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職工死亡撫恤補助。
在《工傷保險條例》與《解釋》之前,企業或事業單位大多執行的是因病死亡一次性撫恤(或工亡補助)10個月工資,因公(工)死亡20個月,烈士40個月,這是福利政策規定的性質。而《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為48-60個月,是保險賠付性質。
2、《民法通則》雖然作了總體民事侵權責任的賠償規定,但其通篇只有第一條,即“第一百一十九條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這一規定,雖然是賠償性質的法律規定,但按此規定來計算,造成傷者的賠償,可以達數萬元甚至十幾萬元,但造成死亡的只能約數千元。因此當時社會上流行一句話“要撞就撞死”,119條的規定明顯瑕疵在于:(1)、健康權遠遠高于生命權,人的價值被扭曲;(2)、殘疾屬于賠償范圍,而死亡只是支付一些“費用”,基本上是象征性的補助。
3、《民法通則》后的其他法律法規規定。
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對維護公益而致害的損失賠償、誤工損失賠償、醫藥治療費賠償、護理費賠償、喪失勞動能力生活補助費賠償、以及致死前、致殘前受害人扶養的人的必要生活費的賠償作了規定,對《民法通則》作了一些補充。
1991年9月22日《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失效]第37條規定“(五)殘廢者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賠償二十年。但五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八)死亡補償費: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計算,補償十年。對不滿十六周歲的,年齡每小一歲減少一年;對七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均不少于五年。這里是“死亡補償費”。
1993年2月22日《產品質量法》規定為“第三十二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的,侵害人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撫恤費、死者生前撫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的,侵害人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應當賠償損失。”
2000年5月8日《產品質量法(修訂)》修改為“第四十四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的,侵害人應當賠償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的,侵害人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應當賠償損失。”直接規定了“殘疾賠償金”與“死亡賠償金”是個進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案件駁回起訴要開庭審理嗎
2020-12-27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別除權與其他破產程序中的權利相比有何不同特征
2021-03-18開假匯票承兌5萬如何處罰
2021-01-02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保險代位權的適用范圍是怎樣的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