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據承辦此案的東城檢察院檢察官介紹,1989年出生的男子張某,案發前是某公司的病毒樣本分析師。2014年4月,他在從網絡論壇上得知編寫惡意程序,幫助一些軟件公司增加軟件的下載量可以賺取廣告推廣費用后,便利用工作便利,編寫了破壞性的程序,并于同年5月上傳至互聯網。
“這個惡意程序隱藏在一個網絡鏈接內,用戶只要點擊了鏈接,就會靜默下載軟件”,檢察官說,這個惡意程序的功能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計算機用戶點擊了鏈接后會有推廣軟件靜默下載到計算機;另一個是如果用戶點鏈接時還登錄著QQ,這個病毒性程序還會登錄QQ群管理,在群共享中繼續發布這個網絡鏈接。
據檢察官介紹,惡意程序進入QQ后,會自動偽裝成“QQ聊天記錄查詢”,一旦有人好奇點擊了這個鏈接,便會在群共享中發布,誘使更多用戶點擊。經鑒定,張某編寫的這套破壞性程序,會造成QQ用戶隱私信息泄露、財產損失等安全風險。
據了解,2014年5月19日,張某在上傳了該惡意程序5天后,他發現有大量的用戶被感染,之后自行將存儲該程序的服務器關閉。在這5天內,共有3萬余名QQ用戶被感染,被感染用戶計算機自動下載并隱藏運行10余款推廣軟件。
【法律解讀】
獲利3000余元獲緩刑
據介紹,2014年7月,有用戶向張某所在公司舉報了這個惡意程序。公司查到是張某所為后報警。2014年8月1日,張某因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刑事拘留。
檢察官稱,用戶因張某編寫的惡意程序,每下載一次推廣軟件,張某便可獲得0.2到0.5元不等的廣告推廣費。在此期間,張某總共應獲利1.3萬余元,其中8000余元在案發前尚未結算成功,張某實際獲利3570元。
今年3月10日,張某因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東城檢察院提起公訴。近日被東城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緩期執行一年。
檢察官提示,很多木馬病毒都隱藏在一些下載的軟件、鏈接當中,可能會盜取計算機用戶的個人信息甚至銀行卡信息,造成個人隱私泄露、財產損失等巨大風險。上網時應當有防范病毒的自我保護意識,網絡上類似“QQ聊天記錄查詢”等具有誘惑性的陌生鏈接要慎重點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安置協議
2020-12-18職工承諾不繳社保,單位不繳算不算違法
2021-02-08行政訴訟維持判決存在先天性的缺陷是什么
2021-03-23軍人是否可以涉外結婚
2021-03-15交通事故超過多長時間視為放棄訴訟
2021-03-212020年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是多少
2020-12-02復婚后再次離婚財產如何分
2020-11-22撤銷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8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離婚時房產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
2021-01-08勞動合同終止包括幾種情況
2021-01-11拖欠員工工資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31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