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辦公室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辦公室關于轉發
安徽煤礦安全監察局《煤礦安全監察執法文書使用管理規范》的通知
煤安監司函辦〔2009〕19號
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
為切實規范煤礦安全監察執法行為,加強執法文書使用管理,不斷提高執法效能,安徽煤礦安全監察局印發了《煤礦安全監察執法文書使用管理規范》。
現將該規范轉發給你們,供學習借鑒。請各省局結合實際,不斷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嚴格規范執法文書制作,進一步提高監察執法水平,促進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
附:安徽煤礦安全監察局煤礦安全監察執法文書使用管理規范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辦公室
二○○九年八月二十日
安徽煤礦安全監察局
煤礦安全監察執法文書使用管理規范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執法行為,促進公平、公正、有效開展煤礦安全監察執法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安徽煤礦安全監察工作實際,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于安徽煤礦安全監察局機關業務處室及
淮南、
淮北、皖南三個監察分局。
第三條 煤礦安全監察執法文書的內容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做到客觀事實清楚,格式要求統一,語言文字規范,適用法律準確。
第四條 煤礦安全監察執法要正確選擇和使用執法文書,做到從監察計劃、監察預案、現場檢查和處理、行政處罰、復查整改、案件歸檔的閉合管理。
第二章 文書的種類
第五條 煤礦安全監察執法文書使用嚴格按照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制定的五類22種標準式樣執行。具體分類為:
筆錄性文書:共5種。包括:《煤礦安全監察現場檢查筆錄》、《煤礦安全監察調查取證筆錄》、《煤礦安全監察聽證筆錄》、《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申請筆錄》、《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調查筆錄》。
決定性文書:共6種。包括:《煤礦安全監察現場處理決定書》、《煤礦安全監察撤出作業人員命令書》、《煤礦安全監察復查意見書》、《煤礦安全監察
立案決定書》、《煤礦安全監察行政處罰決定書》、《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決定書》。
通知性文書:共2種。包括:《煤礦安全監察行政處罰告知書》和《煤礦安全監察行政處罰送達回執》。
公函性文書:共5種。包括:《煤礦安全監察依法移送書》、《煤礦安全監察
強制執行申請書》、《煤礦安全監察加強和改善安全管理建議書》、《煤礦安全監察加強和改善安全管理監察意見書》、《煤礦安全監察涉嫌移送書》。
檔案性文書:共3種。包括:《案件結案報告》、《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執法案卷(首頁)》、和《煤礦安全監察檔案卷內目錄》。
文書續頁:1種。
第三章 文書的制作
第六條 文書原則上按照
規定的格式使用電子版制作,特殊情況下,可以用黑色、藍黑墨水或黑色水筆進行填寫。填寫書寫時應做到字跡清楚、工整,文字規范,文面清潔,標點符號正確,使用法定計量單位。確因填寫錯誤,應該用杠線劃去錯誤部分,劃去部分或改寫部分要有行政相對人押印或簽字。公函性文書和檔案性文書的填寫不得有錯誤內容。
第七條 文書的表述應當語言準確,文字簡練。禁止使用模糊含義的詞語,禁止隨意簡化單位名稱或使用非專業稱謂。
第八條 預先設置欄目的文書,欄目要逐項填寫。摘要填寫的,應簡明扼要,完整、準確。要求簽名的文書,執法人員簽名欄不得少于二人簽名。簽名必須簽署完整姓名,并注明日期。
第九條 一式多聯的文書,如果采用填寫時,副本應當使用復寫紙,也可以用正本復印件代替。部分文書(如:煤礦安全監察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建議書)如果填寫不下,可以用打印件代替。
第十條 省局機關業務處室和淮南、淮北、皖南三個監察分局監察執法過程中,必須根據執法對象和具體案情,正確選擇相應的執法文書樣式。做到使用的執法文書正確規范,闡述的理由證據充分,有法律依據,保證事實、理由、結論的一致性。
第一節 筆錄性文書
第十一條 筆錄性文書的記錄必須真實、準確、詳盡。涉及案件關鍵事實部分,應盡量記錄原話,避免使用推測性詞句,防止發生詞句歧義。
描述地點:現狀和程度的記錄,應依次有序,準確清楚。
記錄內容:應在筆錄制作完畢后,當場交當事人(被檢查人、被詢問人等、下同)審核或向當事人宣讀,當事人認為記錄有遺漏或者有差錯的,應當面提出補充和修改,并在改動處用指紋或印鑒覆蓋。當事人認為無誤后,應在筆錄上注明“以上情況屬實”并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拒不簽名的,應注明拒簽理由,有其他人在場的,還應請他人簽名證明。
文書首頁不夠記錄時,應使用文書續頁記錄。首頁及續頁均應由當事人簽名,并注明頁總數及頁序號。空白部分應注明“以下空白”。
第十二條 《煤礦安全監察現場檢查筆錄》
(一)適用范圍
適用于煤礦安全監察執法人員到達現場后,對與案件有關的事實、證據線索等進行勘驗記錄,具體適用以下四種情況:
1.現場檢查中發現的涉嫌違法的事實,如實記錄現場真實情況。
2.對投訴舉報內容進行的實地檢查復核。
3.對限期改正的違法行為進行現場監督檢查。
4.對
事故現場進行的現場勘察。
(二)使用說明
1.寫明被檢查單位的全稱。
2.寫明被檢查單位的合法證照號碼。
3.寫明執法人員實施現場檢查的具體地點和現場檢查的起止時間。
4.“檢查人”欄目中要有所有參與執法人員的簽名;“陪同檢查”欄目寫明陪同檢查的地方安全監管部門人員或被檢查單位相關負責人員的姓名。
5.記錄人應當是檢查人中的一員,并簽名。
6.“檢查情況”欄目起始應當寫明包括所有參與檢查的執法人員的姓名、執法目的和亮證情況、檢查的過程、檢查的內容、范圍和方式、被檢查人或被檢查單位的有關人員是否到場。
7.文書內容按照省局《關于印發常用執法文書
范本的通知》(皖煤安監政法函〔2009〕35號)中規定的內容制作,文書結尾應當注明對有關問題的處理和處罰情況;作出當場行政處罰的,應當在筆錄中注明,擬作出處罰的,應當另案處理。
8.文書空白部分應記明“以下空白”。
9.當事人應當在本文書簽名。當事人對檢查結果表示同意的,可以寫明“上述情況屬實”;表示不同意的,要說明理由并作記錄。當事人拒絕簽字的,執法人員要注明情況,并請在場人簽字。
第十三條 《煤礦安全監察案件調查取證筆錄》
(一)適用范圍
本文書在執法人員查處案件過程中,詢問證人或者其他知曉案件情況人員時使用,主要適用于行政處罰一般程序、事故調查、信訪舉報案件的查處。
(二)使用說明
1.寫明進行詢問的起止時間和具體地點。
2.寫明被詢問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如果當事人是單位的,還應當寫明被詢問人在該單位擔任的職務。
3.若案件調查需要有其他人在場的,應當寫明在場人的姓名及其聯系方式,包括地址、電話。
4.詢問時,應當有兩名以上執法人員在場,一般是一名承辦人員提問,另一名負責記錄。
5.在正文的第一句,要寫明執法人員向被詢問人表明執法身份,告知其相應的權利、義務。
6.詢問人的提問要圍繞查清可能違法行為的事實過程進行,重點是違法行為的時間、地點、違法標的物的形態、質量和數量以及違法行為的后果等方面。記錄時應當圍繞需調查的行為事實的相關情況,對重點內容詳細記錄。記錄中,要盡量記錄被詢問人的原話。如無法記錄被詢問人原話的,要保證所記載的內容確系被詢問人的原意。
7.在記錄詢問人和被詢問人之間的對話時,對于詢問人,可以用“問”字起頭,表示是其提出的問題;對于被詢問人,可以用“答”字或者其名字的“姓”起頭,表示是其所作的敘述。
8.詢問人提出一個問題后,應當有被詢問人的回答。如被詢問人不回答或者拒絕回答的,應當寫明被詢問人的態度,如“不回答”或者“沉默”等。
9.詢問結束后,應當要求被詢問人審閱筆錄,被詢問人發現記錄有誤,可以要求修改筆錄。在每一處修改的地方,要讓被詢問人用指紋或簽名確認。被詢問人要求作較大修改的,可以要求被詢問人在筆錄后另外書寫,并用指紋或簽名確認。
10.詢問筆錄制作完成后,被詢問人應當逐頁簽名。在文書末尾(緊接正文的最后一行),被詢問人應當書寫“以上筆錄已閱”或者“以上記載與本人口述無誤”等語句,并簽名、注明日期。
第十四條 當事人對有關問題進行當場反應或者陳述、申辯時,可以使用《煤礦安全監察案件調查取證筆錄》記錄有關情況。
第十五條 《煤礦安全監察聽證筆錄》
(一)適用范圍
本文書在省局或分局舉行聽證會的過程中使用。
(二)使用說明
1.寫明舉行聽證的起止時間和舉行聽證會的具體地點。
2.寫明聽證主持人、聽證員和記錄人的姓名。
3.正文起始部分要寫明案由和違法行為類型。
4.當事人為個人的,寫明其姓名、性別、年齡、所在單位等基本情況;當事人為單位的,寫明單位名稱、該單位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在該單位所任職務等基本情況。
5.當事人委托代理人的,寫明委托代理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及其所在單位。
6.寫明出席聽證會的證人、鑒定人或者翻譯等其他人員的基本情況。
7.寫明該案件的調查人員的姓名,調查人員應當為兩名以上。
8.正文部分要記錄聽證會的全過程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主持人或者承擔輔助工作的記錄人核對聽證會參加人員的身份;告知參加人員相關權利、義務,宣布聽證紀律。
(2)案件調查人員對當事人違法事實的陳述以及擬作出行政處罰理由和依據。
(3)當事人對擬行政處罰事項提出的異議及其理由、證據。重點是:
①當事人認為事實有出入的地方及其證據;
②要求免于處罰、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事實、理由和證據。
(4)雙方質證、辯論的內容。
(5)當事人作最后陳述的內容。
9.正文結束緊接正文下一行要寫明“以下空白”。
10.聽證會參加人員均應當在筆錄末尾簽名或者蓋章。其中當事人應當逐頁簽名,并在文書末尾注明“以上筆錄己閱”等字句。
第十六條 《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申請筆錄》
(一)適用范圍
本文書是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依法提出口頭申請行政復議時的筆錄性文書。
(二)使用說明
1.寫明當事人依法提出行政復議的時間、地點。
2.當事人為個人的,寫明其姓名、性別、年齡、所在單位等基本情況;當事人為單位的,寫明單位名稱、該單位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在該單位所任職務等基本情況。
3.接到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依法提出行政復議的申請時,記錄人員應當簽名。
4.申請記錄正文部分要記載作出的行政處罰的類型、當事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理由和要求。
5.正文結束緊接正文下一行要寫明“以下空白”。
6.申請人應當逐頁簽名,并在文書末尾注明“以上筆錄內容屬實”等字句。
第十七條 《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調查筆錄》
(一)適用范圍
本文書是行政復議機關有關人員應申請人的要求或者認為有必要時,向有關組織和個人調查情況,聽取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的意見時使用。
(二)使用說明
1.寫明進行調查的起止時間和具體地點。
2.寫明被調查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如果當事人是單位的,還應當寫明被詢問人在該單位擔任的職務。
3.若案件調查需要有其他人在場的,應當寫明在場人的姓名及其聯系方式,包括地址、電話。
4.調查人員應當有兩名以上執法人員在場,其中一名為記錄人。
5.在正文的第一句,要寫明調查人員向被調查人表明執法身份,告知其相應的權利、義務。
6.調查人的提問要圍繞查清可能違法行為的事實過程進行,重點是違法行為的時間、地點、違法標的物的形態、質量和數量以及違法行為的后果等方面。記錄時應當圍繞需調查的行為事實的相關情況,對重點內容詳細記錄。記錄中,要盡量記錄被調查人的原話。如無法記錄被調查人原話的,要保證所記載的內容確系被調查人的原意。
7.在記錄調查人和被調查人之間的對話時,對于詢問人,可以用“問”字起頭,表示是其提出的問題;對于被詢問人,可以用“答”字或者其名字的“姓”起頭,表示是其所作的敘述。
8.調查人提出一個問題后,應當有被調查人的回答。如被調查人不回答或者拒絕回答的,應當寫明被調查人的態度,如“不回答”或者“沉默”等。
9.調查結束后,應當要求被調查人審閱筆錄,被調查人發現記錄有誤,可以要求修改筆錄。在每一處修改的地方,要讓被調查人用指紋或簽名確認。被調查人要求作較大修改的,可以要求被調查人在筆錄后另外書寫,并用指紋或簽名確認。
10.調查筆錄制作完成后,被調查人應當逐頁簽名。在文書末尾(緊接正文的最后一行),被調查人應當書寫“以上筆錄內容屬實”或者“以上記載與本人口述無誤”等語句,并簽名、注明日期。被調查人應當在文書末尾簽名。
11.必要時,可以向有關組織和個人進行多次調查。
第二節 決定性文書
第十八條 決定性文書是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對監察對象的違法行為所進行的處理、命令、復查、立案、處罰、復議和責令,必須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理由充分、處罰得當、執法公正。
第十九條 《煤礦安全監察現場處理決定書》
(一)適用范圍
本文書是煤礦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及其煤礦安全監察員對現場檢查中發現的煤礦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處理時使用。
(二)使用說明
1.寫明要下達的現場處理決定書的編號,本文書編號統一格式為“()煤安監 字[ ]第()號”,其中前“()”內填寫地名簡稱,“[ ]”填寫年份,“ ”內填寫各處室和分局監察室簡稱,后“()”中填寫具體文號。(以下條款同此規定)
2.寫明被處理單位(人)全稱和檢查的具體時間。
3.寫明具體違法行為事實以及違法標的物形態、數量等。此外,還要寫明有關證據名稱,如現場檢查筆錄、詢問筆錄和相關物證名稱等。
4.寫明具體處理決定方式。處理決定應當采用法律規范中的表述,并根據具體違法行為事實以及違法標的物形態、數量等依法作出責令立即改正、責令當場予以糾正、責令限期改正、責令限期達到要求、責令立即停止作業(施工)或者立即停止使用等處理決定。
5.寫明參與執法人員的姓名及發現違法行為的日期,執法人員不少于兩名人員簽字。
6.被處理單位(人)應當在文書中簽名及具體收到的日期。被處理的單位應當盡量由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或分管負責人簽名。
7.文書中發現違法行為的時間、作出處理時間、送達當事人的時間與文書制作日期,應盡量做到一致。
8.文書公章可以使用省局或分局行政公章或行政執法專用章。
9.因事故調查或可能發生的重大行政處罰案件需要先行登記保存有關資料、材料或設備時,暫時可以使用《煤礦安全監察現場處理決定書》。
第二十條 《煤礦安全監察撤出作業人員命令書》
(一)適用范圍
本文書是煤礦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及其煤礦安全監察員對現場檢查中發現的威脅職工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時使用。
(二)使用說明
1.寫明要下達的撤出作業人員命令書編號。
2.寫明被檢查單位的全稱。
3.寫明撤出作業人員命令書的具體時間。
4.寫明下達撤出作業人員的違法行為事實原因和撤出人員的范圍。
5.寫明恢復撤出作業人員區域作業的具體條件。
6.作業現場負責人員應在文書中簽署意見和日期。
7.現場執法人員簽名,執法人員不少于兩名人員簽字。
8.文書公章可以使用省局或分局行政公章或行政執法專用章。
第二十一條 《煤礦安全監察復查意見書》
(一)適用范圍
本文書是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責令煤礦限期解決事故隱患、限期改正影響煤礦安全的違法行為或者限期使安全設施和條件達到要求,在期限屆屆滿后復查或經有關煤礦申請在期限內復查時使用。
(二)使用說明
1.寫明復查意見書的編號。
2.寫明被復查單位的全稱。
3.寫明責令煤礦限期解決事故隱患、限期改正影響煤礦安全的違法行為或者限期使安全設施和條件的決定內容及文書編號。
4.注明此次復查是“應你單位申請”還是“現整改期屆滿”(可勾選)。
5.寫明對整改復查的具體意見,對此次復查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也要下達相應的執法文書。
6.被復查單位簽署姓名和日期。
7.現場執法人員簽署姓名和日期。
8.文書公章可以使用省局或分局行政公章或執法專用章。
第二十二條 《煤礦安全監察立案決定書》
(一)適用范圍
本文書適用于進行可能進行一般程序處罰案件時使用,是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履行立案報批的手續。
(二)使用說明
1.案由。可以分為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執法檢查發現的應當立案的案件;群眾舉報的案件;上級安全監察機構交辦的案件;跨行政執法區域移送的案件;有重大影響的
安全事故案件;經人民法院審理判決的案件;向司法機關移送的案件;有重大影響的復議案件等。
2.案情摘要。
(1)寫明案件來源和違法事實。
(2)監察執法發現的案件要寫明以下內容:
①應當寫明案發時間,案發時間應當寫明違法行為被發現的具體時間;
②應當寫明案發地點,案發地點應當寫明違法行為被發現的具體地點;
③當事人是個人的,寫明其姓名和經常居住地址,當事人是個體工商戶,有登記字號的,登記字號附后;
④當事人是單位的,按照營業執照或者其他能夠證明單位身份的許可證件或者批準文件上的名稱填寫,寫明其日常經營或者辦公地址。
(3)單位和個人舉報的案件,應當寫明舉報人姓名和聯系方式。
①舉報人、投訴人是個人的,寫明姓名以及經常居住地址;
②舉報人、投訴人為單位的,寫明單位名稱、聯系人以及日常經營或者辦公地址。
(4)接受移送的案件,應當寫明移送部門名稱和移送時間。
(5)上級交辦的案件,應當寫明交辦部門名稱和交辦時間。
上述幾種情況,凡是有相關證據材料的,應當將證據材料附在本文書之后,一并呈送領導審閱。
(6)寫明立案的事實依據,摘要介紹案情和敘述違法事實。
①執法檢查中發現的違法事實,應當寫明監察方式、違法行為人、違法行為以及違法標的物的形態、質量和數量;
②單位和個人舉報或者是接受移送的案件,應當將舉報人、移送機關陳述、介紹的違法事實如實寫明;已經進行實地調查的,還應寫明調查的情況;
③對單位和個人舉報、有關部門移送以及上級部門交辦的這三類案件中的證據材料,都要經過調查、核實后才能作為證明違法事實的證據。
④案情摘要文書紙頁寫不下,可以接轉使用文書續頁。
3.承辦人員擬辦意見。
(1)承辦人要寫明建議立案的法律依據,寫明當事人違法行為涉嫌違反法律規范的法律依據;
(2)建議不予立案的,寫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3)建議移送有關管理部門的,寫明建議移送的部門名稱及其理由;
(4)承辦人意見不能寫明處罰意見。
4、省局或分局負責人審核后擬同意立案的,應當同時明確兩名以上具體承辦人;不同意立案的,應當同時寫明“擬不予立案”。
第二十三條 《煤礦安全監察行政處罰決定書》(現場處罰決定書)
(一)適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