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合同后知道對方無權代理怎么維權
《合同法》第48條第一款規定,無權代理行為人簽訂的合同被代理人未予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無權代理行為人須承擔后果;該條第二款規定了相對人的催告權和撤銷權,即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追認本合同,相對人如屬善意可以在被代理人追認之前撤銷合同。該條規定強調了對被代理人利益的保護,也注意了對相對人、特別是善意相對人利益的保護。但在適用該條規定時,亦不能忽略被代理人所承擔的義務,不能忽略對無權代理行為人利益的保護,以與當今民商法律保護交易安全、促進流通效率的價值觀念相合。
無權代理被代理人的義務。
在無權代理簽訂的合同關系中,被代理人的最基本、最實質性的權利是對合同的追認權。或曰,被代理人有權對合同不予追認,使自己置身事外,避免合同效力及于自身。被代理人被冒名訂約,是權利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法律對此充分考量,賦予其對無權代理人簽定的合同或追認或不予追認的權利,以之為其提供了足夠的保護。但應當注意的是,權利受到充分保護的被代理人亦須適當履行義務,這對于合理保護其他當事人利益、維護正常的交易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在特定情形以明示方式表示其對合同的追認或否認。《民法通則》第66條規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即被代理人在已經知道無權代理行為時的沉默應被認定為對合同的默示追認。該條規定在合同實務中適用時殊顯單薄,難以涵蓋無權代理行為發生的復雜情勢;《合同法》第48條關于相對人撤銷權和催告權的規定,表露了立法者對于本人的沉默可能使他人對其意思的理解產生歧義的擔心。因此,在具體適用《民法通則》第66條規定的時候,應該注意在特定情形被代理人有義務以明示方式向相對人傳達其追認或否認的意思表示。
2、相對人已經履約或開始履約,合同標的或部分標的已經為被代理人所占有時(合同中被代理人為買方),或被代理人之貨物已經由無權代理行為人交付而為相對人占有時(合同中被代理人為賣方),對合同的否認必須以明示方式作出。被代理人對于無權代理行為是否明知,是判斷其默示是否構成追認意思表示的關鍵。在當事人已經履約、對合同標的物的占有已經轉移時,應可推定被代理人對無權代理行為的明知,此時的沉默,當屬《民法通則》第66條規定的“視為同意”的追認,其欲否認合同當然須以明示方式通知相對人。
在律霸網上面有很多處理對方無權代理糾紛的律師,現在點擊在線咨詢系統就能夠讓他們為你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喝多少酒就達到酒駕標準
2020-12-23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哪些物業不能申請抵押貸款
2020-12-16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保險對方全責如何理賠
2021-03-21車輛沒買保險被撞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15保險公司如何評級
2020-11-09外嫁女、外來媳婦應不應該得到拆遷補償
2020-11-11佛山瀾石舊改:新鴻基地產刷新多個記錄
2021-01-18舊房改造的補償標準是什么遇到不合理補償怎么辦
2021-02-11拆遷補償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27房山區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辦法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