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比較明智的,婚前買房屬于婚前財產,根據新婚姻法。即《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的規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房產登記在支付首付款一方名下,離婚房產歸登記一方。
婚前買房
情形一:一方婚前全額付款買房,房產證上僅署自己的名字。
不管是根據過去的審判實踐,還是根據最新的司法解釋,這種情形下,房子都屬于婚前個人財產。房子漲價屬于自然增值,增值部分歸戶主個人所有。如果房子用于出租,租金屬于投資經營收益,歸戶主個人所有。但出租行為如果發生在婚姻存續期間,租金屬于兩夫妻共同財產,應當平分。
如果一方婚前全額付款給對方買房,房產證上僅署對方的名,明確贈與對方,那么兩人即使離婚,房子也是對方的。
情形二:一方婚前貸款買房付了首付,房產證上僅署自己名,婚后二人共同按揭。
新司法解釋第十條是這樣規定的: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也就是說,根據新司法解釋,離婚時夫妻兩人先商量房子的歸屬,如果仍不能決定,法院可判決房子歸戶主所有,還沒有還清的貸款也屬于戶主的個人債務。共同還掉的按揭以及按揭增值部分,戶主要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法律規定
在我國早期的婚姻法等相應法規中,對婚前財產未作規定,默認結婚后所有財產為雙方共有財產。但經修改的婚姻法中規定婚前財產屬夫妻之一方所有,相關規定如下: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引者注:此處十七、十八條即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財產多數情況屬共有,婚前財產及其它一些符合條件的屬一方所有)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在理解婚前財產時應注意如下方面:
1.判斷是否屬于婚前財產的關鍵在于財產權的取得時間系在結婚之前。如果財產權的取得系在婚前,但婚后才實際占有該項財產,其性質屬于婚前個人財產。比如婚前夫妻一方接受繼承,遺產在婚后才分割,該遺產雖然是婚后所實際得到,但其所有權在婚前就已經取得,所以應認定為一方婚前財產。
2.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93年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后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一司法解釋規定婚前財產只要經夫妻共同使用、經營、管理并經過一定期限就可以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既不符合婚后所得共同制的原理,也不符合所有權取得的理論,而且有超越司法解釋權限之嫌。修正后的婚姻法沒有采納這一司法實踐中的做法,第18條第1項明確規定一方的婚前財產為個人財產。為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指出:“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由于前一司法解釋與新的司法解釋相抵觸,因而應以新的司法解釋為準。
3.婚前個人財產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毀損、消耗、滅失,離婚時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財產抵償的,不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暴輕傷可以立案嗎
2021-03-09贈與合同已經完成能否撤銷
2021-03-20非直系親屬能贈予嗎
2021-01-07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預抵押登記有優先受償權嗎
2021-01-28房地產開發貸款利息的計算
2020-11-24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