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的特點有哪些?
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是醫療事故爭議發生后,對已經確定為醫療事故的,醫患雙方申請衛生行政部門就醫療事故賠償進行調解。在衛生行政部門的主持下,根據自愿和合法的原則,促使醫患雙方當事人友好協商、互諒互讓而達成協議,解決其醫療事故賠償爭議的一種訴訟外活動。
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愿原則,并應當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
1.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是對已經確定為醫療事故的爭議進行調解。調解是在醫患雙方當事人對是否為醫療事故、醫療事故的等級沒有異議的情況下進行的。如果醫患雙方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持有異議或者經過衛生行政部門審核,發現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不符合條例規定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能強制作為醫療事故行政調解的依據。
2.醫患雙方共同申請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解。衛生行政部門只能被動地接受當事人的請求,不能主動進行調解。如果一方不愿意行政部門調解,衛生行政部門則不能強制進行調解。
3.醫患雙方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調解的內容是醫療事故賠償,而不是所有的醫療事故爭議。
4.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行為不是行政行為,是不可訴的行為。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因對衛生行政部門行政調解的行為不服而進行行政訴訟。
5.經調解后所達成的調解協議只能由當事人雙方自覺履行,沒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
醫療事故的構成要件
(一)醫療機構或其工作人員在主觀上必須有過失 從民法理論上,過失包括疏忽大意和過于自信。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結果,應當預見或者能夠預見而沒有預見,為疏忽大意;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結果雖然預見了卻輕信可以避免,為過于自信。疏忽大意和過于自信,都是過失,就是行為人對應負的注意義務的違反。 因此民法上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受害人應負注意義務的疏忽大意和過于自信。在這里,過失就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對患者應負注意義務的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
(二)醫療機構或其工作人員有違法違規行為 所謂違法違規行為是指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規范、常規的行為。在這里,法律泛指憲法、法律、法規和其他規范性的法律文件;診療規范、常規不僅包括法律法規以及規章中規定的規范,也包括醫療單位內部制定的具體操作規程。如果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行為沒有違反法律、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技術要求等,即使造成了事實上的損害結果,也無需承擔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責任。
(三)必須有人身損害的事實發生,且該人身損害應當達到《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確定的損害程度。
這里所說的損害事實,是指因醫方違反其注意義務的行為給患者造成人身損害后果。根據《條例》規定,并不是診療過程中造成的所有人身損害后果都屬于損害事實,而是必須符合以下損害后果的才屬于醫療事故的損害后果包括:1、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2、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3、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4、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這幾種情況。同時第4條將其他損害后果限定在“明顯”的程度上,也就是說,除死亡、殘廢、功能障礙外的其他人身損害,必須達到明顯程度才構成醫療事故,若損害不明顯則不構成醫療事故。
(四)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與人身損害后果必須有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原本是一個哲學概念。引起某一現象的現象,稱之為原因,而被某種現象所引起的現象,稱之為結果。客觀現象之間這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就是事物的因果關系。侵權法中的因果關系,是指違法行為作為原因,損害事實作為結果,在它們之間存在的前者引起后者,后者被前者所引起的客觀聯系。在這里所說的因果關系是指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違規過失行為與患者人身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也就是說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是導致患者人身損害后果發生的原因。這種因果關系之所以成為確定法律責任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因為過失行為并不一定會引起人身損害后果的發生,同時人身損害在很多時候也不是由醫療機構極其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一種原因引起,既有一因一果,也有多因一果的情況,因此因果關系的正確判斷,對正確確定醫療事故賠償責任是十分重要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醫療事故的發生就會引起一系列的賠償,對于這些賠償的標準就要看事故的大小,一般越嚴重那么賠償的金額就會越大,但對于醫療事故最好是以調解的方式來進行解決,這樣受害者也可以得到自己該有的賠償,對于醫院也可以處理好這起事故,不影響醫院的聲譽。
醫療事故訴訟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哪些情況應當回避
醫療事故處理法律制度的完善的建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多久可以拿到賠償款
2020-12-02給別人做擔保怎么取消
2021-03-05股權是否可以作為股東的出資方式
2020-11-28泉州商標注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1家庭債務夫妻雙方如何承擔
2021-02-20非法校園貸報警能追回嗎
2020-11-14妻子私自轉賣房屋會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2連帶責任是否關系到子女
2021-02-07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