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對暴力違法拆遷應該怎么辦?
被拆遷人如果遭受到暴力拆遷的,被拆遷人可以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并且收集暴力拆遷的相關證據,如錄像、錄音等。
二、相關法律規定
第二十七條 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第三十一條 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如現行規范拆遷行為的立法不到位,拆遷群眾缺少及時有效的利益訴求渠道。
個別開發商有恃無恐,為完成拆遷而不惜對所謂的"釘子戶"停水、斷電,甚至威脅、恐嚇,強行拆除居民房屋。
主要原因是相關賠付不合理,國家規定的款項出現私吞現象,或者開發商不能給予合理的條件,導致居民拆遷后可能失去居所。
一些政府為規避行政違法的責任,將拆遷工作委托給一些組織或企業"實行包干制",將拆遷任務直接"包干分解",甚至給一些法律意識淡薄的執行人員。"委托社會力量動手,自己背后撐腰",這種征遷方式成為滋生各種野蠻拆遷、暴力拆遷事件的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針對暴力、威脅的強制拆遷方式是禁止的,如果一旦有單位有這些行為的,那么就會禁止該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法律規定中雖然有行政強制拆遷,但也需要有合法的手續,而且也不能有暴力行為存在。
最新關于強拆的法律法規
有關補償項目較低導致不得不強拆的法律法規
行政強拆補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翁被兩車撞死后再遭醉車碾壓
2020-11-23國家賠償質證程序
2021-02-14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經常聽說有商品被召回都什么可以召回
2020-11-11撤銷強制執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如何認定第三者損害
2020-11-25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是否要購買強制保險
2021-02-08買保險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2020-12-25拆遷評估后多長時間補償拆遷
2021-01-06最新公告拆遷補償方案,怎么判斷合法性
2020-12-10南寧市拆遷補償款最高得多少
2021-01-20房子拆遷沒房產證還能得到拆遷補償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