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建設廳,直轄市建委,
江蘇省、
山東省建管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計劃單列市建委(建設局):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以下簡稱《條例》)已于2007年4月9日頒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為認真學習和貫徹《條例》,規范建設系統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工作,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條例》的重要意義
《條例》是全面、系統規范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的一部重要的行政法規,它的頒布實施為進一步強化事故責任追究、推動安全生產形勢好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條例》明確了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的體制、原則、主體、內容和程序,劃分了事故等級,同時還規定了違反《條例》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加大了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懲罰力度。在生產經營單位所有制形式日趨多元化以及部分行業和領域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的新形勢下,《條例》必將對進一步規范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工作、落實事故責任追究制度、預防和減少事故發生發揮關鍵作用。各地要充分認識《條例》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依法做好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工作,繼續加大各項措施力度,推動建設系統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
二、認真組織學習和宣貫《條例》
各地要組織本地區建設系統各級行政管理人員、安全監督執法人員,以及建筑施工企業、工程監理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認真學習《條例》,全面掌握《條例》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要把對《條例》的宣貫作為今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并與《
刑法修正案(六)》、《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培訓有機結合起來。要通過深入的學習、培訓和宣貫,使從業相關人員熟悉和掌握《條例》的基本原則、事故報告的具體規定、事故調查處理的程序方法以及違反《條例》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切實規范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工作。
三、嚴格按照規定做好事故報告工作
各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要按照《條例》的要求和建設部的有關規定,認真做好事故報告工作。一是要嚴格按照規定時限上報事故,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必須于1小時之內上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逐級上報每級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二是建設系統生產安全事故繼續通過“建設系統安全事故和自然災害快報系統”上報,事故應當一起一報,不得采用將一段時間的事故集中上報的方式;對于較大及較大以上事故,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首先通過電話和傳真上報。三是要規范事故報告內容,根據《工程建設重大安全事故快報表單》的要求,詳報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工程名稱、企業名稱和資質資格情況以及事故簡要經過。四是要堅決避免瞞報事故行為,對于瞞報事故的有關單位和人員,要依照《刑法修正案(六)》和《條例》等法律法規予以嚴肅查處。
四、進一步規范和加強事故調查工作
《條例》明確規定,
重大事故、較大事故、一般事故可以由有關人民政府直接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也可授權或者委托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對于有關人民政府授權或者委托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
建筑安全事故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條例》規定做好有關工作。一是要遵循精簡、效能的原則,按照《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組織事故調查組,并且履行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五項職責。二是要及時提交和報送事故調查報告,并按照《條例》第三十條的規定規范事故調查報告的內容,尤其是要客觀、合理地確定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提出相關處理建議。三是要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領域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和有關廉潔自律要求,在事故調查處理工作中誠信公正、恪盡職守,嚴格遵守紀律和保守秘密。對其他有關部門牽頭組織事故調查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配合并提出有利于事故調查處理工作的建議,同時要與有關部門加強溝通,促其按規定時間結案。
五、依法嚴肅追究生產安全事故責任
各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有關人民政府的事故結案批復,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行政處罰。一是要根據《條例》第四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及時對相關單位和人員進行處罰。對負有責任的單位要依法暫扣或者吊銷其有關證照,對負有責任的個人要依法暫停或者撤銷其與安全生產有關的執業資格、崗位證書。二是要嚴格按照事故處理權限進行處理。建設部負責特級、一級施工企業、甲級監理企業以及注冊執業人員的資質資格等的處罰工作;各地應向建設部提出對上述范圍內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處理建議,但不得越級處理。三是要自覺增強依法行政意識,嚴禁替有關單位和人員開脫和說情。四是要貫徹落實《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將對事故責任單位和事故責任人的行政處罰向社會公布,加大安全生產的社會輿論監督力度。
六、加快修訂和完善有關規章和文件
根據《條例》的基本原則和內容,我部將組織修訂《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建設部令第3號),并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以進一步理順和規范建設系統安全生產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工作。各地要對照《條例》的規定檢查已經出臺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及時調整和修改與《條例》相抵觸的內容,同時要結合本地區的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工作實際制定細則和規程,促進這項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
七、切實采取措施遏制事故多發勢頭
各地要堅持“四不放過”和“懲防并舉”的原則,督促事故發生單位認真吸取事故教訓,落實防范和整改措施,同時要對其落實防范整改措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要認真分析本地區建筑安全生產形勢,根據歷年事故情況找出事故發生規律和安全生產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制定各項措施。要嚴密監控安全生產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重點部位和重點環節,切實消除事故隱患。要強化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動態監管,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大力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不斷提高建設系統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控制和減少安全事故發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二○○七年五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