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
(2008年2月29日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2008年4月3日湖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批準)
第一條 為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自治縣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農產品,是指經種植、養殖、采集、捕撈形成的糧食、蔬菜、水果、油料、菌類、茶葉、煙葉、中草藥、畜禽和畜禽產品、水產品等來源于農業的初級產品。
第三條 在自治縣行政區域內從事農產品的生產、經營活動以及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四條 自治縣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體系,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將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本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
第五條 自治縣人民政府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資金用于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資金按照當年一般預算收入的1%列入財政預 算,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用款計劃,經自治縣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該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
第六條 自治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自治縣行政區域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自治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關工作。
第七條 自治縣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的宣傳,提高公眾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引導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加強質量安全管理,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
第八條 自治縣行政區域內農產品質量安全依據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執行。
第九條 自治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根據農產品品種特性和生產區域大氣、土壤、水體中有毒有害物質狀況等因素,提出自治縣行政區域內不適宜特定農產品生產的區域,經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公布。
第十條 自治縣人民政府采取流域綜合治理,測土配方施肥,保護水源水質、土壤土質、生態環境,防治農業有害生物等多種措施,加強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改善農產品生產條件。
第十一條 自治縣環保、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農產品產地的大氣條件、土壤狀況、水源水質、農業有害生物情況等進行經常性監測,并根據國家和省有關 規定發布預警信息。在無公害農產品主產區設立工礦企業,具有環境評估資質的機構在進行環境評估時應當征得自治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
第十二條 禁止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向農產品產地排放或者傾倒廢水、廢氣、固體廢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農業生產用水和用作肥料的固體廢物,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
第十三條 自治縣鼓勵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個人按照國家規定標準建設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無公害農產 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打造優質品牌,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產品認證和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自治縣鼓勵農產品生產經營企 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或者其他符合條件的申請人,依法申請、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自治縣人民政府對獲得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 證和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獎勵。
第十四條 自治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據國家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標準和生產技術規范制定自治縣農產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并組織實施。自治縣行政區域內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必須嚴格執行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標準和生產技術操作規程。
第十五條 自治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組織農業科研教育機構和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對農產品生產者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鄉(鎮)人民政府以及村民委員會應當做好培訓的組織工作。
第十六條 自治縣行政區域內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當依法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如實記載下列事項:
(一)使用農業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
(二)動物疫病、植物病蟲草害的發生和防治情況;
(三)收獲、屠宰或者捕撈的日期。農產品生產記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保存。禁止偽造農產品生產記錄。
第十七條 在自治縣行政區域內從事農藥、農作物種子、肥料、獸藥、漁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的,必須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取得生產或者經營許可;需登記備案的應當依法登記備案。
第十八條 自治縣農業、畜牧、水產行政主管部門及時公布國家禁止使用的農業投入品目錄。自治縣行政區域內禁止生產、經營、使用國家禁止使用的農 藥、獸藥、漁藥;禁止在高山蔬菜產區經營高毒、高殘留農藥;禁止在農產品生產中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自治縣行政區域內所有農產品生產應當堅持休藥期和安 全間隔期制度。
第十九條 自治縣人民政府鼓勵農產品生產者采用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防治病蟲害,鼓勵科學使用有機肥、微生物肥料、生物農藥和可降解地膜等無污染、無殘留的無公害生產資料。
第二十條 自治縣依法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標識管理制度。
第二十一條 農產品在包裝、保鮮、貯存、運輸過程中所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和添加劑等材料,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的技術規范。
第二十二條 自治縣行政區域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的生產經營者不得以本基地名義,也不得準許他人以本基地名義對外銷售非本基地生產的農產品。
第二十三條 凡列入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目錄的產品,應當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規定,予以正確標識或者標注。
第二十四條 自治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中,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生產、銷售的農產品進行現場檢查;
(二)調查了解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關情況;
(三)查閱、復制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記錄和其他資料;
(四)依法查封、扣押經檢測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農產品;
(五)依法查處違反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二十五條 自治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依法建立健全監督網絡。
第二十六條 自治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組織具有合法資質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對生產和市場上銷售的農產品實施監督抽查,監督抽查結果 報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公布。對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農產品,自治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追究制度的要求,查明責任人,依法予以處理或者 向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處理建議。農產品生產者和銷售者應當配合依法進行的監督抽查,拒絕接受的,應當視為質量檢測不合格。
第二十七條 自治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組織具有合法資質的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在主要農產品主產區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點,對外運農產品進行 檢測。自治縣根據動植物防疫需要,依法設立動植物檢疫站(點),對農產品實施檢疫,嚴防外來危險性有害生物的侵入和傳播。生產、調運農產品的公民、法人和 其他組織,應當自覺接受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和動植物檢疫。
第二十八條 經檢測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強制性標準的農產品或者病死、死因不明的水產品、畜禽及其產品,不得銷售,并由自治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監督生產者、銷售者進行無害化處理;不能進行無害化處理的,依法予以銷毀。銷毀或者進行無害化處理的費用,由當事人承擔。
第二十九條 依法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檢測的機構在抽查檢測時,不得向被抽查人收取費用,抽取的樣品不得超過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數量。已依法接受監督抽查的農產品,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不得另行重復組織抽查。
第三十條 農產品生產者、銷售者對監督抽查檢測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檢測結果之日起5日內,向組織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的農業行政主 管部門或者其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復檢。采用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認定的快速檢測方法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檢測,被抽查人對檢測 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檢測結果時起4小時內申請復檢。復檢不得采用快速檢測方法。因檢測結果錯誤而給當事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一條 自治縣行政區域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設立或者委托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發現不 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并向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農產品經營企業對其銷售的農產品,應當建立健全進貨檢查驗收制度;經 查驗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不得銷售。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行為的處罰,國家法律、法規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八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自治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以下規定給予處罰:
(一)在高山蔬菜產區銷售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沒收其經營的高毒、高殘留農藥,可以并處以1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在糧食、蔬菜、水果、茶葉、中草藥等農產品生產中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的,其農產品禁止出售,并給予警告;造成危害后果的,視情節處以3千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四條 獲得農產品認證并加貼標志的產品,經檢查、監測、鑒定,不符合相關農產品質量標準要求的,由自治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質量技術監 督部門責令停止使用該農產品標志,并報請認證機構暫停或者撤銷認證證書。未經認證或者認證期滿未獲得重新認證,使用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名稱 或標志的,由自治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處以1千元以上5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五條 自治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機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 當事人對行政機關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的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逾期不申請行政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三十七條 本條例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2013修正)
2013-10-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四號
2010-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批準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的建議的決定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5-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的決定
1980-02-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一九七九年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將革命委員會改為人民政府的決議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水利事業費管理辦法
2000-03-05國務院關于印發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
2013-07-31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3-02-03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10-08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關于開展依托電子政務平臺加強縣級政府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3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4-06國務院決定修改專利法實施細則
201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