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個人信息罪的司法解釋:
[釋義]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是指通過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
第二百五十三條【私自開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罪;盜竊罪;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郵政工作人員私自開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竊取財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手機會泄露個人信息的原因:
第一是軟件監管不力。目前,國內安卓市場用戶獲取軟件的途徑不一,難免魚龍混雜。Android軟件二次開發者本身也比較混亂。加之軟件上線審核和監管不嚴格,開發者會有意無意濫用權限,在軟件中加入某些獲取用戶信息的功能,造成泄密。比如一款游戲APP,居然要訪問用戶的通訊錄和通話記錄,甚至地理位置信息,而這些并不是軟件所需要的權限,這就使大量用戶隱私面臨泄露風險。
第二是未能妥善處理舊手機。在處置不用的舊手機時,很多用戶沒有徹底刪除相關信息,或者只是采取了簡單的刪除、格式化等方式。無論這些舊手機被轉送給親朋好友,還是轉賣到二手市場,被刪除的信息完全可以通過數據恢復工具還原,使舊手機上個人信息存在泄露的隱患。目前,不法分子和敵對情報機構已經把觸角伸向二手手機交易市場,利用數據恢復技術搜集整理情報信息已經成為不法分子非法獲取信息的新方式。此外,如果手機意外丟失或被盜,其存儲的敏感信息更易泄露。
第三是通過偵聽定位設備截獲信息。目前,針對手機通信的各種偵聽設備層出不窮,性能不斷提高。特別是使用WIFI時,由于個人信息在互聯網傳輸過程中需要經過傳輸的路由,如果路由設備被人控制,個人隱私自然就泄露了。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相關法律知識。面對他人泄漏個人信息的事實,當事人完全是可以收集證據去要求對方處理,要求對方停止這類侵權行為的發生。關于泄漏個人信息罪怎么樣處罰或是怎么樣去爭取維權,您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09什么是區塊鏈
2021-03-25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法院可以凍結失業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建筑房屋總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2-2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16地鐵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