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姓名權可轉讓性淺析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規定,自然人享有決定、使用和依照法律規定改變其姓名以及排除他人干涉、盜用、假冒的權利,其規定比較簡略。公開權是美國法律制度的產物,它從作為人格權的隱私權中發展而來,并獨立于隱私權,成為一種財產權,特別是它所具有的可轉讓性、可繼承性和受到損害后的特殊的救濟制度,使得傳統的人格權制度在變化中適應了商業化社會的需要,有利于對人的人格利益和價值的全面維護。在這方面,公開權制度值得許多國家借鑒,我國民法中的人格權制度也可以從中借鑒有益的因素,以促進姓名權制度的完善,以解決姓名權商品化中出現的許多新問題。
姓名權只有在轉讓和繼承中,其所包含的商業價值才能得以充分展現和利用,才有利于姓名權商品化過程中的轉讓人、受讓人等相應主體的經濟利益的保護。但是,姓名權的轉讓與傳統民法中的人格權觀念相悖,其不承認姓名權的可轉讓性。自然人姓名權的經濟利益的實現,通常是訂立許可他人對其姓名商業化使用的授權契約進行的。傳統民法認為,這種授權契約只能是債權契約,被授權人無獨立潛力可以對抗第三人,無權提起訴訟,因為原自然人的權利不發生轉移。這些規定,對保護姓名權商品化中各方主體的經濟利益都是不利的。
充分考慮姓名權商品化過程中所保護的財產價值,我國民事立法應該與時俱進,嘗試突破自然人姓名權不得讓與之藩籬,肯定“限制性讓與。
參照美國公開權制度關于對姓名等人格標識及真實表演的商業使用進行控制中的商業利益的保護,可以增加規定授權他人以商業目的使用其姓名的權利,本人有權轉讓其對姓名進行商業利用的控制權。轉讓使得對姓名權的商業利用更充分、更有效率。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法學和哲學教授邁*爾?貝*斯說得好,”假設一人有谷物而無水,另一人有水而無谷物,那么,如果他們能彼此部分地易其所有,則雙方之處境均將會有所改觀。財產轉讓的重要程度在不同的財產體制中存在差別,雖然在其它財產體制中也會發生一些財產轉讓,但財產轉讓在市場經濟中才最為重要。通過確立并維護財產轉讓制度,財產法使得獲取交換利益成為可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權利人轉讓其姓名進行商業利用,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使權利人與商業利用人在姓名權商品化中各自獲得所需的利益,達到雙贏的效果。承認有關姓名權的轉讓協議的“物權性”轉讓效力,即受讓人有獨立的保護其經濟利益方面的權利。
希望通過上面的內容您能對姓名權的一些相關的問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濟補償金與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是一個意思嗎
2020-12-24共同犯罪的分類
2021-01-28棚戶區改造可以強拆嗎,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2020-12-17代持股東是否承擔公司責任風險
2021-01-14股權轉讓溢價部分如何交稅
2021-02-14兩個人合作的發明創造誰有申請權
2021-01-22支票日期怎么算,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婚內財產歸屬協議書
2021-01-13結婚彩禮什么時候給
2021-01-15組織、領導、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2021-03-22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已登記的地役權的可以單獨申請登記嗎
2021-02-15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