健康體檢資料的原件及復印件。
(十四)兒童隨行卡辦理。應提供子女有效的《十六周歲以下兒童隨行卡》原件及復印件。
第五條 各鎮區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收件后,對受理的資料進行審核,對資料真偽有異議的,提交鎮區相關機構或部門進行復審。資料經審核后,各鎮區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應及時統計得分,并錄入“中山市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積分制管理模塊。參與積分制管理的流動人員及相關部門,可通過“中山市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查詢積分情況。
第六條 流動人員的積分情況根據流動人員有關指標內容的變化在“中山市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中相應作動態調整。參與積分制管理的流動人員有關指標發生變化時,應及時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經審核納入個人積分檔案,調整累積積分。
各鎮區公安分局、計生辦發現已納入積分制管理的流動人員存在扣減分指標中規定情形的,須及時將名單告知各鎮區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各鎮區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在5個工作日內對相關人員的積分進行相應調整。
第七條 申請人偽造或提供虛假申請資料的,一經發現,不予納入積分制管理;已取得入戶、入學資格的,取消其資格,所得積分清零。該申請人不得再申請參加積分制管理。
第八條 流動人員遷入中山市戶籍后,對其積分制管理自動終止。
第九條 積分累計達到一定分值的流動人員,其政策內生育的適齡子女符合入學條件的可享受義務教育階段入讀中山市公辦學校待遇(只限于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新生入學時安排,其他年級及轉校的不納入),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一)市根據各鎮區教育資源的分布情況和常住流動人員規模,每年提供一定數量的公辦學校學位(以下稱“入學指標數”),用于安排積分達到一定分值的流動人員子女入讀鎮區公辦學校。市教育局應在每年初擬定當年入學指標數報市政府批準,并于3月底前統一向全市公布。
(二)需要享受義務教育階段子女入讀公辦學校待遇的流動人員,可于上一年9月開始至當年4月底前向產權房所在地或工作地鎮區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提出申請。
(三)市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于5月底前分鎮區按申請人所得積分高低進行排名,并在本市主要媒體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5個工作日。經公示無異議的,由市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將排名情況提交市教育局。各鎮區根據公布的學位數和排名情況,按照就近入學原則安排流動人員子女入讀;不服從安排者,原則上不再享受此項待遇。
(四)流動人員按積分排名享受子女入讀公辦學校待遇,只取父母一方的積分。
(五)在總積分相同、排名并列的情況下,根據申請人個人素質、參保情況、居住情況的所得分數依次分別排名,如排名依然并列,則按提出入學申請的時間先后確定積分排位。
第十條 積分累計達到一定分值的流動人員,本人可申請享受遷入中山市戶籍的待遇,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一)市根據各鎮區公共資源的實際情況,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流動人員遷入中山市戶籍(以下稱“入戶指標數”)。每年年初由市發展和改革局會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公安局根據省下達的指標數擬定各鎮區當年的入戶指標數報市政府批準,原則上于3月底前統一向全市公布。
(二)已納入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其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在中山擁有合法房產的(申請人家庭人均住房面積不能低于中山市城鎮低保住房困難家庭標準),在法定工作年齡內,需享受遷入中山市戶籍待遇者,可于上一年9月開始至當年4月底前向其住所所在鎮區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提出申請。
(三)市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于5月底前分鎮區按申請人所得積分高低進行排名,并在本市主要媒體上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5個工作日。經公示無異議的,由市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將排名情況提交市公安局,并向進入指標數內的申請人發出積分入戶通知書。
(四)排名在申請地鎮區入戶指標數內的申請人,攜帶積分入戶通知書和公安機關要求的其他相關資料在三年內到公安機關辦理入戶相關手續。具體入戶程序由市公安局另行制定。
(五)在總積分相同、排名并列的情況下,根據申請人個人素質、參保情況、居住情況的所得分數依次分別排名,如排名依然并列,則按提出入戶申請的時間先后確定積分排位。
申請人入戶,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隨遷,具體辦法由市公安局另行制定。
第十一條 申請入戶待遇的流動人員,其基礎分和附加分的合計積分排名在入戶指標數內的,其名單在提交市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公示前,由申請地鎮區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先提交所在地公安分局對申請人是否存在違法犯罪情況進行核查,核查工作應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
鎮區公安分局負責對申請人是否被
勞動教養、刑事處罰情況進行核查。
第十二條 公示期間,市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接到對流動人員所得分值持異議或投訴的,應在5個工作日內將資料按照職能分工轉入相關部門進行核查,相關職能部門應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核查工作。
市公安局:負責居民身份證的核查。
市教育局:負責學歷證書的核查。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職業資格證書、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社會保險情況證明和市緊缺高層次人才證明文件的核查。
市國土資源局:負責房產證和土地證的核查。
市衛生局:負責子女出生證、兒童免疫接種證、婦幼保健證明、健康證、婚檢證明、獻血證書、捐獻造血干細胞榮譽證書的核查。
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局:負責有關計生證明文件的核查。
市民政局:負責婚姻狀況證明的核查。
市科技局:負責專利證書的核查。
市工商局:負責工商營業執照的核查。
市國稅局:負責為個人納稅者提供的國稅納稅憑證的核查。
市地稅局:負責為個人納稅者提供的地稅納稅憑證的核查。
市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負責居住證(暫住證)、十六周歲以下兒童隨行卡的核查。
市志愿者組織:負責審核本系統內機構為個人出具參加活動情況的證明核查。
接收捐贈機構:負責對自身出具的捐贈證明的核查。
個人提供的獲獎證明或榮譽證書,由市相關部門向頒發機構核查。
第十三條 流動人員在申請積分制管理過程中,對有關部門、鎮區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或其他相關機構執行積分制管理相關規定情況有異議的,可向市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提出,由市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對異議情況進行調查,情況屬實的,由市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提請市政府責令予以改正,并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行政責任。
第十四條 流動人員符合中山市其他入戶政策的,仍按相關政策執行。
第十五條 國家和省對流動人員管理另有專項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六條 本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中山市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實施細則(試行)》(中府辦〔2009〕85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