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租賃期間出租人解除權的情況有哪些?
根據《合同法》規定,主要在下列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單方行使解除權,解除租賃合同:
1、《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一條規定:因不可歸責于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就是說在租賃房屋具有瑕疵(包括物的瑕疵和權利瑕疵),致使承租人無法使用,或者利益受到重要影響,或者在相當期間內不能進行使用收益的,或者租賃房屋毀損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2、《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租賃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訂立合同時明知該租賃物質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隨時解除合同。
此條規定僅限于物的瑕疵,而且限于物的瑕疵達到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程度。如果租賃房屋的瑕疵不會導致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而該瑕疵在訂立合同時即為承租人所知悉的,承租人將不得主張解除合同。
3、《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承租人違反約定方式,或者不依租賃房屋的性質而對租賃房屋進行使用收益的。
4、《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承租人無正當理由未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遲延支付租金,經出租人催告,仍不于催告期限內支付租金的。
5、《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將租賃房屋轉租于第三人的。
我國法律上對于租賃期間出租人解除合同的相關情況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具體情況下,如果承租人存在上述這些情況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如果雙方對相關情況的認定有異議的,可以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來進行處理和認定。
出租人轉讓租賃物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么
出租人可以解除租房合同嗎
出租人是否可以提前解除租房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把圖片修改后算侵權嗎
2021-03-05交通事故上訴時間限制嗎
2020-11-18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
2020-12-23監護人在被監護人緩刑期間能否出境
2021-01-09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土地承包合同怎樣符合國家土地政策標準
2021-01-06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自留地與機動地的區別
2020-12-11濟南的房屋拆遷補償怎么樣規定的
2021-01-0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是按什么標準規劃
2021-01-01征地拆遷給的補償過低應該怎么辦,如何能夠獲得合理補償
2020-11-27拆遷過程中的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企業遇到拆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