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關于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考核工作的實施意見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2-01 · 326人看過
建辦質[2008]41號 各省、自治區建設廳,直轄市建委,江蘇省、山東省建管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   為規范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管理工作,根據《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建質[2008]75號),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考核目的   為提高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的素質,防止和減少建筑施工生產安全事故,通過安全技術理論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考核,確保取得《建筑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人員具備獨立從事相應特種作業工作能力。   二、考核機關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其委托的考核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工作。   三、考核對象   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以下簡稱“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建筑電工、建筑架子工、建筑起重信號司索工、建筑起重機械司機、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高處作業吊籃安裝拆卸工以及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認定的其他特種作業的人員。   《建筑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范圍》見附件一。   四、考核條件   參加考核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年滿18周歲且符合相應特種作業規定的年齡要求;   (二)近三個月內經二級乙等以上醫院體檢合格且無妨礙從事相應特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三)初中及以上學歷;   (四)符合相應特種作業規定的其他條件。   五、考核內容   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考核內容應當包括安全技術理論和安全操作技能。《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大綱》(試行)見附件二。   考核內容分掌握、熟悉、了解三類。其中掌握即要求能運用相關特種作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熟悉即要求能較深理解相關特種作業安全技術知識,了解即要求具有相關特種作業的基本知識。   六、考核辦法   (一)安全技術理論考核,采用閉卷筆試方式。考核時間為2小時,實行百分制,60分為合格。其中,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占25%、專業基礎知識占25%、專業技術理論占50%。   (二)安全操作技能考核,采用實際操作(或模擬操作)、口試等方式。考核實行百分制,70分為合格。《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能考核標準》(試行)見附件三。   (三)安全技術理論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參加安全操作技能考核。安全技術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均合格的,為考核合格。   七、其他事項   (一)考核發證機關應當建立健全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及檔案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加強考核場地和考核人員隊伍建設,注重實際操作考核質量。   (二)首次取得《建筑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的人員實習操作不得少于三個月。實習操作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指定專人指導和監督作業。指導人員應當從取得相應特種作業資格證書并從事相關工作3年以上、無不良記錄的熟練工中選擇。實習操作期滿,經用人單位考核合格,方可獨立作業。   附件一 建筑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范圍   附件二 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大綱(試行)   附件三 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試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八日 附件一 建筑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范圍 一、建筑電工: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臨時用電作業; 二、建筑架子工(普通腳手架):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落地式腳手架、懸挑式腳手架、模板支架、外電防護架、卸料平臺、洞口臨邊防護等登高架設、維護、拆除作業; 三、建筑架子工(附著升降腳手架):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安裝、升降、維護和拆卸作業; 四、建筑起重司索信號工: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對起吊物體進行綁扎、掛鉤等司索作業和起重指揮作業; 五、建筑起重機械司機(塔式起重機):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固定式、軌道式和內爬升式塔式起重機的駕駛操作; 六、建筑起重機械司機(施工升降機):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施工升降機的駕駛操作; 七、建筑起重機械司機(物料提升機):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物料提升機的駕駛操作; 八、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塔式起重機):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固定式、軌道式和內爬升式塔式起重機的安裝、附著、頂升和拆卸作業; 九、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施工升降機):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施工升降機的安裝和拆卸作業; 十、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物料提升機):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物料提升機的安裝和拆卸作業; 十一、高處作業吊籃安裝拆卸工: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高處作業吊籃的安裝和拆卸作業 。 附件二 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大綱 (試行) 1 建筑電工安全技術考核大綱 2 建筑架子工(普通腳手架)安全技術考核大綱 3 建筑架子工(附著升降腳手架)安全技術考核大綱 4 建筑起重司索信號工安全技術考核大綱 5 建筑起重機械司機(塔式起重機)安全技術考核大綱 6 建筑起重機械司機(施工升降機)安全技術考核大綱 7 建筑起重機械司機(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考核大綱 8 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塔式起重機)安全技術考核大綱 9 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施工升降機)安全技術考核大綱 10 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考核大綱 11 高處作業吊籃安裝拆卸工安全技術考核大綱 1 建筑電工安全技術考核大綱(試行) 1.1 安全技術理論 1.1.1 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1 了解建筑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2 熟悉有關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制度 3 掌握從業人員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 4 熟悉高處作業安全知識 5 掌握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 6 熟悉安全標志、安全色的基本知識 7 熟悉施工現場消防知識 8 了解現場急救知識 9 熟悉施工現場安全用電基本知識 1.1.2 專業基礎知識 1 了解力學基本知識 2 了解機械基礎知識 3 熟悉電工基礎知識 (1)電流、電壓、電阻、電功率等物理量的單位及含義 (2)直流電路、交流電路和安全電壓的基本知識 (3)常用電氣元器件的基本知識、構造及其作用 (4)三相交流電動機的分類、構造、使用及其保養 1.1.3 專業技術理論 1 了解常用的用電保護系統的特點 2 掌握施工現場臨時用電TN-S系統的特點 3 了解施工現場常用電氣設備的種類和工作原理 4 熟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專項施工方案的主要內容 5 掌握施工現場配電裝置的選擇、安裝和維護 6 掌握配電線路的選擇、敷設和維護 7 掌握施工現場照明線路的敷設和照明裝置的設置 8 熟悉外電防護、防雷知識 9 了解電工儀表的分類及基本工作原理 10 掌握常用電工儀器的使用 11 掌握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檔案的主要內容 12 熟悉電氣防火措施 13 了解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常見事故原因及處置方法 1.2 安全操作技能 1.2.1 掌握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系統的設置技能 1.2.2 掌握電氣元件、導線和電纜規格、型號的辨識能力 1.2.3 掌握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接地裝置接地電阻、設備絕緣電阻和漏電保護 裝置參數的測試技能 1.2.4 掌握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系統故障及電氣設備故障的排除技能 1.2.5 掌握利用模擬人進行觸電急救操作技能 2 建筑架子工(普通腳手架)安全技術考核大綱(試行) 2.1安全技術理論 2.1.1 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1 了解建筑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2 熟悉有關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制度 3 掌握從業人員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 4 熟悉高處作業安全知識 5 掌握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 6 熟悉安全標志、安全色的基本知識 7 了解施工現場消防知識 8 了解現場急救知識 9 熟悉施工現場安全用電基本知識 2.1.2 專業基礎知識 1 了解力學基本知識 2 了解建筑識圖知識 3 了解桿件的受力特點 2.1.3 專業技術理論 1 了解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的主要內容 2 熟悉腳手架搭設圖樣 3 了解腳手架的種類、形式 4 熟悉腳手架材料的種類、規格及材質要求 5 熟悉扣件式、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和門式腳手架的構造 6 掌握扣件式、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和門式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方法 7 掌握安全網的掛設方法 8 熟悉腳手架的驗收內容和方法 9 了解腳手架常見事故原因及處置方法 2.2安全操作技能 2.2.1 掌握辨識腳手架及構配件的名稱、功能、規格的能力 2.2.2 掌握辨識不合格腳手架構配件的能力 2.2.3 掌握常用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方法 2.2.4 掌握常用模板支架的搭設和拆除方法 3建筑架子工(附著升降腳手架)安全技術考核大綱(試行) 3.1 安全技術理論 3.1.1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1了解建筑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2 熟悉有關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制度 3 掌握從業人員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 4 熟悉高處作業的安全知識 5 掌握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 6 熟悉安全標志、安全色的基本知識 7 了解施工現場消防知識 8 了解現場急救知識 9 熟悉施工現場安全用電基本知識 3.1.2 專業基礎知識 1 熟悉力學基本知識 2 了解電工基礎知識 3 了解機械基礎知識 4 了解液壓基礎知識 5 了解鋼結構基礎知識 6 了解起重吊裝基本知識 3.1.3 專業技術理論 1 了解附著升降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的主要內容 2 熟悉腳手架的種類、型式 3 熟悉附著升降腳手架的類型和結構 4 熟悉各種類型附著升降腳手架基本構造、工作原理和基本技術參數 5 掌握各種附著升降腳手架安全裝置的構造、工作原理 6 掌握附著升降腳手架的搭設、拆卸、升降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7 熟悉升降機構及控制柜的工作原理 8 掌握附著升降腳手架升降機構及安全裝置的維護保養及調試 9 熟悉附著升降腳手架的驗收內容和方法 10 了解附著升降腳手架常見事故原因及處置方法 3.2安全操作技能 3.2.1 掌握附著升降腳手架的搭設、拆除方法 3.2.2 掌握附著升降腳手架提升和下降及提升和下降前、后操作內容、方法 3.2.3 掌握附著升降腳手架提升和下降過程中的監控方法 3.2.4 掌握附著升降腳手架升降機構及安全裝置常見故障判斷及處置方法 3.2.5 掌握附著升降腳手架架體的防護和加固方法 3.2.6 掌握緊急情況處置方法 4 建筑起重信號司索工安全技術考核大綱(試行) 4.1安全技術理論 4.1.1 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1 了解建筑安全生產規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2 熟悉有關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制度 3 掌握從業人員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 4 熟悉高處作業安全知識 5 掌握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 6 熟悉安全標志、安全色的基本知識 7 了解施工現場消防知識 8 了解現場急救知識 9 熟悉施工現場安全用電基本知識 4.1.2 專業基礎知識 1 熟悉力學基礎知識 2 了解機械基礎知識 3 了解液壓傳動知識 4.1.3 專業技術理論 1 了解常用起重機械的分類、主要技術參數、基本構造及其工作原理 2 熟悉物體的重量和重心的計算、物體的穩定性等知識 3 掌握起重吊點的選擇和物體綁扎、吊裝等基本知識 4 掌握吊裝索具、吊具等的選擇、安全使用方法、維護保養和報廢標準 5 熟悉兩臺或多臺起重機械聯合作業的安全理論知識和負荷分配方法 6 掌握起重信號司索作業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7 了解起重信號司索作業常見事故原因及處置方法 8 掌握《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5082)的內容 4.2安全操作技能 4.2.1 掌握起重指揮信號的運用 4.2.2 掌握正確裝置繩卡的基本要領和滑輪穿繞的操作技能 4.2.3 掌握常用繩結的編打方法并說明其應用場合 4.2.4 掌握鋼絲繩、卸扣、吊環、繩卡等起重索具、吊具,以及常用起重機具的識別判斷能力 4.2.5 掌握鋼絲繩、吊鉤報廢標準 4.2.6 掌握鋼絲繩、卸扣、吊鏈的破斷拉力、允許拉力的計算 4.2.7 掌握常見基本形狀物體的重量估算能力,并能判斷出物體的重心,合理選擇吊點 5 建筑起重機械司機(塔式起重機)安全技術考核大綱(試行) 5.1安全技術理論 5.1.1 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1 了解建筑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2 熟悉有關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制度 3 掌握從業人員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 4 熟悉高處作業安全知識 5 掌握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 6 熟悉安全標志、安全色的基本知識 7 了解施工現場消防知識 8了解現場急救知識 9 熟悉施工現場安全用電基本知識 5.1.2 專業基礎知識 1 了解力學基本知識 2 了解電工基礎知識 3 熟悉機械基礎知識 4 了解液壓傳動知識 5.1.3 專業技術理論 1 了解塔式起重機的分類 2 熟悉塔式起重機的基本技術參數 3 熟悉塔式起重機的基本構造與組成 4 熟悉塔式起重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5 熟悉塔式起重機的安全技術要求 6 熟悉塔式起重機安全防護裝置的結構、工作原理 7了解塔式起重機安全防護裝置的維護保養、調試 8 熟悉塔式起重機試驗方法和程序 9 熟悉塔式起重機常見故障的判斷與處置方法 10 熟悉塔式起重機的維護與保養的基本常識 11 掌握塔式起重機主要零部件及易損件的報廢標準 12 掌握塔式起重機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3 了解塔式起重機常見事故原因及處置方法 14 掌握《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 5082)內容 5.2安全操作技能 5.2.1 掌握吊起水箱定點停放操作技能 5.2.2 掌握吊起水箱繞木桿運行和擊落木塊的操作技能 5.2.3 掌握常見故障識別判斷的能力 5.2.4 掌握塔式起重機吊鉤、滑輪和鋼絲繩的報廢標準 5.2.5 掌握識別起重吊運指揮信號的能力 5.2.6 掌握緊急情況處置技能 6 建筑起重機械司機(施工升降機)安全技術考核大綱(試行) 6.1 安全技術理論 6.1.1 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1 了解建筑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2 熟悉有關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制度 3 掌握從業人員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 4 熟悉高處作業安全知識 5 掌握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 6 熟悉安全標志、安全色的基本知識 7 了解施工現場消防知識 8 了解現場急救知識 9 熟悉施工現場安全用電基本知識 6.1.2 專業基礎知識 1 了解力學基本知識 2 了解電工基本知識 3 熟悉機械基本知識 4 了解液壓傳動知識 6.1.3 專業技術理論 1 了解施工升降機的分類、性能 2 熟悉施工升降機的基本技術參數 3 熟悉施工升降機的基本構造和基本工作原理 4 掌握施工升降機主要零部件的技術要求及報廢標準 5 熟悉施工升降機安全保護裝置的結構、工作原理和使用要求 6 熟悉施工升降機安全保護裝置的維護保養和調整(試)方法 7 掌握施工升降機的安全使用和安全操作 8 掌握施工升降機駕駛員的安全職責 9 熟悉施工升降機的檢查和維護保養常識 10 熟悉施工升降機常見故障的判斷和處置方法 11 了解施工升降機常見事故原因及處置方法 6.2 安全操作技能 6.2.1 掌握施工升降機操作技能 6.2.2 掌握主要零部件的性能及可靠性的判定 6.2.3 掌握安全器動作后檢查與復位處理方法 6.2.4 掌握常見故障的識別、判斷 6.2.5 掌握緊急情況處置方法 7 建筑起重機械司機(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考核大綱(試行) 7.1安全技術理論 7.1.1 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1 了解建筑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2 熟悉有關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制度 3 掌握從業人員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 4 熟悉高處作業安全知識 5 掌握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 6 熟悉安全標志、安全色的基本知識 7 了解施工現場消防知識 8 了解現場急救知識 9 熟悉施工現場安全用電基本知識 7.1.2 專業基礎知識 1 了解力學基本知識 2 了解電工基本知識 3 熟悉機械基礎知識 7.1.3 專業技術理論 1 了解物料提升機的分類、性能 2 熟悉物料提升機的基本技術參數 3 了解力學的基本知識、架體的受力分析 4 了解鋼桁架結構基本知識 5 熟悉物料提升機技術標準及安全操作規程 6 熟悉物料提升機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 7 熟悉物料提升機安全裝置的調試方法 8 熟悉物料提升機維護保養常識 9 了解物料提升機常見事故原因及處置方法 7.2 安全操作技能 7.2.1 掌握物料提升機的操作技能 7.2.2 掌握主要零部件的性能及可靠性的判定 7.2.3 掌握常見故障的識別、判斷 7.2.4 掌握緊急情況處置方法 8 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塔式起重機)安全技術考核大綱(試行) 8.1安全技術理論8.1.1 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1 了解建筑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2 熟悉有關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制度 3 掌握從業人員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 4 掌握高處作業安全知識 5 掌握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 6 熟悉安全標志、安全色的基本知識 7 了解施工現場消防知識 8 了解現場急救知識 9 熟悉施工現場安全用電基本知識 8.1.2 專業基礎知識 1 熟悉力學基本知識 2 了解電工基礎知識 3 熟悉機械基礎知識 4 熟悉液壓傳動知識 5 了解鋼結構基礎知識 6 熟悉起重吊裝基本知識 8.1.3 專業技術理論 1 了解塔式起重機的分類 2 掌握塔式起重機的基本技術參數 3 掌握塔式起重機的基本構造和工作原理 4 熟悉塔式起重機基礎、附著及塔式起重機穩定性知識 5 了解塔式起重機總裝配圖及電氣控制原理知識 6 熟悉塔式起重機安全防護裝置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7 掌握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的程序、方法 8 掌握塔式起重機調試和常見故障的判斷與處置 9 掌握塔式起重機安裝自檢的內容和方法 10 了解塔式起重機的維護保養的基本知識 11 掌握塔式起重機主要零部件及易損件的報廢標準 12掌握塔式起重機安裝、拆除的安全操作規程 13了解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常見事故原因及處置方法 14熟悉《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5082)內容 8.2安全操作技能 8.2.1 掌握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前的檢查和準備 8.2.2 掌握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的程序、方法和注意事項 8.2.3 掌握塔式起重機調試和常見故障的判斷 8.2.4 掌握塔式起重機吊鉤、滑輪、鋼絲繩和制動器的報廢標準 8.2.5 掌握緊急情況處置方法 9 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施工升降機)安全技術考核大綱(試行) 9.1安全技術理論 9.1.1 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1 了解建筑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2 熟悉有關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制度 3 掌握從業人員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 4 掌握高處作業安全知識 5 掌握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 6 熟悉安全標志、安全色的基本知識 7 了解施工現場消防知識 8 了解現場急救知識 9 熟悉施工現場安全用電基本知識 9.1.2 專業基礎知識 1 熟悉力學基本知識 2 了解電工基本知識 3 掌握機械基本知識 4 了解液壓傳動知識 5 了解鋼結構基礎知識 6 熟悉起重吊裝基本知識 9.1.3 專業技術理論 1 了解施工升降機的分類、性能 2 熟悉施工升降機的基本技術參數 3 掌握施工升降機的基本構造和工作原理 4 熟悉施工升降機主要零部件的技術要求及報廢標準 5 熟悉施工升降機安全保護裝置的構造、工作原理 6 掌握施工升降機安全保護裝置的調整(試)方法 7 掌握施工升降機的安裝、拆除的程序、方法 8 掌握施工升降機安裝、拆除的安全操作規程 9 掌握施工升降機主要零部件安裝后的調整(試) 10 熟悉施工升降機維護保養要求 11 掌握施工升降機安裝自檢的內容和方法 12 了解施工升降機安裝、拆卸常見事故原因及處置方法 9.2安全操作技能 9.2.1 掌握施工升降機安裝、拆卸前的檢查和準備 9.2.2 掌握施工升降機的安裝、拆卸工序和注意事項 9.2.3 掌握主要零部件的性能及可靠性的判定 9.2.4 掌握防墜安全器動作后的檢查與復位處理方法 9.2.5 掌握常見故障的識別、判斷 9.2.6 掌握緊急情況處置方法 10 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考核大綱(試行) 10.1 安全技術理論 10.1.1 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1 了解建筑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2 熟悉有關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制度 3 掌握從業人員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 4 熟悉高處作業安全知識 5 掌握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 6 熟悉安全標志、安全色的基本知識 7 了解施工現場消防知識 8 了解現場急救知識 9 熟悉施工現場安全用電基本知識 10.1.2 專業基礎知識 1 熟悉力學基本知識 2 了解電學基本知識 3 熟悉機械基礎知識 4 了解鋼結構基礎知識 5 熟悉起重吊裝基本知識 10.1.3 專業技術理論 1 了解物料提升機的分類、性能 2 熟悉物料提升機的基本技術參數 3 掌握物料提升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4 掌握物料提升機安裝、拆卸的程序、方法 5 掌握物料提升機安全保護裝置的結構、工作原理和調整(試)方法 6 掌握物料提升機安裝、拆卸的安全操作規程 7 掌握物料提升機安裝自檢內容和方法 8 熟悉物料提升機維護保養要求 9 了解物料提升機安裝、拆卸常見事故原因及處置方法 10.2 安全操作技能 10.2.1 掌握裝拆工具、起重工具、索具的使用 10.2.2 掌握鋼絲繩的選用、更換、穿繞、固結 10.2.3 掌握物料提升機架體、提升機構、附墻裝置或纜風繩的安裝、拆卸 10.2.4 掌握物料提升機的各主要系統安裝調試 10.2.5 掌握緊急情況應急處置方法 11 高處作業吊籃安裝拆卸工安全技術考核大綱(試行) 11.1安全技術理論 11.1.1 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1 了解建筑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2 熟悉有關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制度 3 掌握從業人員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 4 熟悉高處作業安全知識 5 掌握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 6 熟悉安全標志、安全色的基本知識 7 了解施工現場消防知識 8 了解現場急救知識 9 熟悉施工現場安全用電基本知識 11.1.2 專業基礎知識 1 了解力學基本知識 2 了解電工基礎知識 3 了解機械基礎知識 11.1.3 專業技術理論 1 了解高處作業吊籃分類及標記方法 2 熟悉常用高處作業吊籃的構造特點 3 熟悉高處作業吊籃主要性能參數 4 熟悉高處作業吊籃提升機的性能、工作原理及調試方法 5 掌握高處作業吊籃安全鎖、提升機的構造、工作原理 6 掌握鋼絲繩的性能、承載能力和報廢標準 7 了解電氣控制元器件的分類和功能 8 掌握懸掛機構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9 掌握高處作業吊籃安裝、拆卸的安全操作規程 10 掌握高處作業吊籃安裝自檢內容和方法 11 熟悉高處作業吊籃的維護保養 12 了解高處作業吊籃安裝、拆卸事故原因及處置方法 11.2 安全操作技能 11.2.1 掌握高處作業吊籃安裝、拆卸的方法和程序 11.2.2 掌握主要零部件的性能、作用及報廢標準 11.2.3 掌握高處作業吊籃安全裝置的調試 11.2.4 掌握操作人員安全繩的固定方法 11.2.5 掌握高處作業吊籃的運行操作及手動下降方法 11.2.6 掌握緊急情況處置方法 附件三 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 (試行) 1 建筑電工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 2 建筑架子工(普通腳手架)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 3 建筑架子工(附著升降腳手架)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 4 建筑起重司索信號工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 5 建筑起重機械司機(塔式起重機)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 6 建筑起重機械司機(施工升降機)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 7 建筑起重機械司機(物料提升機)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 8 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塔式起重機)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 9 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施工升降機)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 10 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物料提升機)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 11 高處作業吊籃安裝拆卸工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 1 建筑電工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試行) 1.1 設置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系統 1.1.1 考核設備和器具 1 設備: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或模板)各1個,用電設備1臺,電氣元件若干,電纜、導線若干; 2 測量儀器:萬用表、兆歐表(絕緣電阻測試儀)、漏電保護器測試儀、接地電阻測試儀; 3 其他器具:十字口螺絲刀、一字口螺絲刀、電工鉗、電工刀、剝線鉗、尖嘴鉗、扳手、鋼板尺、鋼卷尺、千分尺、計時器等; 4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1.1.2 考核方法 1 根據圖紙在模板上組裝總配電箱電氣元件; 2 按照規定的臨時用電方案,將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與用電設備進行連接,并通電試驗。 1.1.3 考核時間:90 min。具體可根據實際考核情況調整。 1.1.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60分。考核評分標準見表1.1。各項目所扣分數總和不得超過該項應得分值。 表1.1 考核評分標準 序號 扣 分 標 準 應得分值 1 電線、電纜選擇使用錯誤,每處扣2分 8 2 漏電保護器、斷路器、開關選擇使用錯誤,每處扣3分 8 3 電流表、電壓表、電度表、互感器連接錯誤,每處扣2分 8 4 導線連接及接地、接零錯誤或漏接,每處扣3分 8 5 導線分色錯誤,每處扣2分 4 6 用電設備通電試驗不能運轉,扣10分 10 7 設置的臨時用電系統達不到TN-S系統要求的,扣14分 14 合計 60 1.2測試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用電設備絕緣電阻、漏電保護器參數 1.2.1 考核設備和器具 1 接地裝置1組、用電設備1臺、漏電保護器1只; 2 接地電阻測試儀、兆歐表(絕緣電阻測試儀)、漏電保護器測試儀、計時器; 3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1.2.2 考核方法 使用相應儀器測量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測量用電設備絕緣電阻、測量漏電保護器參數。 1.2.3 考核時間:15 min。具體可根據實際考核情況調整。 1.2.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15分。完成一項測試項目,且測量結果正確的,得5分。 1.3 臨時用電系統及電氣設備故障排除 1.3.1 考核設備和器具 1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模擬系統2套,設置故障點2處; 2 相關儀器、儀表和電工工具、計時器; 3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1.3.2 考核方法 查找故障并排除。 1.3.3 考核時間:15 min。 1.3.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15分。在規定時間內查找出故障并正確排除的,每處得7.5分;查找出故障但未能排除的,每處得4分。 1.4 利用模擬人進行觸電急救操作 1.4.1 考核器具 1 心肺復蘇模擬人1套; 2 消毒紗布面巾或一次性吹氣膜、計時器等。 1.4.2 考核方法 設定心肺復蘇模擬人呼吸、心跳停止,工作頻率設定為100次/min或120次/min,設定操作時間250秒 。由考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以下操作: 1 將模擬人氣道放開,人工口對口正確吹氣2次; 2 按單人國際搶救標準比例30:2一個循環進行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即正確胸外按壓30次,正確人工呼吸口吹氣2次;連續操作完成5個循環。 1.4.3 考核時間:5 min。具體可根據實際考核情況調整。 1.4.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10分。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動作,儀表顯示“急救成功”的,得10分;動作正確,儀表未顯示“急救成功”的,得5分;動作錯誤的,不得分。 2 建筑架子工(普通腳手架)操作技能考核標準(試行) 2.1現場搭設雙排落地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2.1.1 考核場地、設施 1 具備搭設腳手架條件的場地; 2 具備搭設腳手架條件的建筑物或構筑物。 2.1.2 考核料具 1 鋼管:規格Φ48×3.5,長度6m、5 m、4 m、3 m、2 m、1.5 m若干; 2 扣件: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對接扣件若干; 3 墊木、底座、腳手板(木腳手板、鋼腳手板或者竹腳手板)、擋腳板、密目式安全網、安全平網、系繩、鉛絲若干; 4 工具:鋼卷尺、扳手、扭力扳手、計時器; 5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2.1.3 考核方法 每6~8名考生為一組,搭設一寬5跨、高5步的雙排落地扣件式鋼管腳手架。腳手架步距1.8m,縱距1.5m,橫距1.3m;連墻件按二步三跨設置;操作層設置在第四步處。 2.1.4 考核時間:180 min。具體可根據實際考核情況調整。 2.1.5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70分。考核評分標準見表2.1。第1~10項為集體考核項目,考核得分即為每個人得分;第11~12項為個人考核項目。各項目所扣分數總和不得超過該項應得分值。 表2.1 考核評分標準 序號 項目 扣分標準 應得分值 1 墊木和底座 未設置墊木的,扣6分;設置不正確的,每處扣2分;未設置底座的,每處扣2分 6 2 立桿 桿件間距尺寸偏差超過規定值的,每處扣2分;立桿垂直度偏差超過規定值的,每處扣2分;連接不正確的,每處扣2分 6 3 掃地桿 未設置掃地桿的,扣6分;設置不正確的,每處扣2分 6 4 縱向水平桿 桿件間距尺寸偏差超過規定值的,每處扣1分;設置不正確的,每處扣2分 4 5 橫向水平桿 未設置橫向水平桿的,每處扣2分;設置不正確的,每處扣1分 4 6 連墻件 連墻件數量不足的,每缺少一處扣4分;設置位置錯誤的,每處扣2分;設置方法錯誤的,每處扣2分 8 7 剪刀撐 未設置剪刀撐的,扣6分;設置不正確的,每處扣2分 6 8 扣件擰緊扭力矩 隨機抽查4個扣件的擰緊扭力矩,不符合要求的,每處扣2分 4 9 安全網 未設置首層平網的,扣4分;未設置隨層平網的,扣4分;未掛設密目式安全網的,扣4分;安全網設置不符合要求的,每處扣2分 8 10 操作層防護 未設置擋腳板的,扣4分;設置不正確的,每處扣2分。未設置防護欄桿的,扣4分;設置不正確的,每處扣2分。未設置腳手板的,扣8分;未滿鋪的,扣2~6分。未按規定進行對接或搭接的,每處扣2分;出現探頭板的,扣8分。 8 11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使用 未佩戴安全帽的,扣4分;佩戴不正確的,扣2分。高處懸空作業時未系安全帶的,扣4分;系掛不正確的,扣2分 4 12 扭力扳手的使用 不能正確使用扭力扳手測量扣件擰緊扭力矩的,扣6分 6 合 計 70 說明: 1. 本考題中腳手架的步距、縱距和橫距,各地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自行確定; 2. 本考題也可采用碗扣式腳手架、門式腳手架、竹腳手架、木腳手架,考核項目和評分標準由各地自行擬定。 2.2查找滿堂腳手架(模板支架)存在的安全隱患 2.2.1 考核設備和器具 1 已搭設好的模板支架,高度3~5m,上部無荷載。其中設置構造缺陷(問題)若干處; 2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計時器1個。 2.2.2 考核方法 由考生檢查已搭設好的模板支架,在規定時間內查找出5處存在的缺陷(問題)并說明原因。 2.2.3 考核時間:20 min。 2.2.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20分。在規定時間內每準確查找出一處缺陷(問題)并正確說明原因的,得4分;查找出缺陷(問題)但未正確說明原因的,得2分。 2.3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部件的判廢 2.3.1 考核器具 1 鋼管、扣件等實物或圖示、影像資料(包括達到報廢標準和有缺陷的); 2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2.3.2 考核方法 1 從鋼管實物或圖示、影像資料中隨機抽取2件(張),由考生判斷其是否存在缺陷或達到報廢標準,并說明原因。 2 從扣件實物或圖示、影像資料中隨機抽取2件(張),由考生判斷其是否存在缺陷或達到報廢標準,并說明原因。 2.3.3 考核時間:10min。 2.3.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10分。在規定時間內能正確判斷并說明原因的,每項得2.5分;判斷正確但不能準確說明原因的,每項得1.5分。 3 建筑架子工(附著升降腳手架)安全操作技能 考核標準(試行) 3.1附著升降腳手架現場安裝、升降作業 3.1.1 考核場地、設施 1 具備搭設附著升降腳手架條件的場地; 2 具備搭設附著升降腳手架條件的建筑物或構筑物。 3.1.2 考核料具 1 鋼管:規格Φ48×3.5,長度6m、5m、4m、3m、2m、1.2m若干(其中包含不合格品); 2 扣件: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對接扣件、防滑扣件若干(其中包含不合格品); 3 設備:三套升降機構(動力設備為電動葫蘆)、便攜式控制箱; 4 水平梁(桁)架、豎向主框架及配件; 5 方木、腳手板、擋腳板、密目式安全網、安全平網、系繩、鐵絲若干; 6 工具:鋼卷尺、扳手、小鋼鋸、水平尺、線錘、鋼絲鉗、計時器等; 7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3.1.3 考核方法 A 三套升降機構的附著升降腳手架安裝 每次3組、每4位考生一組,3組共同按照圖3.1.3搭設包含帶轉角、三套升降機構的附著升降腳手架。上部為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長8跨、高2~5步。 圖3.1.3 架體搭設平面布置示意圖 B 升降作業 每次3組、每4位考生一組,每組負責一個機位,操作三套升降機構的升降作業。 3.1.4 考核時間:100 min。具體可根據實際考核情況調整。 3.1.5 考核評分標準 A 三套升降機構的附著升降腳手架安裝 滿分80分,考核評分標準見表3.1.5.1。第1~12項為集體考核項目,考核得分即為每個人得分;第13項為個人考核項目。各項目所扣分數總和不得超過該項應得分值。 表3.1.5.1 考核評分標準 序號 項目 扣分標準 應得分值 13 材料選用 使用不合格的鋼管、扣件的,每件扣2分 4 14 水平梁(桁)架、豎向主框架安裝 水平梁(桁)架及豎向主框架在兩相鄰附著支承結構處的高差超過規定值的,每處扣2分。豎向主框架和防傾裝置的垂直偏差超過規定值的,每處扣2分;使用扣件連接的,每處扣2分 8 15 桿件間距 桿件間距尺寸偏差超過規定值的,每處扣2分 4 16 水平桿 縱向水平桿間距尺寸偏差超過規定值的,每處扣1分;設置不正確的,每處扣2分。未設置橫向水平桿的,每處扣2分;設置不正確的,每處扣1分 4 17 立桿 立桿垂直度偏差超過規定值的,每處扣2分;連接不正確的,每處扣2分 4 18 操作層防護 未設置擋腳板的,扣4分;設置不正確的,每處扣2分。未設置防護欄桿的,扣4分;設置不正確的,每處扣2分。未設置腳手板的,扣8分;未滿鋪的,扣2~6分。未按規定進行對接或搭接的,每處扣2分;出現探頭板的,扣8分 8 19 扣件擰緊扭力矩 隨機抽查4個扣件的擰緊扭力矩,不符合要求的,每處扣2分 4 20 安全網 未設置首層平網、作業層平網和密目式安全網的,每項扣4分;設置不符合要求的,每處扣2分 8 21 附著支承結構安裝 穿墻螺桿松動、雙螺母缺失的,每處扣4分。未設置墊板的,每處扣4分;墊板不符合要求的,每處扣2分 8 10 電動葫蘆及連接件的安裝 電動葫蘆安裝不牢固、傳動部分不靈活的, 每處扣2分。連接件缺損的,扣4分:使用非標準連接件的,扣4分:安裝不牢固的,扣4分 12 11 防傾裝置安裝 防傾導軌(座)變形、導輪缺損的,每處扣2分;防傾導軌(座)、導輪安裝不牢的,每處扣2分 4 12 防墜裝置調試 調試不到位、動作不可靠的,每處扣4分 8 13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使用 未佩戴安全帽的,扣4分;佩戴不正確的,扣2分。高處懸空作業未系安全帶的,扣4分;系掛不正確的扣2分 4 合 計 80 B 升降作業 滿分80分,考核評分標準見表3.1.5.2。第1-13項為集體考核項目,考核得分即為每個人得分;第14項為個人考核項目。各項目所扣分數總和不得超過該項應得分值。 表3.1.5.2 考核評分標準 序號 項目 扣分標準 應得分值 1 升降前作業 連墻構件安裝、檢查 穿墻螺桿固定不牢、缺失螺母的,每處扣4分;未設置墊板的,每處扣4分;墊板不符合要求的,每處扣2分 8 2 電動葫蘆及連接件的安裝 電動葫蘆傳動不靈,各個電動葫蘆預緊張力不均,環鏈絞結的,每處扣4分。連接件固定不牢、受力不均的,每處扣2分;使用非標準連接件的,每處扣2分 10 3 供、用電線路檢查 未對供、用電線路檢查的,扣4分;電纜纏繞,綁扎不牢的,每處扣2分 4 4 防傾裝置檢查 防傾導軌(座)固定不牢、導輪有破損的,每處扣3分 6 5 防墜裝置調試 未進行調試復位的,每處扣4分 8 6 障礙物清理 未對妨礙升降的障礙物進行清理的,每處扣2分 4 7 升降作業 相鄰提升點間的高差 相鄰提升點間的高差調整達不到標準要求的,扣4分 4 8 架體垂直度 架體垂直度調整達不到標準要求的,扣4分 4 9 架體與墻體距離 架體與墻體距離調整達不到標準要求的,扣4分 4 10 升降后作業 防墜裝置鎖定 電動葫蘆卸載前,防墜裝置未可靠鎖定的, 每處扣4分 8 11 防傾裝置檢查 防傾導軌(座)固定不牢、導輪有破損的,每處扣3分 6 12 架體加固 未按標準要求設置架體與墻體間硬拉結的,每少一處扣3分 6 13 架體與墻體間防護 架體與墻體間的封閉未恢復的,扣4分;封閉不嚴的,每處扣2分 4 14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使用 未佩戴安全帽的,扣4分;佩戴不正確的,扣2分。高處懸空作業時未系安全帶的,扣4分;系掛不正確的,扣2分 4 合計 80 說明: 1. 本考題分A、B兩個題,即附著升降腳手架安裝和升降作業,在考核時可任選一題; 2. 本考題也可采用液壓等其他動力升降形式的附著升降腳手架,考核項目和考核評分標準由各地自行擬定。 3. 考核過程中,現場應設置2名以上的考評人員。 3.2故障識別判斷 3.2.1 考核器具 1 設置電動葫蘆卡鏈、防傾裝置出軌等故障; 2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3.2.2 考核方法 由考生識別判斷電動葫蘆卡鏈、防傾裝置出軌等故障(對每個考生只設置二個)。 3.2.3 考核時間:15 min。 3.2.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10分。在規定時間內正確識別判斷的,每項得5分。 3.3 緊急情況處置 3.3.1 考核器具 1 設置相鄰機位不同步、突然斷電等緊急情況或圖示、影像資料; 2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3.3.2 考核方法 由考生對相鄰機位不同步、突然斷電等緊急情況或圖示、影像資料中所示的緊急情況進行描述,并口述處置方法。對每個考生設置一種。 3.3.3 考核時間:10 min。 3.3.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10分。在規定時間內對存在的問題描述正確并正確敘述處置方法的,得10分;對存在的問題描述正確,但未能正確敘述處置方法的,得5分。 4 建筑起重信號司索工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試行) 4.1 起重吊運指揮信號的運用 4.1.1 考核器具 1 起重吊運指揮信號用紅、綠色旗1套,指揮用哨子1只,計時器1個; 2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4.1.2 考核方法 在考評人員的指揮下,考生分別使用音響信號與手勢信號配合、音響信號與旗語信號配合,各完成《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5082)中規定的5個指揮信號動作。 4.1.3 考核時間:10 min。具體可根據實際模擬情況調整。 4.1.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30分。按標準完成一個動作得3分。 4.2 裝置繩卡 4.2.1 考核器具 1 三種不同規格鋼絲繩(每種鋼絲繩長度為3~4m); 2 不同規格的繩卡各5只; 3 其它器具:扳手2把、計時器1個; 4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4.2.2 考核方法 由考生裝置一組鋼絲繩繩卡。 4.2.3 考核時間:10 min。 4.2.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10分。繩卡規格與鋼絲繩不匹配的(或者繩卡數量不符合要求、繩卡設置方向錯誤的),不得分。螺栓扣緊度、繩卡間距、安全彎(繩頭)設置不符合要求的,每項扣2分。 4.3 穿繞滑輪組 4.3.1 考核器具 1 滑輪組2副,長度為4m的麻繩(或化學纖維繩)2根,計時器1個; 2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4.3.2 考核方法 由考生分別采用順穿法和花穿法各穿繞一副滑輪組。 4.3.3 考核時間:5min。 4.3.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10分。在規定時間內穿繞正確、規范的,每副得5分;穿繞基本正確,但不規范的,每副得2分。 4.4 編打繩結 4.4.1 考核器具 1 長度1m的麻繩(或化學纖維繩)若干段; 2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4.4.2 考核方法 由考生編打二種繩結,并說明其應用場合。 4.4.3 考核時間:5 min。 4.4.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10分。在規定時間內編打正確,并正確說明其應用場合的,每種得5分;編打正確,但不能正確說明其應用場合的,每種得3分;編打錯誤,但能夠正確說明其應用場合的,每種得2分。 4.5 起重吊具、索具和機具的識別判斷 4.5.1 考核器具 1 不同規格的鋼絲繩若干; 2 卸扣、繩卡、千斤頂、倒鏈滑車、絞磨、手扳葫蘆、電動葫蘆等起重吊、索具和機具實物或圖示、影像資料; 3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4.5.2 考核方法 1 隨機抽取2根不同規格的鋼絲繩,由考生判斷鋼絲繩的規格; 2 從起重吊、索具和機具實物或圖示、影像資料中隨機抽取5種,由考生識別并說明其名稱。 4.5.3 考核時間:10min。 4.5.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10分。在規定時間內正確判斷一種規格鋼絲繩,得2.5分;在規定時間內正確識別一種起重吊具、索具和機具的,得1分。 4.6 鋼絲繩、卸扣、繩卡和吊鉤的判廢 4.6.1 考核器具 1 鋼絲繩、卸扣、繩卡、吊鉤等實物或圖示、影像資料(包括達到報廢標準和有缺陷的); 2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4.6.2 考核方法 從鋼絲繩、卸扣、吊鉤、繩卡實物或圖示、影像資料中隨機抽取4件(張),由考生判斷其是否達到報廢標準或有缺陷,并說明原因。 4.6.3 考核時間:8 min。 4.6.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10分。在規定時間內正確判斷并說明原因的,每項得2.5分;判斷正確但不能準確說明原因的,每項得1分。 4.7 重量估算 4.7.1 考核器具 1 各種規格鋼絲繩、麻繩若干; 2 鋼構件(管、線、板、型材組成的簡單構件)實物或圖示、影像資料; 3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4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4.7.2 考核方法 1 從各種規格鋼絲繩、麻繩中隨機分別抽取一種規格的鋼絲繩和麻繩,由考生分別計算鋼絲繩、麻繩的破斷拉力、允許拉力; 2 隨機抽取兩種鋼構件實物或圖示、影像資料,由考生估算其重量,并判斷其重心位置。 4.7.3 考核時間:10min。具體可根據實際考核情況調整。 4.7.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20分,考核評分標準見表4.7。 表4.7 考核評分標準 序號 扣分標準 應得分值 1 鋼絲繩、麻繩破斷拉力計算錯誤的,每項扣2.5分 5 2 鋼絲繩、麻繩允許拉力計算錯誤的,每項扣2.5分 5 3 鋼材估算重量誤差超過±10%的,每項扣2.5分 5 4 未能正確判定其重心位置的,每項扣2.5分 5 合計 20 5 建筑起重機械司機(塔式起重機)安全操作技能 考核標準(試行) 5.1 起吊水箱定點停放(圖5.1、表5.1) 表 5.1 (單位:m) 起重機高度 S1 S2 D1 D2 D3 20≤H≤30 18 13 1.7 1.9 2.1 5.1.1 考核設備和器具 1 設備:固定式QTZ系列塔式起重機1臺,起升高度在20m以上30m以下; 2 吊物:水箱1個。水箱邊長1000×1000×1000mm,水面距箱口200mm,吊鉤距箱口1000mm; 3 其他器具:起重吊運指揮信號用紅、綠色旗1套,指揮用哨子1只,計時器1個; 4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5.1.2 考核方法 考生接到指揮信號后,將水箱由A處吊起,先后放入B圓、C圓內,再將水箱由C處吊起,返回放入B圓、A圓內,最后將水箱由A處吊起,直接放入C圓內。水箱由各處吊起時均距地面4000mm,每次下降途中準許各停頓二次。 5.1.3 考核時間: 4 min。 5.1.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40分。考核評分標準見表5.1.4。 表5.1.4 考核評分標準 序號 扣 分 項 目 扣分值 1 送電前,各控制器手柄未放在零位的 5分 2 作業前,未進行空載運轉的 5分 3 回轉、變幅和吊鉤升降等動作前,未發出音響信號示意的 5分/次 4 水箱出內圓(D1)的 2分 5 水箱出中圓(D2)的 4分 6 水箱出外圓(D3)的 6分 7 灑水的 1~3分/次 8 未按指揮信號操作的 5分/次 9 起重臂和重物下方有人停留、工作或通過,未停止操作的 5分 10 停機時,未將每個控制器撥回零位的,未依次斷開各開關的,未關閉操縱室門窗的 5分/項 5.2 起吊水箱繞木桿運行和擊落木塊(圖5.2、表5.2) 表5.2 (單位:m) 起重機高度 R S1 S2 S3 20≤H≤30 19 15 2.0 2.5 5.2.1 考核設備和器具 1 設備:固定式QTZ系列塔式起重機1臺,起升高度在20m以上30m以下; 2 吊物:水箱1個。水箱邊長1000×1000×1000mm,水面距箱口200mm,吊鉤距箱口1000mm; 3 標桿23根,每根高2000mm,直徑20~30mm;底座23個,每個直徑300mm,厚度10mm; 4 立柱5根,高度依次為1000、1500、1800、1500、1000mm,均勻分布在CD弧上;立柱頂端分別立著放置200×200×300mm的木塊; 5 其他器具:起重吊運指揮信號用紅、綠色旗1套,指揮用哨子1只,計時器1個; 6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5.2.2 考核方法 考生接到指揮信號后,將水箱由A處吊離地面1000mm,按圖示路線在桿內運行,行至B處上方,即反向旋轉,并用水箱依次將立柱頂端的木塊擊落,最后將水箱放回A處。在擊落木塊的運行途中不準開倒車。 5.2.3 考核時間: 4 min。具體可根據實際考核情況調整。 5.2.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40分。考核評分標準見表5.2.4。 表5.2.4 考核評分標準 序號 扣 分 項 目 扣分值 1 送電前,各控制器手柄未放在零位的 5分 2 作業前,未進行空載運轉的 5分 3 回轉、變幅和吊鉤升降等動作前,未發出音響信號示意的 5分/次 4 碰桿的 2分/次 5 碰倒桿的 3分/次 6 碰立柱的 3分/次 7 未擊落木塊的 3分/個 8 未按指揮信號操作的 5分/次 9 起重臂和重物下方有人停留、工作或通過,未停止操作的 5分 10 停機時,未將每個控制器撥回零位的,未依次斷開各開關的,未關閉操縱室門窗的 5分/項 5.3 故障識別判斷 5.3.1 考核設備和器具 1 塔式起重機設置安全限位裝置失靈、制動器失效等故障或圖示、影像資料; 2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5.3.2 考核方法 由考生識別判斷安全限位裝置失靈、制動器失效等故障或圖示、影像資料(對每個考生只設置一種)。 5.3.3 考核時間:10 min。 5.3.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5分。在規定時間內正確識別判斷的,得5分。 5.4 零部件的判廢 5.4.1 考核器具 1塔式起重機零部件(吊鉤、鋼絲繩、滑輪等)實物或圖示、影像資料(包括達到報廢標準和有缺陷的); 2 其他器具:計時器一個。 5.4.2 考核方法 從塔機零部件實物或圖示、影像資料中隨機抽取2件(張),由考生判斷其是否達到報廢標準并說明原因。 5.4.3 考核時間:5 min。 5.4.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5分。在規定時間內正確判斷并說明原因的,每項得2.5分;判斷正確但不能準確說明原因的,每項得1.5分。 5.5 識別起重吊運指揮信號 5.5.1 考核器具 1 起重吊運指揮信號圖示、影像資料等; 2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5.5.2 考核方法 考評人員做5種起重吊運指揮信號,由考生判斷其代表的含義;或從一組指揮信號圖示、影像資料中隨機抽取5張,由考生回答其代表的含義。 5.5.3 考核時間:5 min。 5.5.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5分。在規定時間內每正確回答一項,得1分。 5.6 緊急情況處置 5.6.1 考核器具 1 設置塔式起重機鋼絲繩意外卡住、吊裝過程中遇到障礙物等緊急情況或圖示、影像資料; 2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5.6.2 考核方法 由考生對鋼絲繩意外卡住、吊裝過程中遇到障礙物等緊急情況或圖示、影像資料中所示的緊急情況進行描述,并口述處置方法。對每個考生設置一種。 5.6.3 考核時間:10 min。 5.6.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5分。在規定時間內對存在的問題描述正確并正確敘述處置方法的,得5分;對存在的問題描述正確,但未能正確敘述處置方法的,得3分。 6 建筑起重機械司機(施工升降機) 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試行) 6.1 施工升降機駕駛 6.1.1 考核設備和器具 1 施工升降機1臺或模擬機1臺,行程高度20 m; 2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6.1.2 考核方法 在考評人員指揮下,考生駕駛施工升降機上升、下降各一個過程;在上升和下降過程中各停層一次。 6.1.3 考核時間:20 min。 6.1.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60分。考核評分標準見表6.1。 表6.1 考核評分標準 序號 扣 分 項 目 扣分值 1 啟動前,未確認控制開關在零位的 5分 2 作業前,未發出音響信號示意的 5分/次 3 運行到最上層或最下層時,觸動上、下限位開關的 5分/次 4 停層超過規定距離±20mm的 5分/次 5 未關閉層門啟動升降機的 10分 6 作業后,未將梯籠降到底層、未將各控制開關撥到零位的、未切斷電源的、未閉鎖梯籠門的 5分/項 6.2 故障識別判斷 6.2.1 考核設備和器具 1 設置簡單故障的施工升降機或圖示、影像資料; 2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6.2.2 考核方法 由考生識別判斷施工升降機或圖示、影像資料設置的二個簡單故障。 6.2.3 考核時間:10 min。 6.2.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15分。在規定時間內正確識別判斷的,每項得7.5分。 6.3零部件判廢 6.3.1 考核器具 1 施工升降機零部件實物或圖示、影像資料(包括達到報廢標準和有缺陷的); 2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6.3.2 考核方法 從施工升降機零部件實物或圖示、影像資料中隨機抽取2件(張、個),由考生判斷其是否達到報廢標準并說明原因。 6.3.3 考核時間:10 min。 6.3.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15分。在規定時間內正確判斷并說明原因的,每項得7.5分;判斷正確但不能準確說明原因的,每項得4分。 6.4緊急情況處置 6.4.1 考核設備和器具 1 設置施工升降機電動機制動失靈、突然斷電、對重出軌等緊急情況或圖示、影像資料; 2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6.4.2 考核方法 由考生對施工升降機電動機制動失靈、突然斷電、對重出軌等緊急情況或圖示、影像資料中所示的緊急情況進行描述,并口述處置方法。對每個考生設置一種。 6.4.3 考核時間:10 min。 6.4.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10分。在規定時間內對存在的問題描述正確并正確敘述處置方法的,得10分;對存在的問題描述正確,但未能正確敘述處置方法的,得5分。 7 建筑起重機械司機(物料提升機) 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試行) 7.1 物料提升機的操作 7.1.1 考核設備和器具 1 設備:物料提升機1臺,安裝高度在10m以上、25m以下; 2 砝碼:在吊籠內均勻放置砝碼200kg; 3 其他器具:哨笛1個,計時器1個。 7.1.2 考核方法 根據指揮信號操作,每次提升或下降均需連續完成,中途不停。 1 將吊籠從地面提升至第一停層接料平臺處,停止; 2 從任意一層接料平臺處提升至最高停層接料平臺處,停止; 3 從最高停層接料平臺處下降至第一停層接料平臺處,停止; 4 從第一停層接料平臺處下降至地面。 7.1.3 考核時間:15min。 7.1.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60分 。考核評分標準見表7.1。 表7.1 考核評分標準 序號 扣 分 項 目 扣分值 1 啟動前,未確認控制開關在零位的 5分 2 啟動前,未發出音響信號示意的 5分/次 3 運行到最上層或最下層時,觸動上、下限位開關的 5分/次 4 未連續運行,有停頓的 5分/次 5 到規定停層未停止的 5分/次 6 停層超過規定距離±100mm的 10分/次 7 停層超過規定距離±50mm,但不超過±100mm的 5分/次 8 作業后,未將吊籠降到底層的、未將各控制開關撥到零位的、未切斷電源的 5分/項 7.2 故障識別判斷 7.2.1 考核設備和器具 1 設置安全裝置失靈等故障的物料提升機或圖示、影像資料; 2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7.2.2 考核方法 由考生識別判斷物料提升機或圖示、影像資料設置的安全裝置失靈等故障(對每個考生只設置二種)。 7.2.3 考核時間:10min。 7.2.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10分。在規定時間內正確識別判斷的,每項得5分。 7.3 零部件判廢 7.3.1 考核設備和器具 1 物料提升機零部件(鋼絲繩、滑輪、聯軸節或制動器)實物或圖示、影像資料(包括達到報廢標準和有缺陷的); 2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7.3.2 考核方法 從零部件的實物或圖示、影像資料中隨機抽取2件(張),判斷其是否達到報廢標準(缺陷)并說明原因。 7.3.3 考核時間:10min。 7.3.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20分。在規定時間內能正確判斷并說明原因的,每項得10分;判斷正確但不能準確說明原因的,每項得5分。 7.4 緊急情況處置 7.4.1 考核設備和器具 1 設置電動機制動失靈、突然斷電、鋼絲繩意外卡住等緊急情況或圖示、影像資料; 2 其他器具:計時器1個。 7.4.2 考核方法 由考生對電動機制動失靈、突然斷電、鋼絲繩意外卡住等緊急情況或圖示、影像資料中所示的緊急情況進行描述,并口述處置方法。對每個考生設置一種。 7.4.3 考核時間:10 min。 7.4.4 考核評分標準 滿分10分。在規定時間內對存在的問題描述正確并正確敘述處置方法的,得10分;對存在的問題描述正確,但未能正確敘述處置方法的,得5分。 8 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塔式起重機) 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試行) 8.1塔式起重機的安裝、拆卸 8.1.1 考核設備和器具 1 QTZ型塔機一臺(5節以上標準節),也可用模擬機; 2 輔助起重設備一臺; 3 專用扳手一套,吊、索具長、短各一套,鐵錘2把,相應的卸扣6個; 4 水平儀、經緯儀、萬用表、拉力器、30米長卷尺、計時器; 5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8.1.2 考核方法 每6位考生一組,在實際操作前口述安裝或頂升全過程的程序及要領,在輔助起重設備的配合下,完成以下作業: A 塔式起重機起重臂、平衡臂部件的安裝 安裝順序:安裝底座 → 安裝基礎節→ 安裝回轉支承 → 安裝塔帽 → 安裝平衡臂及起升機構 → 安裝1~2塊平衡重(按使用說明書要求) → 安裝起重臂 → 安裝剩余平衡重 → 穿繞起重鋼絲繩 → 接通電源 →調試 →安裝后自驗。 B 塔式起重機頂升加節 頂升順序:連接回轉下支承與外套架→ 檢查液壓系統→ 找準頂升平衡點 → 頂升前鎖定回轉機構 → 調整外套架導向輪與標準節間隙 →擱置頂升套架的爬爪、標準節踏步與頂升橫梁 → 拆除回轉下支承與標準節連接螺栓 →頂升開始 → 擰緊連接螺栓或插入銷軸(一般要有2個頂升行程才能加入標準節)→ 加節完畢后油缸復原 → 拆除頂升液壓線路及電氣。 8.1.3 考核時間: 120 min。具體可根據實際考核情況調整。 8.1.4 考核評分標準 A 塔式起重機起重臂、平衡臂部件的安裝 滿分70分。考核評分標準見表8.1.4.1,考核得分即為每個人得分,各項目所扣分數總和不得超過該項應得分值。 表8.1.4.1 考核評分標準 序號 扣分標準 應得分值 1 未對器具和吊索具進行檢查的,扣5分 5 2 底座安裝前未對基礎進行找平的,扣5分 5 3 吊點位置確定不正確的,扣10分 10 4 構件連接螺栓未擰緊、或銷軸固定不正確的,每處扣2分 10 5 安裝3節標準節時未用(或不會使用)經緯儀測量垂直度的,扣5分 5 6 吊裝外套架索具使用不當的,扣4分 4 7 平衡臂、起重臂、配重安裝順序不正確的,每次扣5分 10 8 穿繞鋼絲繩及端部固定不正確的,每處扣2分 6 9 制動器未調整或調整不正確的,扣5分 5 10 安全裝置未調試的,每處扣5分;調試精度達不到要求的,每處扣2分 10 合計 70 B 塔式起重機頂升加節 滿分70分。考核評分標準見表8.1.4.2,考核得分即為每個人得分,各項目所扣分數總和不得超過該項應得分值。 表8.1.4.2 考核評分標準 序號 扣分標準 應得分值 1 構件連接螺栓未緊固或未按順序進行緊固的,每處扣2分 10 2 頂升作業前未檢查液壓系統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徐樹建

徐樹建

執業證號:

13210201310253516

江蘇盛祥律師事務所

簡介:

南京大學法律專業畢業,2013年開始執業,具有豐富的訴訟實踐經驗。擅長婚姻家庭、債權債務、合同糾紛、房產糾紛、勞動糾紛、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等事務,盡心盡力完成當事人的委托,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徐樹建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大常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的決定

2014-06-27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13-10-25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

2010-10-28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條例[失效]

1970-0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

1982-12-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成立香港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的決定

1996-03-24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96修正)

1996-08-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公路法的決定

1999-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04-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1-12-29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問題的答復

1997-01-03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

2002-10-28

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

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

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

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

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

2010-07-05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扶貧辦等部門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擴大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07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

2010-05-04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1-21

國內航空運輸旅客身體損害賠償暫行規定(1993年修訂)

1993-11-2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意見

2009-04-10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洞县| 三亚市| 新野县| 山西省| 右玉县| 马关县| 肇东市| 新巴尔虎左旗| 赞皇县| 铜梁县| 遵义市| 义马市| 贺兰县| 榆中县| 长汀县| 博罗县| 永宁县| 固原市| 南通市| 桐乡市| 高青县| 迁西县| 于都县| 稷山县| 蚌埠市| 荣成市| 金山区| 基隆市| 镇雄县| 弋阳县| 北京市| 改则县| 偃师市| 安多县| 集安市| 剑川县| 益阳市| 富阳市| 临洮县| 诸暨市| 乌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