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道一:定金和訂金大有不同
定金和訂金雖一字之差,但是意義有很大不同。購房者在“落定”時,要注意《認購書》中約定的繳付款項的性質是什么,如《認購書》中訂明所繳款項性質是“定金”,并注明購房人不按約定簽署購房合同,繳付樓款則視為違約,定金不予退還的。如《認購書》中約定所繳款項性質是“訂金”,并未約定更改購房意向時,“訂金”不予退還的,則該“訂金”的性質是預付款,如購房者與開發商解除《認購書》時,預付款應由開發商退還。
門道二:面積誤差超3%可退房
由于建筑上的原因,房屋面積出現誤差實屬難免,同時由于面積計算的復雜性與專業性,“縮水樓”與“膨脹樓”成了最讓消費者頭痛的問題。
建議購房者在合同中標明,房屋面積以房管局測繪的結果為準,并在購房合同中規定: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0.6%(含本數)以內的,買賣雙方不作任何補償;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0.6%(不含本數)至3%(含本數)以內的,買賣雙方按實測計算面積及本合同約定的房屋單價據實結算;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過3%(不含本數)的,消費者有權退房。
門道三:分清逾期交房的免責條款
所謂“免責條款”就是開發商在違反合同時,依照法律及合同約定,不用承擔違約責任。如購房者選擇的是期樓,非現樓,就要注意購房合同中開發商逾期交樓時的免責條款是如何約定的。眾多的購房糾紛中,開發商遲交樓的理由五花八門:臺風影響、雨季外墻無法施工、衛生檢查、地鐵線路開挖等等。對于消費者而言,很有可能會陷入開發商在合同中早已設定的免責合同條款當中,使開發商有機會逃避違約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和《合同法》規定,免責事由只有不可抗力一種。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戰爭、自然災害、地震等。只有出現發生在合同履行期間不可抗力事由的才能免責。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因此,建議購房者按法律規定,審查開發商列明的免責事由。如果需要律師的幫助,歡迎在線咨詢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機關是行政機關嗎
2021-01-09注冊和使用的域名不得含有哪些內容
2021-02-18新交規酒駕如何處罰
2020-12-20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配偶宣告失蹤婚姻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4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家屬是否屬被保險人引索賠糾紛
2021-03-19再保險
2021-01-27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