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根據《
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根據《條例》第三條規定的原則,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據需要設立相應的電力設施保護領導組織,由同級人民政府及所屬電力(發電、供電、電力建設)、公安、工商等主管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領導所轄行政區域內電力設施的保護工作。其辦事機構設在同級電力主管部門,負責電力設施保護的日常工作。
縣級及其以上電力設施保護領導組織應在電力線路設施沿線組織群眾護線,群眾護線員應經過電力主管部門培訓,由相應的電力設施保護領導組織發給護線證。
第三條 跨省電網的電力主管部門是能源部的派出機構,對所轄電網內電力設施的保護工作負責監督、檢查、指導和協調。
第四條 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是為了保證已建架空電力線路的安全運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電而必須設置的安全區域,在廠礦、城鎮等人口密集地區,根據《條例》第十條第一款的規定,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即導線邊線在最大計算風偏后的水平距離和風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離之和后所形成的兩平行線內的區域。各級電壓導線邊線在計算導線最大風偏情況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離如下:
1 千伏以下 1.0米
1-10 千 伏 1.5米
35 千 伏 3.0米
66-110 千 伏 4.0米
154-220 千 伏 5.0米
330 千 伏 6.0米
500 千 伏 8.5米
第五條 江河電纜保護區的寬度為:
(一)敷設于二級及以上航道時,為線路兩側各一百米所形成的兩平行線內的區域;
(二)敷設于三級及以下航道時,為線路兩側各五十米所形成的兩平行線內的區域。
第六條 根據《條例》第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電力主管部門應在架空電力線路穿越人口密集、人員活動頻繁的地區和車輛、機械頻繁穿越架空電力線路且易發生事故的地段設置標志牌。
標志牌的規格由國務院電力主管部門統一規定。
第七條 根據《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的原則,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距電力設施周圍三百米范圍內(指水平距離)進行爆破作業,若因工作需要必須進行爆破作業時,應按國家頒發的《爆破作業管理條例》、《爆破安全規程》和國務院電力主管部門頒發的《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的有關規定,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在征得當地電力主管部門的同意后方可進行。在三百米以外進行的爆破作業也必須保證電力設施的安全。
第八條 根據《條例》第十四條第八項的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距架空電力線路桿塔、拉線基礎外緣的下列范圍內,即:35千伏及以下5米,66千伏及以上10米,進行取土、打樁、鉆探、開挖或傾倒酸、堿、鹽及其它有害化學物品的活動。在桿塔、拉線基礎的上述距離范圍外進行取土、打樁、鉆探、開挖活動時,還必須遵守下列要求:
(一)要預留出通往桿塔、拉線基礎供巡視和檢修人員、車輛通行的道路;
(二)不得影響基礎的穩定,如可能引起基礎周圍土壤、砂石滑坡時,進行上述活動的單位或個人應負責修筑護坡加固;
(三)不得損壞電力設施接地裝置或改變其埋設深度。
第九條 根據《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超過4米高度的車輛或機械(包括車輛或機械上的人員)通過架空電力線路時,必須經縣級及其以上電力主管部門批準,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通行。
第十條 根據《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電力主管部門專用通信線路、通信電纜線路設施及其附屬設施和微波塔、微波站、通信衛星地面站設施的保護按國務院《廣播電視保護條例》和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保護通信線路的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 根據《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架空電力線路和樹木之間發生妨礙時,按下述原則處理:
(一)架空電力線路建設需穿過林區時,應砍伐出通道,通道內不得再種植樹木;對需砍伐的樹林由線路建設單位按國家的規定辦理手續和付給樹木所有者補償費用,并與其簽定不再在通道內種植樹木的協議。若樹木所有者要求保留,并經電力主管部門認定在線路建成后不影響線路安全運行,不妨礙對線路進行巡視、檢修的樹木或果林、經濟作物林、可不砍伐,但樹木所有者必須與電力主管部門簽定協議,確定雙方責任并由樹木所有者負責保持樹木自然生長最終高度與導線之間的距離符合安全距離的要求。
通道寬度為擬建架空電力線路兩邊線間的距離和林區主要樹種自然生成最終高度兩倍之和。
(二)架空電力線路建設應盡量避免穿過城市公園綠地,必須穿過時,應經當地城市規劃部門批準,并注意避開景觀優美和游人集中的地區。如影響架空電力線路安全運行需要修剪樹木的,應按兼顧線路安全運行和樹木正常生長的原則,由園林部門負責修剪,并保持今后樹木自然生長最終高度和導線之間的距離符合安全距離的要求;電力部門按國家規定一次性支付所需費用。
(三)根據城市綠化規劃的要求,必須在已建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內種植樹木時,園林部門需與當地電力主管部門協商同意,可種植低矮樹種,并由園林部門負責修剪保持樹木自然生長最終高度和導線之間的距離符合安全距離的要求。
(四)架空電力線路導線在最大弧垂或最大風偏后與樹木之間的安全距離為:
┌────────────┬──────────┬───────────
─┐│電壓等級 │最大風偏距離 │ 最大垂直距離
│├────────────┼──────────┼───────
─────┤│1-10千伏 │ │
│├────────────┼──────────┼───
─────────┤│35-110千伏 │ 3.5米 │
4.0米 │├────────────┼──────────
┼────────────┤│154-220千伏 │ 4.0米
│ 4.5米 │├────────────┼──────
────┼────────────┤│330千伏 │ 5.0
米 │ 5.5米 │├────────────┼──
────────┼────────────┤│500千伏 │
7.0米 │ 7.0米 │└───────────
─┴──────────┴────────────┘
第十二條 根據《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城鄉規劃建設部門審批或規劃在已建架空電力線路設施(或已經批準新建、改建、擴建、規劃的架空電力線路設施)兩側新建的建筑物時,應會同當地電力主管部門審查后批準。
第十三條 電力主管部門對具有《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行為之一的單位或個人,可根據其貢獻大小給予十元至一千元的獎勵;對作出重大貢獻的,可給予一千元以上的獎勵,但對個人獎勵一般不超過一千元;
對維護、保護電力設施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或個人,除按上述規定給予物質獎勵外,還可由電力主管部門、公安部門或當地人民政府根據各自的權限給予表彰。
第十四條 根據《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對違反《條例》第十三條、十四條、十五條、十六條、十七條的規定應予以賠償、處以罰款的,由電力主管部門(發電廠、電力建設單位經上一級電力主管部門授權)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對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發電、供電及電力設施建設,尚未對電力設施造成損害的,視其情節,處以三十元至一千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二)對電力設施造成損害的,電力主管部門應責令其賠償直接經濟損失并處以罰款。直接經濟損失賠償費按修復電力設施成本費加少供(發)電量損失折款計算。罰款金額不超過賠償費的百分之五十。
(三)對電力設施造成損害的,電力主管部門除按本條第二項規定責令賠償和罰款外,還可建議其上級主管部門或報請當地人民政府對有關責任者給予行政處分。
第十五條 根據《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電力主管部門強行伐、剪樹木、竹子,所需要費用由樹、竹所有者負擔。
第十六條 電力主管部門工作人員行使行政處罰權時,應持有能源部頒發的證件和行政處罰通知書。
第十七條 根據《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
(一)擾亂發電廠、變電所(站)、調度所(室)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尚未造成損失的;
(二)拒絕、阻礙電力主管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尚未使用暴力的;
(三)哄搶、盜竊發電廠燃料和在建電力設施器材數額較小的;
(四)違反爆炸物品管理規定,在距電力設施和水電廠水工建筑物三百米的保護區內進行爆破,危及電力設施的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
第十八條 根據《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處于運行、檢修、備用狀態的發電、變電、輸電、配電、電力通信等設施,實施拆卸、盜竊、毀壞、放火、放置異物制造事故,危害公共安全和電力生產運行的;
(二)哄搶、盜竊發電廠燃料和在建電力設施器材,數額較大的;
(三)煽動或組織聚眾沖擊發電廠、變電所(站)、調度所(室)進行打砸搶的;
(四)毆打依法執行公務的電力工作人員,情節嚴重的;
(五)對電力設施造成重大損害或對社會用電和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后果的;
(六)其他破壞電力設施,危害公共安全的。
第十九條 違反《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擅自在架空電力線路上接用電器設備,在限期內仍不改正的,電力主管部門可以采取停止供電的強行措施。
第二十條 違反《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在已建架空電力線路、電力電纜保護區內興建建筑物,限期不改的,由電力主管部門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拆除其建筑物,所需費用由建筑物所有者負擔。
第二十一條 違反《條例》的規定造成任何單位或公民經濟損失或人身傷亡的,由違反規定的責任者負擔賠償和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十二條 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違反《條例》規定造成電力設施損壞的,或造成單位、公民經濟損失、人身傷害的,由其監護人負擔賠償和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 責令限期改正、賠償、罰款應由縣級及以上電力主管部門決定。責令限期改正應當填發《隱患通知書》,賠償應當填發《賠償通知書》,罰款應當填發《處罰通知書》,收到賠償費和罰款應開具憑證。《隱患通知書》、《賠償通知書》和《處罰通知書》由國務院電力主管部門統一制定。
第二十四條 進行責令賠償和罰款的處理,均應報上一級電力主管部門備案,罰款一千元以上應報省一級電力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五條 賠償費作為修復費用和保護電力設施費用的補償。罰款的處理和管理按財政部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 違反《條例》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在接到電力主管部門關于賠償和罰款的通知書后,應在十五日內交清賠償費和罰款,逾期不交納的,每日加收百分之五的滯納金。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對地方電力主管部門給予的行政處罰不服,可在接到《處罰通知書》后十五日內向上一級電力主管部門申請復議,上一級電力主管部門應在接到申請復議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對上一級電力主管部門作出的復議決定不服,可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執行的,由作出行政處罰的電力主管部門向人民法院申請
強制執行。
第二十八條 電力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條例》和本細則,玩忽職守,徇私枉法,情節嚴重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經濟處罰或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條例》及本細則所指各級是電力主管部門,系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部;跨省電網的電業管理局;省電力工業局;地(市)電業局(電力局、供電局);縣供電局(電力局)。
第三十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力主管部門可以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本細則的實施辦法,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三十一條 本實施細則由國務院電力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三十二條 本實施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水利電力部制定的《電力線路防護規程》同時廢止。凡與《條例》和本實施細則相抵觸的有關電力設施管理規定,以《條例》和本實施細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