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合法簽訂的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的簽訂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一種行為,但是是不是任何簽訂的合同都是有效的呢?其實很多簽訂的合同都存在無效的現象。那么法院是否會主動審查合同效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合同具有哪些效力?
效力內容有三:
①合同可以使得當事人的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
②當事人必須按照約定履行合同上面的義務,否則就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③合同上的約定對著雙方當事人有著約束力。
二、法院是否會主動審查合同效力?
只有合同糾紛是已經起訴到法院了的,法院在審理當中有涉及到合同內容的,審查該合同的效力是一種必須的程序,只有經過審查合同的效力后,才可以就該合同糾紛案件進行審理。對于那些并沒有起訴到法院的合同糾紛,法院并不會主動去對合同的效力進行審查。
三、哪些屬于有效合同?
有效合同就是依照法律的規定簽訂的,在雙方當事人之間產生約束力。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來看,并沒有對合同的效力有著明確的規定,但是在法律上有著對于民事行為能力的法律效力方面有著相關規定。根據我國《民法總則》對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相關規定,當事人實施的民事行為具有法律效力要滿足下列條件:
1、實施民事行為的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是必須是自己真實的表示;
3、民事行為必須是合法的、符合公序良俗的。
那么具體到簽訂合同來講,行為人簽訂合同的行為符合上述條件的,那么該合同就是有效的。
當簽訂的合同成立生效之后,就會在合同的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約束力。根據我國《合同法》第8條規定,當事人依照法律的規定簽訂成立的合同對雙方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有義務按照合同的約定來履行相應的義務。不可以擅自變更合同的條件或者改變合同的內容。依法成立的合同,是受法律保護的。如果其中一方的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的義務那么另一方的當事人就可以根據法律的規定和合同的具體內容以及要求責令對方履行或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但是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完善的第三人侵害債權的制度,如果第三人受到侵害時,當事人也只能根據《合同法》第121條的規定,要求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如果合同一方當事人與第三人因一方當事人簽訂的合同相關內容或是一方當事人因第三人的原因違約的等情形發生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來解決。
綜上所述,法院是不會主動審理合同的效力的,只有受理案件之后,審查這份合同的效力是才會成為審理這件案件的前提。一般都需要當事人向法院申請,法院才會對合同的效力進行審查。
合同效力糾紛如何解決,無效合同的表現有哪些
無效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時效起算怎么算?
可撤銷合同與無效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的新標準是什么
2021-02-06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技巧
2021-01-18兩個自然人可以成立公司嗎
2021-02-15按份共同保證先訴抗辯權
2020-11-25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裁員補償標準怎么算
2020-11-12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關于保險理賠時效
2021-03-06怎樣取得土地承包經營辦證權利
2020-11-15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件
2021-02-21贈予和買賣都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3國有土地出讓金可以分期支付嗎
2020-11-21農機合作社給土地流轉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10承包的魚塘遇征收,承租人可以獲得補償嗎
2020-12-17宅基地上的房屋倒塌了怎么申請重建
2021-01-12拆遷契稅減免政策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