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糾紛中圍繞賠償問題而發生的爭議比較多,同時也比較難解決,此時很多人都會選擇通過司法途徑進行解決,也就是我們說的向法院提起訴訟。那么醫療事故賠償糾紛如何起訴呢?接下來,律霸小編就與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向法院起訴是醫療事故發生后當事人尋求的最后一道保障線,也是最有效力的解決糾紛方式。向法院提起的訴訟,應該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第一,起訴要注意訴訟時效制度。向法院訴訟,有時效制度,如果過了訴訟時效,合法的權益最終可能得不到法律的保護。普通時效為兩年,但醫療事故屬于身體受到傷害所需的賠償,訴訟時效只有一年,從確定為醫療事故之日起算起。當事人千萬不要在協商、調解和等待中,超過訴訟時效。
第二,起訴要有合適的原告和被告。原告一般是患者本人,如果死亡的,一般指死者的法定繼承人。而被告一般是指醫院,主治醫生是代表醫院的職務行為,一般不能作為醫療糾紛案件的被告。
第三,要有合理的賠償請求。賠償的數額應根據法律確定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如果超過合理的范圍,漫天要價,不但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而且還要承擔額外的訴訟費用。
第四,要有支持自己訴訟請求的證據。最主要的是鑒定結論,如果沒有鑒定結論,要提供或申請法院調取有關病歷資料,并可申請法院進行鑒定。
第五,尊重法院的審理程序和秩序。醫患雙方要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如果對一審判決不服,可以通過上訴程序予以解決。
補充知識:發生醫療事故應賠償哪些
(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準計算。
(八) 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計算,憑據支付。
說到醫療事故賠償糾紛訴訟,那么肯定就離不開向法院提交起訴狀,同時無論是原告方還是被告方都需要提供充足的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還需要注意訴訟時效的問題,如果超過了訴訟時效起訴的話,那么就有可能喪失勝訴權。更多醫療事故賠償糾紛的內容,歡迎你到律霸網站進行深入了解。
醫療事故訴訟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醫療事故賠償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醫療事故鑒定是不是起訴的必經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人慘遭連撞身亡,如何賠償
2020-11-14勞動保障執法的主要方式有什么
2021-01-11領導發的色情圖片給員工公司有什么責任
2020-11-27雙眼皮什么情況下會鑒定為醫療事故
2020-11-13受托人管理國有金融資本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0-11-29在中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的管轄權
2020-12-12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如何處罰
2020-12-13建筑工人意外身亡要不要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1不滿拆遷賠償戶主用燃燒瓶抵抗暴力拆遷
2021-03-24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個人簽的借款協議有效嗎
2021-01-30怎樣進行公司破產申請的受理審查
2020-12-09十級傷殘能要求贍養費嗎
2021-02-27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