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自己不簽訂合同可以主張單位賠償嗎
合同書封面 不可以,《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后,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 由此可見,職工自己不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
外交部:索馬里海盜所劫漁船中國船員獲救,我國管轄的依據是什么
中國公民在國內發生事故的,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刑法、行政法所管束;中國公民在國外發生事故的,同樣能夠由中國管轄,這是根據屬人原則來講的,只要是中國公民一般情況下均屬我國管轄范圍。下面就由小編從索馬里海盜事件來具體講解。 一、實況轉播 問:據了解,遭索馬里海盜劫持...
國際報復的條件有哪些
國際報復的條件有哪些一、存在現實的侵權事實國際侵權行為有許多種類,既有政治外交方面,又有經濟利益方面;既有傳統安全的(如侵占國家領土),也有非傳統安全的(如制造金融危機);既有國家尊嚴和榮譽方面,也有國家實際利益;既有直接以國家為侵害對象,也有以國民為侵害目標的。...
南海仲裁案涉及的海洋管轄權
此次南海仲裁案主要是菲律賓狀告中國要要求裁定太平島美濟礁等8個南沙島礁的海洋地位的國際仲裁。主要涉及到了國家的海洋管轄權。 國際海洋法庭的管轄權有哪些 聯合國承認根據公約及其所附《國際海洋法法庭規約》的有關條款規定,國際法庭為一個具有管轄權的獨立國際司法機構,...
2020南海仲裁案是怎么回事
南海仲裁案是怎么回事菲律賓控告中國案(英語:Philippines?v.?China),或菲律賓訴中國仲裁案,全稱為“菲律賓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仲裁案”(Arbitration?between?the?Republic?of?the?Philippines...
南海仲裁案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南海仲裁案由何而來?中國為何不參與不接受? 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就中菲有關南海“海洋管轄權”爭端提起強制仲裁,并聲稱其依據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規定。 2014年12月7日,中國政府發表關于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全面系統闡述中國...
南海仲裁案的結果有法律效力嗎
南海仲裁案是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中國政府的立場一貫很明確,不接受、不參與,不管仲裁案的結果如何,對中國都沒有如何約束力。 南海仲裁案無論經過如何精心包裝,其實質都是領土主權和海洋劃界問題。領土主權爭議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范事項;而關于海洋劃界,中國政...
菲律賓保障措施調查程序
菲律賓保障措施主管機關是貿易和工業部秘書處;涉及農產品保障措施的主管機關為農業部秘書處(上述機構簡稱秘書處)。秘書處作為保障措施主管機關除主管保障措施工作外還承擔有關保障措施的咨詢、指導和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另外菲律賓關稅委員會執行保障措施的正式調查。根據菲律...
員工自愿不簽合同者不能獲雙薪補償
法院判決:終止姜某與該賓館的勞動關系;該賓館支付姜某終止勞動關系經濟補償4872元;駁回姜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姜某于2004年9月進入濟南某賓館從事廚師工作,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2010年6月18日,姜某離開該賓館。姜某離開單位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162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