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很多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有很多的醫生與患者家屬甚至不僅僅停留在糾紛上,已經構成了犯罪,在第三方調節糾紛無效的前提下那么,就可能會向法院提起訴訟,那么醫患糾紛訴訟舉證責任是怎樣的呢,下面律霸的小編就來為大家整理編輯。
一、患者的初步證明責任
我國的醫療事故糾紛訴訟以醫療機構承擔舉證責任倒置的證明責任為核心,但并不是說患方就不負有任何舉證責任。在醫療侵權損害賠償訴訟中,患者應當對其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成立,負有初步的舉證責任。即原告(患者)首先要證明其與醫療機構之間存在醫療服務合同關系,接受過被告醫療機構的診斷、治療,并因此受到損害的事實。損害包括病員生命和健康的損害,患者本人及其親屬的財產損害和經神損害等。接受醫療的事實可以通過掛號、交費等診療手續來證明。如果原告(患者)不能對上述問題提供證據予以證明,則其賠償請求權無法得到法院的支持,則原告將承擔敗訴的責任。
二、醫療機構承擔的舉證責任
從2002年4月1日起,在我國因醫療行為侵權的訴訟中,開始實行舉證方式上的重大改革。患者不再承擔對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的因果關系以及醫療行為有無過錯的舉證責任,而改由醫療機構來承擔。這一轉變來源于2001年12月21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一款第(八)項,該規定為:“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這與《民事訴訟法》中“誰主張、誰舉證”的方式正好相反,即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主張而由對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這就是通常被稱為的“舉證責任倒置”。
三 、醫療糾紛舉證責任倒置的依據
在醫療糾紛訴訟中,確定“舉證責任倒置”主要是基于從醫患雙方的舉證能力等因素考慮,由于醫患雙方地位的不平等與信息不對等,導致患方存在舉證上的障礙,因而以舉證責任倒置平衡雙方的利益關系,更好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它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理由:
首先:患者的醫學知識非常有限,而醫療服務具有專業性強、技術性高的特點,患方往往處于被動服從的地位,其對醫學知識的匱乏以及對診療手段,診療方案等的有限了解很難提出證據證明醫療機構存在醫療過失行為。
其次:診療護理雖然都有病歷記載,但這些病歷都在醫師或醫院的實際控制和支配之中,患者無法接近或獲取。即使《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患者有權復制病歷,也僅局限于門診病歷、住院志、醫囑單、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等客觀病歷。而對于主觀病歷則患者很難取得,更談不上舉證,而按照舉證責任的實質分配標準,舉證責任應當由距離證據最近或者控制證據的一方當事人負擔,醫療機構則是距離證據最近、控制證據的一方,應由醫療機構負擔舉證責任。
再次:在有些特殊情況下,患者對醫療行為有無過失不可能認知、分辯。如患者處于植物人狀態等情況,而醫療機構則是完全可以控制、提供證據的。
最后:對因果關系和醫療過失的認定,涉及醫學領域中的專門問題,一般都要通過鑒定才能認定,而這種情況下醫療機構要做的不過是申請鑒定,啟動鑒定程序,并非加重醫療機構的舉證負擔。
在醫患糾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要求第三方出面進行調解醫療糾紛,但是如果第三方的調節無果之后,任意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在受理之后,就要求雙方提供醫患糾紛訴訟舉證責任,在上文中小編已經為大家詳細的整理了相關的內容,僅供大家參考。
醫患關系如何解決
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具體有哪些
如何處理醫患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多久可以拿到賠償款
2020-12-02公司注冊地址可以是住宅嗎
2021-02-01合同的相對性法律規定
2021-03-18什么是空頭支票,空頭支票是不是空白支票
2020-12-20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董某患重大疾病,投保后保險條款不予理賠引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23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0-12-25“雙保險”不等于“雙賠付”
2021-03-25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交嗎
2020-12-06土地轉讓流程,在農村是怎樣的
2021-01-02農村房屋只有一般在拆遷范圍之內,怎么辦
2021-02-19拆遷安置房上市的條件
2020-12-23滄州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國務院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全文是什么
2020-12-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嚴格征地拆遷管理工作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緊急通知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