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經濟發(fā)展的同時,樓房的高度也在發(fā)展。現在城市的建筑樓層是越蓋越高了。但是這也帶來關于高空墜物頻發(fā)的這一問題,可能你走在街上,就會被墜物砸的失去生命。那么高空墜物誰擔責呢,在這一方面有什么相關的規(guī)定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高空拋物
高空拋物,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而且會帶來很大的社會危害。“拋磚砸死女嬰”事件經媒體報道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人們在為百日女嬰過早地離開這個世界、父母悲痛欲絕而扼腕的同時,一個有關城市高空拋物威脅人們“頭頂安全”的社會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熱議。
法律責任
《侵權責任法》明確高空拋物責任分擔一直以來高空拋物行為倍受關注,由于沒有具體的法律制約,此類事件屢見不鮮、屢禁不止,而且處理此類事件的結果也不同。2009年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決定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相關的法規(guī)。其中,第八十七條: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根據這一法規(guī),同一樓內的鄰居向外面高空拋物砸到了行人或車輛,如果查不出來究竟是哪一個人造成的這個損害,為了保護受害人,就只能讓有可能造成損害的居民共同承擔補償責任。這條規(guī)定一方面保護了受害者的權利,一方面可也使無辜者受到了牽連。但如果判定住戶均無責任,那么數萬元的醫(yī)療費、傷殘補助費都全部落在了受害人身上,他的肉體、精神和經濟上都受到極大傷害。如果追究這些住戶的責任,每人負擔的是幾千元。換句話說,用小的不公平避免大的不公平,這應是侵權責任法規(guī)定這條的立法本意。根據國家物權法等規(guī)定,高空拋物是違法行為。遇上這樣的情況,首先應第一時間向社區(qū)所在物業(yè)管理公司反映。如果發(fā)生了高空拋物,造成財產、人身傷害,物管公司不是一點責任也沒有,而是在一定條件下應當承擔一定的補償責任。因為,物管公司有管理小區(qū)公共秩序的責任,或維護區(qū)域內秩序的責任。高空拋物是破壞小區(qū)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設法防止應是物管公司的職責之一。根據法規(guī)規(guī)定,物業(yè)服務企業(yè)未能履行物業(yè)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yè)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其他規(guī)定
高樓拋擲物、墜物致人損害責任高樓拋擲物、墜物致人損害是指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侵權行為。
一、高樓拋擲物、墜物致人損害責任的特點:1.因高樓中拋擲和墜落的物致人損害: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造成他人損害;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2.物品是從高樓中拋擲或墜落而導致他人損害。3.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4.歸責原則上的特殊性:主要采取公平責任原則,例外情況下采取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二、高樓拋擲物、墜物致人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補償責任(一般不適用精神損害賠償)。
三、高樓拋擲物、墜物致人損害的責任主體: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推定加害人)。1.責任主體是建筑物的使用人:是指在侵權行為發(fā)生時建筑物的實際使用人(建筑物所有人、承租人、借用人、其他使用建筑物的人);2.責任主體是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3.責任主體是無法舉證排除自己是侵權人的建筑物使用人。
四、高樓拋擲物、墜物致人損害責任的免責事由:
1.能夠證明自己不是加害人免責;
2.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其他人免責。拋擲物致人損害案件中,有可能成為加害人的當事人需要證明以下事項就可以免責:①發(fā)生損害時,自己并不在建筑物中;②證明自己根本沒有占有造成損害發(fā)生之物;③證明自己所處的位置客觀上不具有造成拋擲物致人損害的可能性。
上述內容就很好的回答了高空墜物誰擔責這一問題,當然通過閱讀完全文后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擔責方一定是拋物的那一方。但是有的時候找不到這個人怎么辦,那就只能是那一整棟樓的人一起擔責。除非那棟樓里的人可以自證清白,這種情況就可以免除處罰。
高空墜物的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誰承擔高空墜物舉證責任
高空墜物砸中行人,誰擔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磊律師于2009年進入到山東濟寧某人民法院工作,后辭職進入山東暢通律師事務所工作,多年的法院工作經歷和律師生涯使其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現為濟寧律師協(xié)會會員,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會員,具有法律職業(yè)證書(A證)和專職律師執(zhí)業(yè)證。張磊律師具備豐富的辦案經驗和扎實的專業(yè)功底,始終以“勤勉盡責,精益求精”、“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作為辦案的基本原則,承辦過多起案件,使眾多當事人的利益得到切實迅速的填補和維護。擅長領域:刑事辯護、合同糾紛、損害賠償糾紛、婚姻家庭糾紛、企業(yè)法律顧問等訴訟、非訴訟業(yè)務。咨詢電話:13953786995?E-mail:zl_lawyer6@163.com
交警穿便衣可以執(zhí)法嗎
2021-01-14男方不給撫養(yǎng)費要坐牢嗎
2021-01-19男方房屋贈與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0-12-16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賣車合同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1-02-21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醫(y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勞動合同的效力的具體內容
2021-01-23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保險公司依據格式條款拒賠無效嗎
2021-02-21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費差益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