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笑他人姓名是侵犯他人姓名權嗎
依據(jù)我國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取笑他人姓名并不是侵犯他人姓名權的行為,而是屬于侵犯他人名譽權的行為,侵犯姓名權的行不是假冒、盜用他人的姓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九十九條?【姓名權、名稱權】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guī)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享有名稱權。企業(yè)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有權使用、依法轉讓自己的名稱。
第一百零一條?【名譽權】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一百二十條?【侵害人格權的民事責任】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guī)定。
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
1、侮辱行為
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語言、文字、漫畫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的表現(xiàn)形式有:
(1)以口頭語言或動作(非暴力)侮辱他人。
(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
(3)以書面語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2、誹謗行為
誹謗,是指行為人故意或過失地散布虛假事實,貶損他人名譽的行為。所謂“故意”,是指散布虛假事實的行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實是虛構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達到貶損他人名譽而仍然散布的行為;所謂“過失”,是指散布虛假事實的行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實是虛假的,但因可以達到攻擊目的而貶損他人名譽或因好奇而散布、傳播的行為。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不是虛假的,散布這些事實涉及隱私,其目的是為了貶損其名譽的,亦可因泄漏個人隱私貶損他人名譽而承擔侵權責任。
誹謗的表現(xiàn)形式有:
(1)語言誹謗。如通過口頭語言將捏造的事實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譽受損。
(2)文字、漫畫誹謗。如通過撰寫文章或繪制漫畫,捏造事實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譽受損。
3、新聞報道嚴重失實
新聞報道失實,是指新聞報道與事實真相不符的情形。如果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損,則應視為侵害他人名譽權。但考慮到新聞的時效性,新聞報道存在一些差錯也在所難免,故新聞報道中出現(xiàn)一般性的失實,可不作侵害名譽權處理。只有在新聞報道中嚴重失實并致他人名譽受損時,才視為侵害名譽權的行為。
4、評論嚴重不當
評論嚴重不當,是指對某人或某事的評論與實際情況明顯不符的情形。評論嚴重不當,且致他人名譽受損時,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但基于言論自由的理念,對評論予以苛責也不合適。因此,如果評論僅僅是用語不當或遣詞造句不確切,且無故意或過失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和用語時,不能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jù)我國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取笑他人姓名并不是侵犯他人姓名權的行為,而是屬于侵犯他人名譽權的行為,侵犯姓名權的行不是假冒、盜用他人的姓名。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別人的畫當頭像侵權嗎
2020-11-19同居期間購買的房產分手時如何分割
2020-12-12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發(fā)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續(xù)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失業(yè)保險待遇轉遷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1-16重大疾病釋義條款屬于免責條款范疇嗎
2021-02-09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管理的規(guī)定的具體內容
2021-02-19劃撥土地轉讓手續(xù)
2021-01-27確認拆遷紅線范圍后,哪些行為是被禁止的
2020-11-22房屋拆遷委托書都有哪些內容
2021-01-22農村無房戶拆遷協(xié)議不合法怎么維權
2021-03-20小產權房拆遷賠償
2021-01-16