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各種關于醫患糾紛的新聞,有的家屬在醫院門口大肆喧鬧,有的通過互聯網來傳播,更有甚至會直接找當事醫生做出過激行為。當因為醫療機構的原因而導致治療結果的不理想時,公民可以通過什么途徑來捍衛自己的權益讓醫療機構做出相應的懲罰呢?下面由律霸問您講解國家哪些部門是解決醫患糾紛的,希望能幫助到您。
一、國家哪些部門是解決醫患糾紛的?
(一)、解決醫患糾紛機構: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十條規定: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于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或者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要求處理醫療事故爭議的申請后,對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當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踞t療事故 技術鑒定司法委托】《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衛生部第三十號令第十三條第四項規定:當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司法機關委托的除外)。由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人民法院受理后委托醫療學會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因此,醫療事故糾紛處理機構是由衛生局負責的。衛生局的職能包括行政管理和民事調解。 如果患方向衛生局申訴的話,衛生局可以委托當地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認定,到時應當是醫患雙方到場才能進行。如經認定為醫療事故,則衛生局可以對你們的賠償問題進行調解,同時可以對構成事故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予以行政處分。
(二)、一般解決途徑
在發生醫患糾紛的情況下,一般有以下幾種解決途徑:
協商
醫患雙方就賠償問題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雙方簽訂協議書,可以辦理公證或律師見證,并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當事人應當提出書面申請,并在知道或應當知道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提出。
向人民法院起訴
醫療糾紛可以不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處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侵權為案由的,訴訟時效為1年,以違約為案由的,訴訟時效為2年,均自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另外還有調解(第三方支持下協商解決)、仲裁(雙方同意仲裁)等。
各種解決途徑的優缺點:
1、訴訟
嚴格的訴訟程序、最高的權威裁判和國家強制力的保證等因素使得訴訟在醫療糾紛的解決中始終占據著核心的地位。
然而訴訟的不足也顯而易見:醫療糾紛的專業化不可避免地造成醫療糾紛訴訟的拖延和高成本;醫療糾紛的重要證據是醫療事故鑒定結論,由于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的行政級別對鑒定結論的效力有較大影響,致使重復鑒定,費時費錢;訴訟中原被告雙方互不信任,甚至互相敵視,嚴重破壞醫患關系。
2、行政裁決
即是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在2002年《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出臺之前,由于醫療糾紛的民事性質定性在法律上未予明確,絕大部分醫療糾紛的解決方式都是采用的行政裁決。通過行政裁決解決醫療糾紛的優點主要是:其一,快速方便。作為行業主管機關,衛生行政部門所具有的專業認知能力是其他糾紛解決機制所不具有的;其二,節約費用。衛生行政部門解決醫療糾紛是職權行為,費用較低;其三,效力較強。行政裁決一經作出,就具有法律效力,具有強制性。 其四,對行政裁決的不服,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訴訟再次進行解決。
但是,在我國,通過行政裁決解決醫療糾紛仍面臨很大的障礙,主要是社會對衛生行政部門的解決醫療糾紛的公正性缺乏信心。由于歷史原因,我國醫療衛生行政機構既是醫療管理機構,又是醫療的開辦機構;就象足球比賽,一個人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我們還能相信這場比賽的公正嗎?在部門保護主義以及行業本位主義的影響下,公眾對醫療衛生部門的裁決的公正性仍然引發較多的質疑;再有,醫療行政機構的行政裁決主要立足于醫療損害的具體事實,而對糾紛所面對的社會環境、醫患雙方利益等缺乏綜合評估,這也是其缺陷之一。
基于上述原因,尤其是公正性問題無法妥善解決,所以,目前選擇行政裁決作為解決糾紛的路徑的案例日趨減少。
3、和解
即是協商。和解是成本最低的一種解決方式,醫患雙方都應優先考慮。
和解的實現建立在一個重要的基礎之上,就是糾紛主體對相關事實和權益的處置規則的認識趨同。也正是由于現實中國這一基礎未能很好形成,導致和解的成功率較低。私權觀念、交易常識、平等意識、自我需求等等觀念的匱乏,導致醫方對自身權利義務理解不清,患方沒有形成理性的就醫觀念,結果是當事人不選擇和解,或者說就是沒有適用和解的基礎。
4、仲裁
由于仲裁員的選任的特殊性,即可以有法律專家又可以有醫療專家共同組成仲裁庭處理糾紛,兩個專業的結合使糾紛解決更具效率。目前我國鮮見醫療糾紛仲裁的案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2條之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第3條規定:“下列糾紛不能仲裁:(一) 婚姻、收養、監護、撫養、繼承糾紛;(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贬t療糾紛不屬于不可仲裁的事項,醫療糾紛的性質是違約與侵權的競合責任,應該屬于其受案范圍。并且仲裁在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可以直接加以利用,只需要在其中加入部分醫學專家法醫學專家即可。
綜上所述,目前在國內,能夠解決醫患糾紛的就是衛生部門和法院,以上已經羅列出詳細的解決機構、途徑及各個途徑的優缺點對比,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如果正常的程序不能滿足您的要求,您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衛自己的合法權益,以上便是律霸對于國家哪些部門是解決醫患糾紛的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同時,您也可以通過律霸的平臺咨詢資深律師,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醫療事故的責任怎么劃分
醫療事故死亡起訴狀格式
醫療事故索賠和解的處理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經認定工傷但發現不存在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20地役權變動后,當事人是否要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2020-11-18律師會見一次多少錢
2020-12-11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內容包括什么
2020-11-17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信息要定期查驗嗎
2021-02-28醉酒駕車怎么判斷
2020-12-10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有家暴的婚姻按法律怎么處理
2021-02-02離婚訴訟書可以寫得詳細點嗎
2021-03-09繼承的房子再贈與別人會交稅嗎
2021-03-24房產解押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0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